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57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救设备,包括:夹持架构和角度调节机构,夹持架构设置有两个,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交叉设置,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夹持架构上,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夹持架构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两个夹持架构,可以对患者肢体骨折处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固定,然后根据患者骨折弯曲的形状调节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夹角,夹角确定后通过锁紧组件固定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至此完成患者骨折处的固定,有效防止患者在送医过程中出现二次伤害的现象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急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5535433U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医疗护理用下肢骨折快速固定器,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两侧边沿均铰接有连接套板;两连接套板之间套设有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两侧顶部与底部边沿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条;连接套板顶部与底部均设有限位耳;限位耳外侧开有与魔术贴条相配合的限位导槽,通过第一弧形板、连接套板和第二弧形板配合使用,位于第一弧形板两端边沿的魔术贴条相互作用,并对连接套板两端部限位耳侧面的限位导槽相配合,使得两个连接套板对对第二弧形板进行夹持固定。
[0003]在四肢出现骨折现象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防止骨折部位受到二次伤害是十分必要的,但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无法根据骨折弯曲的形状进行角度调节,致使上述装置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急救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救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急救设备,包括:夹持架构,所述夹持架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架构分别固定在患者肢体骨折处的上端和下端;
[0008]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架构上,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夹持架构上,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个夹持架构,可以对患者肢体骨折处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固定,然后根据患者骨折弯曲的形状调节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夹角,夹角确定通过锁紧组件固定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至此完成患者骨折处的固定,有效防止患者在送医过程中出现二次伤害的现象发生。
[0010]优选的,所述夹持架构包括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所述下弧形板的上端一侧与所述上弧形板的下端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板的顶部螺纹转动连接有挤压手柄螺栓,所述挤压手柄螺栓的下端伸入所述上弧形板的内侧,所述上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挤压板,所述弧形挤压板与所述挤压手柄螺栓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上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患者骨折的肢体放入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之间,然后通过旋转挤压手柄螺栓,同时扶着弧形挤压板,当弧形挤压板接触到患者的肢体后,松开弧形挤压板,然后继续旋转挤压手柄螺栓,使得患者的肢体固定在弧形挤压板和下弧形板之间,而且通过设置的挤压手柄螺栓配合弧形挤压板可以适用于不同粗细的四肢。
[0012]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的上端一侧和所述上弧形板的下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通过紧固手柄螺栓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耳配合紧固手柄螺栓,便于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之间的固定和展开。
[0014]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调节手柄螺丝和螺母,所述调节手柄螺丝的下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内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内部后与所述螺母螺纹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调节手柄螺丝和螺母,便于对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进行紧固和放松。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螺丝上套设有压垫,所述压垫压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顶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压垫可以增大调节手柄螺丝对第二调节杆顶部施加的夹持力,提高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牢固度。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上滑动设置有凹形滑块,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形滑块的底部,所述凹形滑块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螺母的螺纹孔相连通的圆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凹形滑块,可以使得螺母在第一调节杆上滑动,有效避免调节手柄螺丝从螺母上脱离后,螺母容易丢失的现象发生,而且在紧固时,无需用手扶着螺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防滑凸起。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滑凸起,进一步提高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紧固后的牢固度。
[0022]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的内壁、所述弧形挤压板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护垫。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护垫,以提高患者固定后的舒适度。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通过设置的两个夹持架构,可以对患者肢体骨折处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固定,然后根据患者骨折弯曲的形状调节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夹角,夹角确定通过锁紧组件固定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至此完成患者骨折处的固定,有效防止患者在送医过程中出现二次伤害的现象发生;
[0026]使用时,将患者骨折的肢体放入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之间,然后通过旋转挤压手柄螺栓,同时扶着弧形挤压板,当弧形挤压板接触到患者的肢体后,松开弧形挤压板,然后继续旋转挤压手柄螺栓,使得患者的肢体固定在弧形挤压板和下弧形板之间,而且通过设置的挤压手柄螺栓配合弧形挤压板可以适用于不同粗细的四肢,通过设置的连接耳配合紧固手柄螺栓,便于下弧形板和上弧形板之间的固定和展开;
[0027]通过设置的调节手柄螺丝和螺母,便于对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进行紧固和放松;
[0028]通过设置的压垫可以增大调节手柄螺丝对第二调节杆顶部施加的夹持力,提高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牢固度;
[0029]通过设置的凹形滑块,可以使得螺母在第一调节杆上滑动,有效避免调节手柄螺丝从螺母上脱离后,螺母容易丢失的现象发生,而且在紧固时,无需用手扶着螺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30]通过设置的防滑凸起,进一步提高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紧固后的牢固度;
[0031]通过设置的防护垫,以提高患者固定后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3]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4]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36]图5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37]附图标记:1、夹持架构;101、下弧形板;102、上弧形板;103、弧形挤压板;104、挤压手柄螺栓;105、防护垫;106、连接耳;107、紧固手柄螺栓;2、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调节手柄螺丝;5、压垫;6、螺母;7、凹形滑块。
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架构(1),所述夹持架构(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架构(1)分别固定在患者肢体骨折处的上端和下端;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所述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杆(2)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架构(1)上,所述第二调节杆(3)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夹持架构(1)上,所述第一调节杆(2)和所述第二调节杆(3)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构(1)包括下弧形板(101)和上弧形板(102),所述下弧形板(101)的上端一侧与所述上弧形板(102)的下端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板(102)的顶部螺纹转动连接有挤压手柄螺栓(104),所述挤压手柄螺栓(104)的下端伸入所述上弧形板(102)的内侧,所述上弧形板(102)的内侧设置有弧形挤压板(103),所述弧形挤压板(103)与所述挤压手柄螺栓(10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上弧形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3)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上弧形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救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