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41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加热水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包括双层玻璃杯体,双层玻璃杯体内设置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双层玻璃杯体下端设置底座,底座内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下方设置电池,底座外侧设置调温开关触摸屏,调温开关触摸屏下方设置充电口,双层玻璃杯体上端设置具有封堵及限位功能的杯盖机构;按压压板,压板带动一组卡板解除对承接轴限位,此时可翻转杯盖,随着杯盖翻转,承接轴沿着弧形孔滑动,直至承接轴被另一组限位机构限位,从而使杯盖保持打开状态,当需要再次关闭杯盖,再次按压压板,使一组卡板通过轴一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另一组齿轮通过轴一使另一组卡板翻转,从而使另一卡板解除对承接轴的限位。承接轴的限位。承接轴的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加热水杯
,具体为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徒步、钓鱼、爬山、露营等运动的日渐兴起,人们开始逐渐走出家门,走向户外。而在运动之后能饮用温暖、安全的补充水分,成为一种必需。传统的不锈钢保温杯能实现保温效果,主要是通过电阻丝进行加热。
[0003]目前保温杯结构设计中,往往是通过双层不锈钢结构中间抽真空来实现保温的,但是这样做就没法生产透明杯壁的水杯了,而目前的透明玻璃加热水杯,主要是通过在底部设置的电阻丝来加热,一般都比较笨重,发热效率也不佳,其次现有的保温杯的杯盖大多通过旋接的方式拧紧在杯体上,实际使用时,如果使用者手上有水或者粘有油水,油水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造成使用者很难将杯盖拧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包括双层玻璃杯体,双层玻璃杯体内设置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双层玻璃杯体下端设置底座,底座内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下方设置电池,底座外侧设置调温开关触摸屏,调温开关触摸屏下方设置充电口,双层玻璃杯体上端设置具有封堵及限位功能的杯盖机构;
[0006]杯盖机构包括封堵盖,封堵盖上设置喝水嘴,喝水嘴内开设出水口,出水口插接硅胶堵头,硅胶堵头固定在杯盖内,杯盖一侧开设旋接槽,旋接槽内旋接销轴,销轴固定在旋转座机构上。
[0007]优选的,旋转座机构包括旋转座主体,旋转座主体内置两组限位机构,两组限位机构垂直分布,限位机构一侧设置U型弹片,一组限位机构上设置承接轴,一组限位机构连接压板。
[0008]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卡板,卡板一端设置倒斜面,卡板另一端固定连接轴一,轴一连接齿轮,一组卡板一端固定连接压板,两组齿轮相互啮合,轴一旋接在旋转座主体内。
[0009]优选的,双层玻璃杯体包括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内设置玻璃内胆,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位于玻璃内胆与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之间,杯盖固定玻璃内胆的端口部。
[0010]优选的,旋转座主体固定在封堵盖上,旋转座主体固定连接销轴,U型弹片一侧固定连接旋转座主体的内壁,U型弹片另一侧紧贴卡板,
[0011]优选的,旋转座主体两侧对称开设两组弧形孔,承接轴贯穿两组弧形孔,并且承接轴滑动连接弧形孔,承接轴固定在旋接槽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按压杯盖,杯盖以销轴为轴线翻转,并且杯盖带动硅胶堵头向着喝水嘴方向翻转,同时杯盖带动承接轴沿着弧形孔滑动,随着承接轴滑动,硅胶堵头将会挤压到喝水嘴内的出水口,此时承接轴将接触到一组卡板上的倒斜面,继续按压杯盖,硅胶堵头将受挤压形变,同时承接轴沿着倒斜面滑动,并且承接轴挤压一组卡板,一组卡板以轴一为轴线翻转,并且压缩U型弹片,直至承接轴错开倒斜面,在U型弹片反弹力作用下,使一组卡板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使一组卡板限位柱承接轴,使杯盖无法翻转,同时形变的硅胶堵头将紧贴出水口,从而将出水口封堵住,实现对杯盖机构的关闭。
[0014]2.当需要打开时,按压压板,压板带动一组卡板解除对承接轴限位,此时可翻转杯盖,随着杯盖翻转,承接轴沿着弧形孔滑动,直至承接轴被另一组限位机构限位,从而使杯盖保持打开状态,当需要再次关闭杯盖,再次按压压板,使一组卡板通过轴一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使另一组齿轮通过轴一使另一组卡板翻转,从而使另一卡板解除对承接轴的限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杯盖机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座机构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双层玻璃杯体;2、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3、底座;4、电路板;5、电池;6、调温开关触摸屏;7、充电口;8、杯盖机构;801、封堵盖;802、喝水嘴;803、出水口;804、硅胶堵头;805、杯盖;8051、旋接槽;806、销轴;807、旋转座机构;8071、旋转座主体;8072、限位机构;8073、U型弹片;8074、承接轴;8075、弧形孔;8076、压板;21、卡板;22、倒斜面;23、轴一;24、齿轮;10、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11、玻璃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包括双层玻璃杯体1,双层玻璃杯体1内设置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2,双层玻璃杯体1下端设置底座3,底座3内设置电路板4,电路板4下方设置电池5,底座3外侧设置调温开关触摸屏6,调温开关触摸屏6下方设置充电口7,双层玻璃杯体1上端设置具有封堵及限位功能的杯盖机构8,双层玻璃杯体1包括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10,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10内设置玻璃内胆11,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2位于玻璃内胆11与高透过率钢化玻璃外壳10之间,其中由于双层玻璃杯体1使透明的,因此可以清晰的看到杯内剩余水量,并且确认杯内是否存在异物,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2电性连接电路板4,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2通电后发热实现对双层玻璃杯体1加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触控调温开关触摸屏6的方式选择需要保温
的温度,系统自带防空烧检测,避免空烧,双层玻璃杯体1内底部有温敏感应器,能保证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并自动启停,在底部具有充电口7,可以对内部锂电池5进行充电。
[0023]杯盖机构8包括封堵盖801,封堵盖801上设置喝水嘴802,喝水嘴802内开设出水口803,出水口803插接硅胶堵头804,硅胶堵头804固定在杯盖805内,杯盖805一侧开设旋接槽8051,旋接槽8051内旋接销轴806,销轴806固定在旋转座机构807上,旋转座机构807包括旋转座主体8071,旋转座主体8071内置两组限位机构8072,两组限位机构8072垂直分布,限位机构8072一侧设置U型弹片8073,一组限位机构8072上设置承接轴8074,一组限位机构8072连接压板8076,限位机构8072包括卡板21,卡板21一端设置倒斜面22,卡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轴一23,轴一23连接齿轮24,一组卡板21一端固定连接压板8076,两组齿轮24相互啮合,轴一23旋接在旋转座主体8071内,杯盖805固定玻璃内胆11的端口部,旋转座主体8071固定在封堵盖801上,旋转座主体8071固定连接销轴806,U型弹片8073一侧固定连接旋转座主体8071的内壁,U型弹片8073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包括双层玻璃杯体(1),所述双层玻璃杯体(1)内设置金属网格透明加热薄膜(2),双层玻璃杯体(1)下端设置底座(3),所述底座(3)内设置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下方设置电池(5),所述底座(3)外侧设置调温开关触摸屏(6),所述调温开关触摸屏(6)下方设置充电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杯体(1)上端设置具有封堵及限位功能的杯盖机构(8);所述杯盖机构(8)包括封堵盖(801),所述封堵盖(801)上设置喝水嘴(802),所述喝水嘴(802)内开设出水口(803),所述出水口(803)插接硅胶堵头(804),所述硅胶堵头(804)固定在杯盖(805)内,所述杯盖(805)一侧开设旋接槽(8051),所述旋接槽(8051)内旋接销轴(806),所述销轴(806)固定在旋转座机构(80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机构(807)包括旋转座主体(8071),所述旋转座主体(8071)内置两组限位机构(8072),两组所述限位机构(8072)垂直分布,所述限位机构(8072)一侧设置U型弹片(8073),一组所述限位机构(8072)上设置承接轴(8074),一组所述限位机构(8072)连接压板(807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携带的透明加热水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崔照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