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16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生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将所述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可应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生物的
,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血小板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阻断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基石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包括3类: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和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分别作用于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抑制相关受体或酶,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0003]然而,随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临床存在的用药问题也随之浮现。经典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在许多患者中容易出现不耐受情况和药物低反应性现象,导致出血或血栓不良事件风险的增加。因此,迫切需要积极寻找新的药物靶点,能克服传统药物的不足,让患者更多获益,开发新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可应用于制备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组合物。
[0006]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0007]优选地,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时,所述化合物在体系中的终浓度为2

10μM。
[0008]优选地,所述化合物为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抑制剂。
[0009]优选地,所述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的来源包括人源、鼠源哺乳动物来源。
[0010]优选地,将所述化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冠心病或肿瘤抗血栓的药物。
[0011]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所述的化合物。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可应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中化合物#1在小鼠血小板上的聚集性测试结果图;
[0015]图2为实施例2中不同浓度(2μM、5μM、10μM)化合物#1在人血小板上的聚集性测试结果图;
[0016]图3为实施例3中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5μM与30μM的DTT应用Amplex UltraRed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EN460的活性的结果示意图;
[0017]图4为实施例3中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5μM与30μM的DTT应用Amplex UltraRed荧光法检测化合物#1及EN460的抑制活性结果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3中不同浓度的化合物#1对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的抑制活性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
[002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及对比例选用的主要试剂说明如下:
[0024]EN460: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
[0025]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Sigma公司
[0026]Amplex Ultrared试剂:Invitrogen公司
[0027]二硫苏糖醇(DL

Dithiothreitol,DTT):Sigma公司
[0028]HEPES():1M,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0029]NaCl试剂:Sigma公司
[0030]乙二胺四乙酸(EDTA):Sigma公司
[0031]Thrombin:购自Chrono

Log公司
[0032]柠檬酸

葡萄糖(acid

citrate dextrose,ACD):Sigma公司
[0033]Tyrodes缓冲液: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4]PGE1: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0035]CaCl2试剂:Sigma公司
[0036]实施例1
[0037]化合物#1在小鼠的血小板聚集测试
[0038]抽取小鼠尾静脉血,以柠檬酸

葡萄糖(acid

citrate dextrose,ACD)为抗凝剂按1:6比例抗凝小鼠静脉血,等体积加入Tyrodes缓冲液和1M PGE1。室温8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层血小板悬液,再次室温8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层血小板悬液,室温1300转离心15分钟,沉淀即为血小板。血小板沉淀加入适当体积的Tyrodes缓冲液重悬可得密度为2
×
108/ml的血小板悬液。
[0039]使用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Chrono

Log公司),通过透光度的变化测试血小板的聚集。实验前30分钟打开血小板聚集仪,使仪器温度预热为37℃,搅拌转速设置为1200rpm。取250μl加入聚集管,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μM的化合物#1和0.1%的DMSO,37℃孵育10分钟。将聚集管放入检测孔,并加入1mM CaCl2,启动检测按钮,加入终浓度为0.05U/ml的刺激剂凝血酶(thrombin),检测血小板的聚集,每个检测时间为5分钟。
[0040]如图1所示为化合物#1在小鼠血小板上的聚集性测试结果图,由图中可以看出:10μM的化合物#1在小鼠血小板上与对照组(0.1%DMSO)相比,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0041]实施例2
[0042]不同浓度化合物#1在人体的血小板聚集性的测试
[0043]以柠檬酸

葡萄糖(acid

citrate dextrose,ACD)为抗凝剂采集人外周血,等体积加入Tyrodes缓冲液和1M PGE1。室温800转离心1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时,所述化合物在体系中的终浓度为2

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内质网氧化还原酶

1α抑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蓓罗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