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47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步骤2:从环境中取腐殖土、枯叶和枯木等样品加生理盐水稀释并摇匀,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步骤3:吸取菌液于初筛培养基上,待长出菌落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浑浊情况;步骤4:将菌液涂板于初筛培养基上,再将上述步骤3和4重复3次,保存能以香豆素为碳源生长的菌株进行复筛选;步骤5:将初筛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测定黄曲霉毒素降解率;步骤6:选择降解率最高菌株16S r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可快速筛选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方法,且提供了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为乳酸乳球菌,可以有效的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且降解率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
,尤其涉及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是除农作物外的第二大农业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饲料作为畜牧业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饲料原料的污染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占据较高的比例。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具有强毒、致癌的次级代谢产物,导致动物机体DNA突变,还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肝脏具有很强毒性,从而降低动物生产性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产品进而危害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黄曲霉毒素去除率低,且难以排除化学残留问题,而微生物技术处理具有高效,无毒,绿色等特点,因此我们我们选择微生物降解的新型方法解决和改善这一问题。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报道较少,并且筛选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方法未统一且菌株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报道较少,并且筛选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方法未统一且菌株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所述黄曲霉毒素降解菌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已于2022年08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340。
[0009]本专利技术中还提出了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种子培养基、初筛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0011]步骤2:从环境中取腐殖土、枯叶和枯木等样品加生理盐水稀释并摇匀,静止5分钟后吸取上清液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
[0012]步骤3:吸取菌液于初筛培养基上,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1周,待长出菌落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
[0013]步骤4:将菌液涂板于初筛培养基上,再将上述步骤3和4重复3次,保存能以香豆素为碳源生长的菌株进行复筛选;
[0014]步骤5:将初筛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72小时,测定黄曲霉毒素降解率;
[0015]步骤6:选择降解率最高菌株16S r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种子培养基为营养肉汤(pH7.0)。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初筛培养基为:KH
2 PO
4 0.25,MgSO4·
7H2O0.25,KNO
3 0.5,(NH4)2SO
4 0.5,CaCl2·
2H2O 0.005,FeCl3·
6H2O0.003,琼脂18,香豆素1.0,pH7.0;121℃高压灭菌20min后加入香豆素。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发酵培养基为牛肉膏3,蛋白胨10,NaCl8.5,KH2PO4,葡萄糖1,pH6.5;121℃高压灭菌20min。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腐殖土、枯叶和枯木等样品按照1:9加生理盐水。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发酵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为2.5μg/mL。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可快速筛选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方法,且提供了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为乳酸乳球菌,可以有效的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且降解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菌株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所述黄曲霉毒素降解菌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已于2022年08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340。
[0029]参照图1,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种子培养基、初筛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0031]步骤2:从环境中取腐殖土、枯叶和枯木等样品按照1:9加生理盐水稀释并摇匀,静止5分钟后吸取上清液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
[0032]步骤3:吸取菌液于初筛培养基上,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1周,待长出菌落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
[0033]步骤4:将菌液涂板于初筛培养基上,再将上述步骤3和4重复3次,保存能以香豆素为碳源生长的菌株进行复筛选;
[0034]步骤5:将初筛菌株在以黄曲霉毒素浓度为2.5μg/mL的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72小时,测定黄曲霉毒素降解率;
[0035]步骤6:选择降解率最高菌株16S r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
[0036]。
[0037]本专利技术中,由图2可知,试验筛选出18株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然后选择最高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测序,将测定的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序列表1为16S rDNA测
定的菌株序列。
[0038]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可快速筛选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方法,且提供了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为乳酸乳球菌,可以有效的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且降解率较高。
[0039]实施例2:
[0040]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41]初筛培养基为:KH
2 PO
4 0.25,MgSO4·
7H2O 0.25,KNO
3 0.5,(NH4)2SO
4 0.5,CaCl2·
2H2O 0.005,FeCl3·
6H2O 0.003,琼脂18,香豆素1.0,pH7.0;121℃高压灭菌20min后加入香豆素。
[0042]实施例3:
[0043]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曲霉毒素降解菌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已于2022年08月2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13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包括种子培养基、初筛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步骤2:从环境中取腐殖土、枯叶和枯木等样品加生理盐水稀释并摇匀,静止5分钟后吸取上清液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步骤3:吸取菌液于初筛培养基上,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1周,待长出菌落后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7℃下,恒温箱中培养72小时,观察浑浊情况;步骤4:将菌液涂板于初筛培养基上,再将上述步骤3和4重复操作3次,保存能以香豆素为碳源生长的菌株进行复筛选;步骤5:将初筛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72小时,测定黄曲霉毒素降解率;步骤6:选择降解率最高菌株16S r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谭碧娥周苗尹杰黄珂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