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9497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防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DJ1菌株,所述菌株DJ1为革兰氏阳性、杆状、有芽孢,同时还表现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稻绵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豆角炭疽病菌、玉米茎基腐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以及刺五加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DJ1菌株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尤其在蔬菜细菌和真菌病害混发地带,防效良好,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是一株具有应用前景的优良生防菌株。用前景的优良生防菌株。用前景的优良生防菌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防菌
,具体涉及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蔬菜营养成分丰富,除日常饮食必须外,其活性成分在保健、农业、医药以及日化品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蔬菜在生产以及贮藏运输中病害频发,其中最常见、危害最重的是软腐病,严重制约蔬菜产业发展。引起蔬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丰富、来源和致病机制具有多样性,目前发现,主要包括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spp.)、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p.),其中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为果胶杆菌属,其他几种软腐菌报道较少。该病主要通过分泌胞壁降解酶,从而使植株软腐病变,感染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除了危害白菜、马铃薯、圆葱、芹菜、娃娃菜等重要蔬菜外,还会对一些观赏性花卉植物、树木、农作物等造成伤害,给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3]生物防治因其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目前利用拮抗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群体感应淬灭、微生物蛋白农药、小RNA基因沉默等手段防治蔬菜软腐病报道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大多研究集中于对单一蔬菜软腐病菌拮抗菌株筛选,软腐病菌种类多样,具有广宿主性,因此筛选防治多种蔬菜软腐病菌的广谱拮抗菌株极其重要。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菌株对多种致病细菌和致病真菌具有拮抗作用,抗菌谱广。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DJ1菌株,所述DJ1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No.25972。
[0006]优选的,所述生防作用包括拮抗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
[0007]优选的,所述病原细菌包括人类致病细菌和软腐病致病细菌;
[0008]所述病原真菌包括植物致病真菌。
[0009]优选的,所述人类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0010]所述软腐病致病细菌包括白菜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carotovorum)、圆葱软腐病菌(Burkholderiagladioli)和娃娃菜软腐病菌(Pseudomonassp.);
[0011]所述植物致病真菌包括刺五加根腐病菌(Rhizoctoniasolani)、水稻绵腐病菌(Pythiumoryzae)、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豆角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玉米茎基腐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DJ1菌株在制备生防制剂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控植物细菌和/或真菌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植物生育期内接种上述DJ1菌株的菌制品。
[0014]优选的,所述接种的方法包括喷洒、灌根或拌土。
[0015]优选的,所述菌制品为包含菌体、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中任一种的制品。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防作用的菌剂,包括上述DJ1菌株的菌体、菌丝、菌悬液或发酵上清液。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DJ1菌株经活化后,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所述培养液制备所述菌剂。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DJ1菌株,所述DJ1菌株以白菜软腐病菌、圆葱软腐病菌和娃娃菜软腐病菌为靶标,采用抑菌圈法从蔬菜根际土中筛选得到,且所述菌株DJ1为革兰氏阳性、杆状、有芽孢,同时还表现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水稻绵霉菌、黄瓜枯萎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豆角炭疽病菌、玉米茎基腐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番茄灰霉病以及刺五加立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DJ1菌株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尤其在蔬菜细菌和真菌病害混发地带,防效良好,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是一株具有应用前景的优良生防菌株。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DJ1对软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左)、圆葱软腐病菌(中)和娃娃菜软腐病菌(右)的抑菌圈结果图;
[0021]图2为在LB培养基上的菌株DJ1形态结果图,b中标尺200μm;
[0022]图3为菌株DJ1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图;
[0023]图4为拮抗菌DJ1对离体白菜、圆葱和娃娃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图,其中图4a:菌株DJ1对离体白菜软腐菌的抑菌活性(1:对照组;2:圆葱软腐病菌处理组;3:DJ1处理组);图4b:菌株DJ1对离体圆葱软腐菌的抑菌活性(1:对照组;2:白菜软腐病菌处理组;3:DJ1处理组);图4c:菌株DJ1对离体娃娃菜软腐菌的抑菌活性(1:对照组;2:娃娃菜软腐病菌处理组;3:DJ1处理组);图4d:菌株DJ1对离体白菜、圆葱和娃娃菜软腐病菌的防效;
[0024]图5为拮抗细菌对白菜软腐病菌群体感应信号因子的降解活性结果图,其中a:只含有5μmol
·
L
‑1信号因子对照组;b:加入菌株DJ1的处理组;图中1,2分别为N

己酰基

L

高丝氨酸内酯和N
‑3‑


己酰高丝氨酸内酯;
[0025]图6为菌株DJ1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图,图中Z1:刺五加立枯病;Z2:水稻绵腐病;Z3:黄瓜枯萎病;Z4;水稻稻瘟病;Z5;豆角炭疽病;Z6:玉米茎基腐病;Z7;水稻恶苗病;Z8:番茄灰霉病;
[0026]图7为菌株DJ1对白菜软腐病菌圆葱软腐病菌的田间小区防效结果图,其中A:圆葱软腐病菌处理组;B:DJ处理组。
[0027]生物保藏信息
[0028]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株编号为DJ1,于2022年10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5972。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DJ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DJ1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59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DJ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作用包括拮抗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DJ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细菌包括人类致病细菌和软腐病致病细菌;所述病原真菌包括植物致病真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DJ1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类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所述软腐病致病细菌包括白菜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carotovorum)、圆葱软腐病菌(Burkholderiagladioli)和娃娃菜软腐病菌(Pseudomonassp.);所述植物致病真菌包括刺五加根腐病菌(Rhizoctoniasolani)、水稻绵腐病菌(Pythiumoryzae)、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水稻稻瘟病菌(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秀张淑梅闫庚轩姜威胡显峰胡基华于冲潘钰田缘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