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34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临时桥梁,采用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分别设置在待连通的两段路基处,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均采用预应力锚具分别与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连接,将工字钢一端嵌入设置在山体内,第一钢绞线与工字钢的相交处通过锁扣连接;随即在工字钢层面铺设钢板和设置防滑的螺纹钢筋,以及设置钢索栏杆,构成临时桥梁,用以快速处治保通,供行人和车辆通行,实现抢险任务需要。待抢险工作结束后,在临时桥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根据实际需要铺设小箱梁并与原公路连通,以及根据设计需要设置对应数量的钢支墩,组成永久永久性使用的桥梁,不需要拆除原有的临时桥梁,提高了效率以及利用率。了效率以及利用率。了效率以及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
[0003]依山而建的公路,尤其是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江河的路段,在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冲蚀损坏公路路基后,需要快速处治保通,而由于在塌方处新建路基或者桥梁,难度大,时间长,难以满足短时间内通车抢险的需要,以及后续临改永使用时,传统方式工序复杂,需要大量拆除临时用桥梁,导致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其解决了在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冲蚀损坏公路路基后,需要快速处治保通,而由于在塌方处新建路基或者桥梁,难度大,时间长,难以满足短时间内通车抢险的需要,以及后续临改永使用时,传统方式工序复杂,需要大量拆除临时用桥梁,导致利用率低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用于连通原路基被冲蚀的路段,包括第一处置结构、第二处置结构、若干第一钢绞线和若干工字钢,所述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分别设置在待连通的两段路基处,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水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均采用预应力锚具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连接;
[0006]若干所述工字钢水平间隔的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上,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第一钢绞线相互垂直,所述工字钢一端嵌入设置在山体内,所述第一钢绞线与所述工字钢的相交处通过锁扣连接;
[0007]还包括两个钢索栏杆,两个所述钢索栏杆沿路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钢索栏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连接,所述钢索栏杆中部与所述工字钢连接;
[0008]若干所述工字钢上水平拼接有一层钢板,所述钢板沿路基走向的两端与原公路连接;所述钢板上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钢板位于两个所述钢索栏杆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处置结构与所述第二处置结构相同并相互对称设置;
[0010]所述第一处置结构包括砼支墩、砼地锚和砼地板,所述砼支墩和砼地锚间隔设置,所述砼支墩设置在原路基被冲蚀段的端部,所述砼地锚嵌入设置在原路基内部,所述砼地板连接所述砼支墩和砼地锚的顶端;
[0011]所述第一钢绞线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砼支墩、砼地板和砼地锚,所述预应力锚具
嵌入设置在所述砼地锚远离所述砼支墩的一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钢索栏杆包括两个砼立柱、若干型钢立柱和若干第二钢绞线,两个所述砼立柱分别与两个所述砼支墩一体浇筑,若干所述型钢立柱间隔设置在若干所述工字钢上;
[0013]若干所述第二钢绞线水平设置且沿竖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钢绞线的两端均通过预应力锚具分别与两个所述砼立柱连接,所述第二钢绞线通过若干锁扣分别与若干所述型钢立柱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锁扣包括U形卡箍、钢丝橡胶套管、弹簧垫片和螺母,所述第一钢绞线和第二钢绞线上均间隔套设有若干所述钢丝橡胶套管,所述钢丝橡胶套管置于所述U形卡箍的凹口内底;
[0015]所述工字钢和型钢立柱上均成对的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U形卡箍的两端穿过固定孔并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U形卡箍的两个端部均螺纹连接有多个所述螺母。
[0016]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钢筋,所述螺纹钢筋与所述工字钢平行。
[0017]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采用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还包括小箱梁、钢盖梁和钢支墩,所述钢支墩设置在两个所述砼支墩之间,所述钢盖梁设置在所述钢支墩顶部,所述钢盖梁顶部通过盆式支座支撑所述工字钢和第一钢绞线;所述小箱梁沿路基走向铺设在钢板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钢支墩由若干钢护筒竖向堆叠、连接构成,所述钢护筒内腔浇筑有混凝土立柱;
[0019]所述钢支墩底部一体浇筑有砼底座。
[0020]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及施工方法,采用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采用舟桥将挖机和破碎机等施工设备运输到不能通车的路段,在两段路面上同时开挖锚固基坑,随即在锚固基坑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出砼地锚,在砼地锚顶部预留有多个孔洞;
[0022]S2、通过船挖将冲蚀段的泥石进行清理,将两段路基的断面清理干净,吊装钢筋笼至原路基断面处,并通过锚杆固定,随即关模,混凝土满灌制成砼支墩,砼支墩的顶部也预留有多个孔洞;
[0023]S3、依次将若干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同时穿过两侧砼支墩的孔洞和砼地锚的孔洞,并采用预应力锚具将第一钢绞线绷紧并与砼地锚固定;
[0024]S4、关模浇筑砼地板,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与所述砼地板一体浇筑;
[0025]S5、沿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所在的平面在山体一侧间隔钻孔,将若干所述工字钢一端插入到所钻的孔内,采用锁扣将工字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绞线垂直固定;
[0026]S6、在工字钢上平铺钢板并与工字钢固定,钢板与两端的原路基连接,随即在钢板上间隔焊接多个螺纹钢筋;
[0027]S7、在两个砼支墩的左右两端分别一体浇筑砼立柱,同时沿马路走向在工字钢上对称焊接两列型钢立柱,通过预应力锚具将多个第二钢绞线分别与公路两侧的砼立柱绷紧并固定,通过锁扣将若干第二钢绞线与对应的型钢立柱固定;
[0028]S8、根据设计需要在两个砼支墩之间浇筑一组或多组砼底座,在砼底座上竖向设置钢护筒,在钢护筒内浇筑混凝土形成钢支墩;
[0029]S9、在钢支墩上设置钢盖梁,在钢盖梁上设置多个盆式支座支撑工字钢和第一钢绞线;
[0030]S10、根据钢支墩设置的数量在钢板上铺设对应组数的小箱梁,在小箱梁上铺设桥面系,随后将两段公路与桥面系铺平连通。
[0031]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工字钢间隔50cm,相邻所述第一钢绞线间隔25cm。
[0032]进一步的,在安装所述第一钢绞线和第二钢绞线之前,需要先在所述第一钢绞线和第二钢绞线上套上多个钢丝橡胶套管。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4]1、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用于临时连通原路基被冲蚀的路段,采用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分别设置在待连通的两段路基处,用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同时若干第一钢绞线水平间隔设置,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均采用预应力锚具分别与第一处置结构和第二处置结构连接,形成支撑桥体的主要承重结构,将工字钢一端嵌入设置在山体内,第一钢绞线与工字钢的相交处通过锁扣连接;工字钢与第一钢绞线交叉相连形成网状结构,构成稳定的支撑面,随即在工字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用于连通原路基被冲蚀的路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置结构(1)、第二处置结构(2)、若干第一钢绞线(3)和若干工字钢(4),所述第一处置结构(1)和第二处置结构(2)分别设置在待连通的两段路基处,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3)水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钢绞线(3)的两端均采用预应力锚具(5)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置结构(1)和第二处置结构(2)连接;若干所述工字钢(4)水平间隔的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一钢绞线(3)上,所述工字钢(4)与所述第一钢绞线(3)相互垂直,所述工字钢(4)一端嵌入设置在山体(6)内,所述第一钢绞线(3)与所述工字钢(4)的相交处通过锁扣(7)连接;还包括两个钢索栏杆(8),两个所述钢索栏杆(8)沿路基中线对称设置,所述钢索栏杆(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置结构(1)和第二处置结构(2)连接,所述钢索栏杆(8)中部与所述工字钢(4)连接;若干所述工字钢(4)上水平拼接有一层钢板(9),所述钢板(9)沿路基走向的两端与原公路连接;所述钢板(9)上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钢板(9)位于两个所述钢索栏杆(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置结构(1)与所述第二处置结构(2)相同并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处置结构(1)包括砼支墩(10)、砼地锚(11)和砼地板(12),所述砼支墩(10)和砼地锚(11)间隔设置,所述砼支墩(10)设置在原路基被冲蚀段的端部,所述砼地锚(11)嵌入设置在原路基内部,所述砼地板(12)连接所述砼支墩(10)和砼地锚(11)的顶端;所述第一钢绞线(3)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砼支墩(10)、砼地板(12)和砼地锚(11),所述预应力锚具(5)嵌入设置在所述砼地锚(11)远离所述砼支墩(10)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栏杆(8)包括两个砼立柱(81)、若干型钢立柱(82)和若干第二钢绞线(83),两个所述砼立柱(81)分别与两个所述砼支墩(10)一体浇筑,若干所述型钢立柱(82)间隔设置在若干所述工字钢(4)上;若干所述第二钢绞线(83)水平设置且沿竖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钢绞线(83)的两端均通过预应力锚具(5)分别与两个所述砼立柱(81)连接,所述第二钢绞线(83)通过若干锁扣(7)分别与若干所述型钢立柱(8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7)包括U形卡箍(71)、钢丝橡胶套管(72)、弹簧垫片(73)和螺母(74),所述第一钢绞线(3)和第二钢绞线(83)上均间隔套设有若干所述钢丝橡胶套管(72),所述钢丝橡胶套管(72)置于所述U形卡箍(71)的凹口内底;所述工字钢(4)和型钢立柱(82)上均成对的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U形卡箍(71)的两端穿过固定孔并套设有弹簧垫片(73),所述U形卡箍(71)的两个端部均螺纹连接有多个所述螺母(7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临时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纹钢筋(13),所述螺纹钢筋(13)与所述工字钢(4)平行。6.一种山区沿河道路冲蚀路段用永临结合桥梁,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区沿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龙毅周兴强罗欢丁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