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09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所述组件从下到上依次包含彩钢瓦、绝缘胶膜、导电芯板、GPS层、电池片、EVA层以及玻璃层;其中,在所述彩钢瓦的底部引出组件的接线盒;所述组件经过拼接组成组件矩阵,每两个组件之间通过一体化的彩钢瓦连接而成。本申请使用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代替传统的彩钢瓦,与在彩钢瓦屋面上在安装光伏组件相比,减少安装成本、人工成本,缩短建筑的建设周期;通过无需预留运维空间来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推进光伏组件的新产品和安装发展和多样化。样化。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专利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领域,涉及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制作及安装方案。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光伏组件的新产品和安装发展,应该多样和不断改进。钢结构屋顶很多采用彩钢瓦作为建筑材料,彩钢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0003]目前大多数安装方式是通过夹具和光伏支架在刚结构屋顶安装光伏组件,其安装成本和人工费用相对较高,普通的光伏组件安装在钢结构屋顶上,需要预留运维空间,不能够充分利用屋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与在彩钢瓦屋面上在安装光伏组件相比,减少安装成本、人工成本,缩短建筑的建设周期,运维时可通过在一体化组件彩钢瓦上铺置木板的方式进行通过,无需预留运维空间来充分利用屋顶空间。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0006]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所述组件从下到上依次包含彩钢瓦、绝缘胶膜、导电芯板、GPS层、电池片、EVA层以及玻璃层;其中,
[0007]在所述彩钢瓦的底部引出组件的接线盒;
[0008]所述组件经过拼接组成组件矩阵,每两个组件之间通过一体化的彩钢瓦连接而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GPS层采用0.14mm厚度的绝缘胶膜通过激光雕刻加工成GPS层,防止电池片正负极短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彩钢瓦上设有凸出的棱结构,所述棱结构的顶部为肋边;所述组件矩阵中的一个组件一条肋边卡在相邻另一个组件的对应肋边下;
[0011]所述彩钢瓦边缘以棱结构结束,用于卡住最外侧的组件。
[0012]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3]1、使用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代替传统的彩钢瓦(一体化组件边缘设计与一般彩钢瓦相似,可以直接拼接安装,减少安装培训时间成本),与在彩钢瓦屋面上在安装光伏组件相比,减少安装成本、人工成本,缩短建筑的建设周期;
[0014]2、通过无需预留运维空间来充分利用屋顶空间;
[0015]3、推进光伏组件的新产品和安装发展和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内部GPS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内部导电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内部压件叠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内部彩钢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件拼接安装效果图;
[0022]图中,1

EVA,2

绝缘胶膜,3

玻璃层,4

电池片,5

GPS层,6

导电芯板,7

彩钢瓦,8

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势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介绍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会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相关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公开的具体实例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所述组件从下到上依次包含彩钢瓦7、绝缘胶膜2、导电芯板6、GPS层5、电池片4、EVA层1以及玻璃层3;其中,
[0027]在所述彩钢瓦7的底部引出组件的接线盒;
[0028]所述组件经过拼接组成组件矩阵,每两个组件之间通过一体化的彩钢瓦7连接而成。
[002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GPS层5采用0.14mm厚度的绝缘胶膜2通过激光雕刻加工成GPS层5,防止电池片4正负极短路。
[0030]进一步的,所述彩钢瓦7上设有凸出的棱结构,所述棱结构的顶部为肋边;所述组件矩阵中的一个组件一条肋边卡在相邻另一个组件的对应肋边下;
[0031]所述彩钢瓦7边缘以棱结构结束,用于卡住最外侧的组件。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上述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0034]将彩钢瓦7、绝缘胶膜2、导电芯板6依次上料,通过机器加热实现在线复合;
[0035]通过印刷网版和刮板将导电胶印刷在芯板上;
[0036]铺设GPS层5,摆放电池片4,铺设EVA层1,铺设玻璃,使用烤灯加热使玻璃、电池、GPS固定;
[0037]翻转产品,铺设辅助盖板,使用层压机对产品进行层压,层压出料后焊接引出线和安装接线盒。
[0038]进一步的,待组件固化后测试,之后使用定制的压瓦机,压组件周边的彩钢瓦7,彩
钢瓦一体化光伏组件成型,包装。
[0039]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彩钢瓦7在层压抽真空的过程中被层压机的硅胶板压曲变形,使彩钢瓦7无玻璃覆盖区域翘起,不利于后续加工,改辅助盖板是循环使用的。如图5所示,为了充分利用车间的现有的组件设备,采用一托二设计。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压瓦成型后的彩钢瓦7凸出楞间宽度跨度太大,不便于后续铺木板运维和影响彩钢瓦7整体强度以及美观,综合考虑的结果,设计了如图5所示彩钢瓦结构。
[0040]如图3所示,导电芯板6制作:将铜箔与EVA通过加热覆合,激光雕刻线路加工成导电芯板6,将电池片4之间进行串、并联。进一步的,待组件固化后测试,之后使用定制的压瓦机,压组件周边的彩钢瓦7,彩钢瓦7一体化光伏组件成型,包装。
[0041]实施例3
[0042]基于上述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本申请还提供其安装工艺,所述安装工艺包含:如图5所示,首先将彩钢瓦7根据组件的宽度弯折出合适的棱结构,将加工好的组件斜插入彩钢瓦7的相邻两个棱结构中间。进一步的,所述棱结构的顶部为肋边,将一个组件一条肋边卡在相邻另一个组件的对应肋边下;所述彩钢瓦7边缘以棱结构结束,用于卡住最外侧的组件。
[0043]1、彩钢瓦7上是粘贴好绝缘胶膜2的(如PET材料的胶膜),导电芯板6是背面自带EVA胶膜刻好线路的铜铝复合箔。2、层压前所有材料都是平的,所以写的是彩钢瓦7而不是已经压瓦的彩钢瓦7,这样层压时就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从下到上依次包含彩钢瓦、绝缘胶膜、导电芯板、GPS层、电池片、EVA层以及玻璃层;其中,在所述彩钢瓦的底部引出组件的接线盒;所述组件经过拼接组成组件矩阵,每两个组件之间通过一体化的彩钢瓦连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一体化背接触电池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G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来王安林梁东海逯好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