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0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悬空作业平台包括:相互组装固定的一悬挂架、一可伸缩平台框架、两个可伸缩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及一作业平台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空作业平台中由于可伸缩平台框架和可伸缩部件的长度尺寸可以调节,使得悬空作业平台可根据搭建施工楼层孔洞尺寸进行现场调节组装,形成安全合适尺寸的施工作业面,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此外,由于悬空作业平台是经组装而成,组拆较为便利,重复利用率高,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节省了施工成本。省了施工成本。省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既有高层建筑平面局部内凹现象普遍存在,内凹处结构板同一位置层层都存在孔洞,通常孔洞面积≤3

,当建筑顶层有结构层或整体结构板时,造成该孔洞部位处的外立面修缮无法使用吊篮辅助施工;如果狭小空间内采用搭设脚手架进行辅助施工,则存在费工费力且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如采用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隐患极大。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高层内凹平台孔洞处采用的施工方式存在的施工费时费力、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使用现有针对高层内凹平台孔洞处采用的施工方式存在的施工费时费力、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空作业平台,所述悬空作业平台包括:相互组装固定的一悬挂架、一可伸缩平台框架、两个可伸缩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及一作业平台板;其中,所述悬挂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悬挂架的第二端跨接固定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一端的外侧,所述悬挂架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共同呈L型;两个可伸缩部件相互平行,并架设于所述悬挂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二端的外侧之间;每个可伸缩部件架设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二端的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的轴向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轴向相交叉;所述作业平台板铺设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上。
[0006]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每个可伸缩部件均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及紧固套件,所述第二管件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件外侧,并可沿所述第一管件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紧固套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之间,以限制固定伸缩调节后的可伸缩部件的长度。
[0007]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所述紧固套件包括:两个第一基础件、两个第二基础件及若干紧固件,两个第一基础件对接后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紧固两个第一基础件对接后的重叠孔洞,以将两个第一基础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两个第二基础件相对所述第二管件的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件上,并与第一基础件中相同形状的第一配件保持平行,基于紧固件贯穿紧固第二基础件与第一配件重叠孔洞,以将所述第二管件与所述第一管件固定连接,限制固定可伸缩部件的长度。
[0008]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每个紧固件均包括配套的螺栓、螺母及垫片。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所述第一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所述第二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所述第一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包括:两个可伸缩构件和至少三个第一横杆,两个可伸缩构件相互平行且间隔第一距离排布设置,所述至少三个横杆中相邻两个横杆相互平行且间隔第二距离排布设置于两个可伸缩构件之间;其中,每个可伸缩构件均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及紧固套件,所述第二构件套接于所述第一构件外侧,并可沿所述第一构件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紧固套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之间,以限制固定伸缩调节后的可伸缩构件的长度。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中,所述悬挂架包括:两个竖杆、一第二横杆及两个吊钩;其中,两个竖杆相互平行且间隔第三距离排布设置,两个竖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两个可伸缩构件的第一端外侧;两个吊钩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与两个竖杆的第二端形成的两个交叉拐角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悬空作业平台的施工方法,所述悬空作业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4]准备一套未组装的如上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的组件;
[0015]根据施工楼层孔洞尺寸调节所述组件中可伸缩平台框架和两个可伸缩部件的长度尺寸,以使后续组装的悬空作业平台的尺寸符合架设需求;
[0016]将调节长度尺寸后的可伸缩平台框架和两个可伸缩部件与其余组件进行组装;
[0017]在组装完成的悬空作业平台的悬挂架的第一端和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二端分别安装安装绳和固定绳,以使安装绳与固定绳呈对角设置;
[0018]将悬空作业平台搁置在楼层孔洞上方,拉紧固定绳,慢慢放下安全绳,以使所述悬空作业平台翻转至预定安装位置;
[0019]所述悬空作业平台处于预定安装位置后,两个限位部件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相交叉的位置卡紧楼层孔洞端部的楼层结构,悬挂架的顶部固定安放于楼层孔洞周边的建筑结构上,以固定所述悬空作业平台的安装位置;
[0020]将作业平台板铺设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上,以形成施工作业面。
[0021]可选的,在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的施工方法中,还包括:
[0022]待楼层外墙修缮施工完成后,松动悬空作业平台;
[0023]拆解悬空作业平台的组件,将拆解后的组件搬运至指定点收藏。
[0024]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悬空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将可伸缩平台框架和可伸缩部件设计为可伸缩结构,使得两者的长度尺寸可以调节,进而使得悬空作业平台可根据搭建施工楼层孔洞尺寸进行现场调节组装,形成安全合适尺寸的施工作业面,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此外,由于悬空作业平台是经组装而成,组拆较为便利,重复利用率高,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节省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悬空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可伸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悬空作业平台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悬空作业平台在施工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悬空作业平台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中:
[0034]100

悬空作业平台;
[0035]1‑
悬挂架;11

竖杆;12

第二横杆;13

吊钩;
[0036]2‑
可伸缩平台框架;21

第一横杆;22

可伸缩构件;221

第一构件、222

第二构件;223

紧固套件;2231

第一基础件;22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组装固定的一悬挂架、一可伸缩平台框架、两个可伸缩部件、两个限位部件及一作业平台板;其中,所述悬挂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悬挂架的第二端跨接固定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一端的外侧,所述悬挂架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共同呈L型;两个可伸缩部件相互平行,并架设于所述悬挂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二端的外侧之间;每个可伸缩部件架设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第二端的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的轴向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的轴向相交叉;所述作业平台板铺设于所述可伸缩平台框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可伸缩部件均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及紧固套件,所述第二管件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件外侧,并可沿所述第一管件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紧固套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之间,以限制固定伸缩调节后的可伸缩部件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套件包括:两个第一基础件、两个第二基础件及若干紧固件,两个第一基础件对接后套接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至少两个紧固件贯穿紧固两个第一基础件对接后的重叠孔洞,以将两个第一基础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外侧;两个第二基础件相对所述第二管件的轴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件上,并与第一基础件中相同形状的第一配件保持平行,基于紧固件贯穿紧固第二基础件与第一配件重叠孔洞,以将所述第二管件与所述第一管件固定连接,限制固定可伸缩部件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紧固件均包括配套的螺栓、螺母及垫片。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所述第二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华陈辉郑林琪张云超顾利平夏俊袁成蔚王冬冬王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