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衬砌结构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矿山隧道等,其中水工隧道主要供水流通,一般埋在地下,水工隧道衬砌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受到回填土的挤压,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衬砌结构两侧受到压力较小,使得隧道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变形,当隧道内有水流通时,在水的压力下,隧道产生的横向变形加剧,使隧道产生不均匀变形和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缝,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隧道变形、减少裂缝产生的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包括衬砌层,所述衬砌层的下部设置有下联板,所述衬砌层的两侧均安装有压紧肋板,所述压紧肋板上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下联板的两端上均铰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顶端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横杆卡入所述插槽内,所述下联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砌层(1),所述衬砌层(1)的下部设置有下联板(4),所述衬砌层(1)的两侧均安装有压紧肋板(2),所述压紧肋板(2)上固定安装有横杆(3),所述下联板(4)的两端上均铰接有压紧板(5),所述压紧板(5)的顶端上开设有插槽(9),所述横杆(3)卡入所述插槽(9)内,所述下联板(4)的底部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端部顶紧在所述压紧板(5)的底端上,所述支撑板(7)的顶部上铰接有供压缸(6),所述供压缸(6)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联板(4)的侧壁铰接,两个所述支撑板(7)之间安装有横向驱动缸(10),所述横向驱动缸(10)的进液端与所述衬砌层(1)内隧道连通,所述衬砌层(1)内开设有腔道(8),所述腔道(8)内充有裂缝修补剂,所述供压缸(6)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腔道(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8)呈螺旋状开设在所述衬砌层(1)内,相邻两个所述腔道(8)的旋向相反,所述腔道(8)在所述衬砌层(1)内呈网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混凝土开裂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压缸(6)包括缸体(601)、第一活塞(602)、第一活塞杆(603)和活塞板(604),所述第一活塞(602)滑动密封安装在缸体(601)内,所述第一活塞杆(6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604)密封滑动在所述缸体(601)内并位于第一活塞(602)和缸底之间,所述活塞板(604)与所述缸体(601)缸底之间的密封空间通过管道与腔道(8)连通,所述第一活塞(602)与所述活塞板(60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旭,王新灵,孙景来,魏英华,张建锋,苏越,陈得胜,郭林峰,白天琦,蒋丹,方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