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离合器输入毂、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中间轴、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第一齿轮组连接、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与中间轴连接,所述中间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通过离合器输入毂与所述输入轴连接。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结构复杂,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商用车纵置后驱动力驱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汽车高燃油经济性、低碳化的发展要求,传统纵置后驱动力驱动系统面临发展瓶颈,传统纵置后驱动力驱动系统亟需向后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转型升级。
[0003]后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是指至少使用两种不同动力来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目前大部分后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都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为最大限度改善发动机燃烧效率,部分汽车厂商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双电机结构,但大部分后驱混合动力系统结构设计复杂,增加了设计复杂度,或者驱动模式单一,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
[0004]例如CN114165563A公开的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该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包括发动机、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三输入轴、空心轴、中间轴、输出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第三齿轮副、第四齿轮副、第五齿轮副、第六齿轮副、第七齿轮副、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三同步器,该驱动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0005]例如CN215883302U公开的一种混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和车辆,该混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离合器、减速器和电池,发电机、离合器、减速器和驱动电机依次连接,该驱动系统驱动模式单一,应用在后驱商用车上动力性和经济性表现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结构复杂,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离合器输入毂、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中间轴、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第一齿轮组连接、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与中间轴连接,所述中间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通过离合器输入毂与所述输入轴连接。
[0008]进一步,还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与所述输入轴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发动机输出端与第三离合器之间连接有减振器。
[0010]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输入轴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连接于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和连接于中间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连接于输入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和连接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0012]进一步,第一主动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第二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从动齿轮的齿数。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并列、同轴布置。
[0014]进一步,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齿轮组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输入轴和中间轴平行布置。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结合或断开,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组传递动力至输出轴,从而使第一电机能进行两种速比的输出,实现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发动机的两挡变速,能够满足不同驱动力要求,尽可能地使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以提高车辆经济性和动力性;且该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数量较少,降低了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电机,2—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离合器输入毂,5—第一齿轮组,51—第一主动齿轮,52—第一从动齿轮,6—第二齿轮组,61—第二主动齿轮,62—第二从动齿轮,7—中间轴,8—输入轴,9—输出轴,10—第三齿轮组,101—第三主动齿轮,102—第三从动齿轮,11—发动机,12—第三离合器,13—减振器,1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2]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离合器2、第二离合器3、离合器输入毂4、第一齿轮组5、第二齿轮组6、中间轴7、输入轴8、输出轴9,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2与第一齿轮组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通过第二离合器3与第二齿轮组6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5和第二齿轮组6均与中间轴7连接,所述中间轴7与输出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2和第二离合器3通过离合器输入毂4与所述输入轴8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离合器2、第二离合器3的结合或断开,使得第一电机1的动力能够选择性地通过
第一齿轮组5、第二齿轮组6中的一个齿轮组传递动力至中间轴7,从而使第一电机1能进行两种速比的输出,实现第一电机1两挡变速,可以满足不同驱动力要求,尽可能地使第一电机1工作在高效区,以提高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且该后驱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数量少,降低了后驱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程度。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器2和第二离合器3并列、同轴布置在第一电机1腔体内,所述输入轴8和中间轴7平行布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有利于后驱动力驱动系统小型化。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组5包括连接于输入轴8上的第一主动齿轮51和连接于中间轴7上的第一从动齿轮52,第一主动齿轮51与第一从动齿轮5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6包括连接于输入轴8上的第二主动齿轮61和连接于中间轴7上的第二从动齿轮62,第二主动齿轮61与第二从动齿轮62啮合。第一主动齿轮51的齿数小于第一从动齿轮52的齿数,第二主动齿轮61的齿数大于第二从动齿轮62的齿数。简化了动力输出路径,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有利于减少能力传递损失及后驱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小型化。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离合器(2)、第二离合器(3)、离合器输入毂(4)、第一齿轮组(5)、第二齿轮组(6)、中间轴(7)、输入轴(8)、输出轴(9),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2)与第一齿轮组(5)连接、通过第二离合器(3)与第二齿轮组(6)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5)和第二齿轮组(6)均与中间轴(7)连接,所述中间轴(7)与输出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4)通过离合器输入毂(4)与所述输入轴(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动机(11),所述发动机(11)输出端通过第三离合器(12)与所述输入轴(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1)输出端与第三离合器(12)之间连接有减振器(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输出端与输入轴(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艳军,邹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