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80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具体涉及肢体限位领域,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第一限位机构牢固限位在肢体创伤部位的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的底部设有用于托举限位创伤肢体的训练机构,训练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训练机构包括托板,托板的顶部呈线性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多个复位弹簧的顶部都固定安装有训练板,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和训练机构,可对手部韧带进行拉伸训练,同时可对手指筋骨进行拉伸训练,进而避免出现在手臂复位的过程中,不加强对手腕韧带的活动的话,导致手指功能减弱的问题。导致手指功能减弱的问题。导致手指功能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限位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本病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0003]在对受伤骨头复位时,需要将创伤的肢体进行限位固定,减少创伤肢体的活动,然而由于受伤部位在受伤时,容易牵连相应的筋骨和韧带同步受损,进而导致在骨头复位的过程中,由于韧带和筋骨活动受限,而导致牵连部位的韧带和筋骨失去活性,进而在受损骨头康复后,韧带活动受限而影响肢体的活动,进而影响实际的康复效果,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机构(1),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机构(2),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的底部设有训练机构(3),所述训练机构(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构(3)包括托板(31),所述托板(31)的顶部呈线性依次等距状态固定安装有多个复位弹簧(32),多个所述复位弹簧(32)的顶部都固定安装有训练板(33),所述托板(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架(34),所述承托架(3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弹力绳(35),多个所述弹力绳(35)的底部都固定安装有指环(36);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安装座(41),所述安装座(41)的内部开设有衔接槽(42),所述衔接槽(42)的内腔插接有衔接套(43),所述衔接套(43)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丝杆(44),所述螺纹丝杆(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45),所述调节杆(45)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托架(46),所述调节杆(45)远离第一托架(46)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托架(47),所述第一托架(46)和第二托架(47)的一侧都固定安装有压杆(48),所述托板(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38),所述第一托架(46)转动安装在第二滑槽(38)的内腔,所述第二托架(47)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38)的内腔,所述托板(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7),所述第二托架(47)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滑杆(49),所述滑杆(49)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37)的内腔,且所述托板(31)的一侧设有第二螺纹杆(410),所述滑杆(49)远离第二托架(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411),所述螺纹套(411)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4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1)至少包括两个第一可塑形撑架(101),两个所述第一可塑形撑架(101)的一侧都固定安装有第二可塑形撑架(102),且两个所述第一可塑形撑架(101)远离第二可塑形撑架(102)的一侧都固定安装有第三可塑形撑架(103),两个所述第一可塑形撑架(101)之间固定安装有透气网垫(104),所述第二可塑形撑架(102)和第三可塑形撑架(103)分别固定安装在透气网垫(104)的两侧;所述第一可塑形撑架(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衔接带(105),多个所述衔接带(105)的顶部都固定安装有松紧圈(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复位用肢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塑形撑架(10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07),所述第三可塑形撑架(1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插条(108),所述限位插条(108)滑动安装在限位槽(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