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8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Mesorhizobiumsp.)CAASH41096及其应用,其具体为扁枝豆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carmichaelinearum)菌株CAASH41096,保藏单位为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1年1月7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22。上述的菌株系CAASH41096在湖南紫云英种植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对湖南紫云英弋江籽亲和性好、增产明显,在不施氮肥,仅接种该菌时,田间试用,可使紫云英的产量干重增加48.8%,比商业菌株提高52.1%,植株株高、结瘤数目及粗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量也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别名翘摇,红花草,属于豆目(Fabales)黄耆属二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在我国,主要种植在南方如福建、浙江、湖南和湖北等省份的双季稻农田系统中,作为冬闲时节种植的绿肥作物。种植紫云英可合理利用光热资源,由于紫云英能够与根瘤菌进行共生固氮,其生长期结束后,通过秸秆还田,可提供给土壤较多的有机质、土壤氮素及有机碳,同时土壤物理性状也有明显改善,因此对后茬作物的生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节约化肥的使用,还到达增产、节肥等作用,是传统的培肥增产措施。紫云英与稻杆协同还田,还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组成,从而有利于土壤养分循环(高嵩娟等,2020;高菊生等,2020;董春华等,2020;陈月玲,2015)。
[0003]豆科绿肥的肥料价值和饲料价值均高于非豆科绿肥。豆科绿肥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氮肥,并进一步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减少化学合成氮肥在农业上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但是豆科植物需要与相应的根瘤菌互作以形成共生匹配关系,才能发挥共生固氮体系的优势。
[0004]国内有关紫云英根瘤菌的研究资料较为丰富,主要是针对高效结瘤固氮根瘤菌菌株的筛选研究,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可提高植株生物量和结瘤数目,幼苗生长较为健壮(李晶等,2018;胡倡等,2020;刘英,2012;甘兴国,2020)。根瘤菌菌株与紫云英品种具有匹配性,因此,需要筛选针对品种匹配的专用根瘤菌菌株(钟少杰等,2014;高鹏等,2020)。但这方面研究较为缺乏,可用的菌株资源不足。
[0005]现有研究表明,根瘤菌除了可以固定氮素之外,极少数根瘤菌还具有溶磷及分泌生长激素的作用,增加了根瘤菌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及其应用,以提供一种与湖南绿肥主栽品种—弋江籽匹配的高效固氮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上高效紫云英根瘤菌菌株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菌株具有分泌IAA和一定的溶磷和解钾能力,有较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Mesorhizobiumsp.)CAASH41096,其具体为扁枝豆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carmichaelinearum)菌株CAASH41096,保藏单位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1年1月7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22。
[0008]上述的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在湖南紫云英种植生产中的应用。
[0009]将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菌剂与紫云英拌种,之后撒播。
[0010]所述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菌剂含有的活菌数为107~109CFU/g。
[0011]所述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菌剂制备时,菌株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pH6~8。
[0012]所述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菌剂制备时,菌株培养基的盐浓度≤2.0wt%。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紫云英根瘤菌CAASH41096是一种共生固氮能力强,对湖南紫云英弋江籽亲和性好、增产明显,兼具分泌IAA和溶磷能力,抗逆性强的优良紫云英根瘤菌菌株,并且在不施氮肥,仅接种该菌时,田间试用,可使紫云英的产量干重增加48.8%,比商业菌株提高52.1%,植株株高、结瘤数目及粗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在YM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0016]图2为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
[0017]图3

5为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的recA、atpD及glnA三个持家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在下述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常规方法,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或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市售品,可通过商业渠道购得。
[0019]实施例1紫云英根瘤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0020]1.从湖南省芷江采集的紫云英植株中,选择健壮根系发达的植株,取主根上粉润、个大且饱满的根瘤,将取根瘤的根系剪下,然后进行清洗,剪取根瘤带部分根,随即进行根瘤的变色硅胶管保存。根瘤带回室内后,用无菌水浸泡0.5

2h,然后依次进行表面消毒:95%酒精浸泡5min消除表面张力,3.2%NaClO表面消毒依次处理3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5

7次。在无菌环境下将根瘤放入无菌培养皿内,用无菌牙签将根瘤前端压破,根瘤内菌液会流出,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划线接种于YMA平板上,在28℃恒温箱培养2

3天。其中YMA培养基配方:甘露醇10.00g、酵母粉0.80g、K2HPO
4 0.25g、KH2PO
4 0.25g、MgSO
4 0.2g、NaCl 0.10g以及琼脂粉18g,蒸馏水1000mL,pH6.8

7.0。
[0021]2.待长出单菌落后,从平板上挑选形态类似根瘤菌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选取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体杆状的菌落,然后通过稀释划线平板分离法进行纯化,得到纯培养物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
[0022]3.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分离物是否为根瘤菌:(1):YM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乳白色,半透明,菌落圆形,边缘薄,中间厚,稀薄,菌落大小为3

5mm;表面光滑,较湿润、粘稠。28℃培养3

5天长出菌落。(2)细胞形态:对确认的根瘤菌菌落进行标记,革兰氏染色,根瘤菌的镜检结果为细胞呈小杆状、两端略圆,且形态较为一致,大小为2

3μm
×3‑
5μm,无芽孢,细胞内常含有β

羟基丁酸颗粒,占细胞的1/3体积以上,折光性强,革兰氏阴性(G

)。(3)16S r RNA基因测序:利用GUTC法进行菌体DNA提取,然后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并送测,经比对归为根瘤菌相关属。如果上述标记菌落具有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则将该菌落接入试管
YMA斜面培养保存。
[0023]实施例2根瘤菌的回接筛选试验
[0024]根瘤菌的回接试验选用砂培法,试验中使用紫云英品种为弋江籽,是南北方通用的品种,来源于湖南省。将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接种于已萌发的弋江籽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云英根瘤菌株系(Mesorhizobiumsp.)CAASH41096,其特征在于,其具体为扁枝豆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carmichaelinearum)菌株CAASH41096,保藏单位为广东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1年1月7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22。2.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云英根瘤菌株系CAASH41096在湖南紫云英种植生产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东常单娜周国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