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于压装机上的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于压装机上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电堆由端板、绝缘板、集流板、双极板及膜电极组成,各个部分通过压紧力组装在一起,组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压装机,压装机压装的工艺将直接影响电堆的性能,现有技术中,端板、绝缘板、集流板、双极板及膜电极堆叠放置在压装机的安装板上时一般通过导杆定位,若干个导杆分别设置于安装板的四周,该种导杆定位的缺陷在于:1、导杆本身为细长杆,使用一段时间后导杆容易变形,从而影响定位精度;2、导杆与电堆的侧面为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定位精度较低;3、电堆压装过程中双极板、膜电极因受力大会产生滑移错位,从而会将力传递给导杆,导致导杆使用一段时候后就得更换。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设置于压装机上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的设置于压装机上的定位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压装机上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板机构、第二定位板机构及用于驱动第一定位板机构、第二定位板机构夹紧跟打开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板机构与第二定位板机构分别设置于被压装电堆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件、蜗杆、蜗轮、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导轨及第二滑块,所述动力输入件固定设置于压装机的立柱上,所述蜗杆设置于动力输入件的输出轴上,所述蜗轮与齿轮固定设置于同一根轴上,该轴设置于压装机的立柱上并可相对于压装机的立柱转动,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于压装机的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相配合从而使第一齿条可相对于第一导轨来回滑移,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于压装机的立柱上,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相配合从而使第二齿条可相对于第二导轨来回滑移,所述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分别设置于齿轮的上下两侧且分别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定位板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定位板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板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及用于连接上定位板及下定位板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所述上定位板包括上定位板主体部及自上定位板主体部的顶部弯折延伸的第一折弯部,所述下定位板包括下定位板主体部及自下定位板主体部的底部弯折延伸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上定位板主体部固定连接的滑杆件、与下定位板主体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玉文,李鑫君,胡立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