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99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包括: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正面设置下模具;支撑台面,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下方,并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通过至少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个偏心轮;多组冲压组件,每组冲压组件包括:驱动连杆,一端带有偏心轮配合孔套在一个所述偏心轮上,另一端与冲头铰接;模板组,包括与所述冲头连接的下模板,通过多根竖直穿过工作台面和支撑台面的导柱与下模板连接的上模板,上模板的底面设置上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冲压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面的下方,同时一个传动机构可以同时带动多组冲压组件,减少动力机构的设置数量,降低设备成本。降低设备成本。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加工行业中,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的一些结构如集成电路引脚的成型,需要利用冲切成型设备对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进行冲切加工实现,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冲头做垂直往复运动,冲头再带动上模挂板及其多个上模模块反复向下冲模,与下模的多个下模模块共同作用实现对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的冲切成型加工。
[0003]现有的驱动装置,一般是在设置在上模的上方,从上方带动上模向下冲压,而且一般是一个驱动装置对应一个冲压组件,多工序需要连续冲压时需要设置很多个驱动装置,导致设置成本较高,而且在设备加工平台的上方设置驱动装置也会影响设备整体的体积,特别是冲压力度需求较大时,需要占用的位置更多,而且对底部支撑结构的要求也更高以保持重心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包括:
[0007]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正面设置下模具;
[0008]支撑台面,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下方,并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通过至少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连接;
[0009]传动机构,包括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个偏心轮;
[0010]多组冲压组件,每组冲压组件包括:
[0011]驱动连杆,一端带有偏心轮配合孔套在一个所述偏心轮上,另一端与冲头铰接;
[0012]模板组,包括与所述冲头连接的下模板,通过多根竖直穿过工作台面和支撑台面的导柱与下模板连接的上模板,上模板的底面设置上模具。
[0013]进一步的,下模板上设有一对扣住所述冲头底部两侧的扣具,所述下模板的背面设有过载保护气缸,所述过载保护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下模板顶在所述冲头的底面。
[0014]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扣具上还设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与限位块连接,所述扣具上设有安装所述限位块的凹槽,所述限位气缸可带动所述限位块移动顶入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冲头底面之间或者缩入所述扣具的凹槽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垫圈。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冲压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面的下方,同时一个传动机构可以同时带动多组冲压组件,减少动力机构的设置数量,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隐藏一块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正视图。
[0021]11、工作台面;12、支撑台面;13、支撑板;
[0022]2、传动轴;21、偏心轮;
[0023]31、驱动连杆;32、冲头;33、下模板;34、导柱;35、上模板;
[0024]41、过载保护气缸;411、伸缩杆;42、扣具;421、限位气缸;4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7]现有的驱动装置,一般是在设置在工作台面的上方,从上方带动上模向下冲压,而且一般是一个驱动装置对应一个冲压组件,多工序需要连续冲压时需要设置很多个驱动装置,导致设置成本较高,而且在设备加工平台的上方设置驱动装置也会影响设备整体的体积,特别是冲压力度需求较大时,需要占用的位置更多,而且对底部支撑结构的要求也更高以保持重心稳定。对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将冲压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面的下方,同时一个传动机构可以同时带动多组冲压组件,减少动力机构的设置,降低设备成本。
[0028]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包括:工作台面11、支撑台面12、传动机构和多组冲压组件。工作台面11通过支撑架(图中未示出)支撑,使工作台面11稳定可靠。工作台面11的下方平行设置支撑台面12,支撑台面12与工作台面11通过多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13连接(图中只展示了一对),传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板13上,传动机构的传动轴2穿过所有的支撑板13,每块支撑板13上对应设置有穿过传动轴2的轴承以及安装轴承的轴承孔,传动轴2上设置有多个偏心轮21,每个偏心轮21都位于两块支撑板13之间的位置。冲压组件具体包括驱动连杆31和模板组,驱动连杆31一端带有偏心轮21配合孔,直接套在一个偏心轮21上,另一端与冲头32铰接,冲头32的底部与模板组的下模板33直接连接,下模板33通过多根竖直穿过工作台面11和支撑台面12的导柱34与上模板35连接,上模板35位于工作台面11的上方,上模板35的底面设置上模具(图中未示出),且工作台面11上对应每个上模具都设置下模具(图中未示出)。
[0029]传动机构具体还包括带动传动轴2转动的电机,具体的带动方式可以是设置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皮带轮连接,电机可以设置多个,对应不同的冲压需求,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带动传动轴转动,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具体运行时,传动机构的电机带动传动轴2转动,使传动轴上的偏心轮21偏心转动,带动驱动连杆31与冲头32铰接的位置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冲头32上下运动,冲头32与下模板33连接,下模板33又通过导柱34连接上模板35,最终通过导柱34带动上模板35上下运动,使上模板35底面设置的上模具反复向下冲压。
[0031]冲头32的顶面中部设有方槽,驱动连杆31的下部插入方槽内,且冲头上安装有插销,可以穿过方槽内的驱动连杆31下部的插销孔,从而使驱动连杆31可以带动冲动32上下运动。
[0032]如图3所示,下模板33与冲头3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下模板33上固定设置有一对扣具42,扣具42间隔设置,两个扣具42相对的侧面顶部凸出形成扣合部,冲头32底部的两侧凸出两条凸条形成被扣合部(从图中看扣具呈一个倒T字形),扣合部与被扣合部扣合后限制冲头32相对下模板33向上移动。下模板33的背面设有过载保护气缸41,过载保护气缸41的伸缩杆411穿过下模板33位于两个扣具42之间,并顶在冲头32的底面。
[003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扣具42的外侧还设有限位气缸421,限位气缸421与限位块422连接,扣具42上设有安装限位块422的凹槽,限位气缸421可带动限位块422移动顶入下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动力冲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正面设置下模具;支撑台面,平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下方,并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通过至少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板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个偏心轮;多组冲压组件,每组冲压组件包括:驱动连杆,一端带有偏心轮配合孔套在一个所述偏心轮上,另一端与冲头铰接;模板组,包括与所述冲头连接的下模板,通过多根竖直穿过工作台面和支撑台面的导柱与下模板连接的上模板,上模板的底面设置上模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动力冲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明曾尚文陈久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