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27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机接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包括第一承装底座和第二承装底座,所述第一承装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承装底座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承装底座的下侧通过承托腔安装有承装调控组件,所述承装调控组件的下侧设置有高度调控组件;通过承装调控组件能够实现对第一承装底座或第二承装底座进行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机接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
[0003]盾构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隧道的长度不同,需要配置不同长度的接收套筒,由于接受套筒体积大,质量中,导致接收套筒安装后难以改变长度。
[0004]现有的盾构接收套筒由于体积在进行长度改变时的难度较大,并且在对接收套筒进行长度改变转接时会效果较大的劳动力,从而使接收套筒的长度改变转接的效率较低,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需要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盾构接收套筒由于体积在进行长度改变时的难度较大,从而影响施工进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包括第一承装底座和第二承装底座,所述第一承装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盾构接收套筒,包括第一承装底座(1)和第二承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装底座(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套筒(101),所述第二承装底座(2)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套筒(201),所述第一承装底座(1)和第二承装底座(2)的下侧均开设有承托腔(3),所述第一承装底座(1)的下侧通过承托腔(3)安装有承装调控组件(4),所述承装调控组件(4)的下侧设置有高度调控组件(5);所述承装调控组件(4)包括装载架(401),所述装载架(401)的上侧设置有定位圆盘(402),所述定位圆盘(402)的侧面转动安装有承托卡座(403),所述定位圆盘(402)通过承托卡座(403)安装有承托盘(404),所述承托盘(404)的上侧设置有承托架(405),所述承托架(405)的下侧并且位于承托盘(404)的内腔中设置有承托轮座(406),所述装载架(40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0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7)的驱动端设置有驱动齿轮(408),所述承托盘(404)的右下侧与驱动齿轮(408)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齿条板(409),所述承托架(405)的上侧左右对应设置有装载板(410),所述装载板(410)上均匀转动安装有承装轴(411),所述承装轴(411)的外壁上并且位于两组所述装载板(410)之间设置有承托筒(412),所述承装轴(411)的左端并且位于装载板(41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链轮(413),左侧所述装载板(410)的内侧壁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限位链轮(414),右侧所述装载板(410)的外部上设置有转接架(415),所述转接架(415)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41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6)的驱动端采用联轴器与其中一组所述承装轴(411)的右端对应连接;所述高度调控组件(5)包括装载底架(501),所述装载底架(50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应设置有下限位转接板(502),所述下限位转接板(502)的内侧外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板(503),所述下限位转接板(502)的右端设置有下承接杆(504),所述下承接杆(504)的两端采用下定位滚轮(505)与下限位转接板(502)滑动连接,所述下承接杆(504)的两端并且位于下定位滚轮(50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板(506),所述第一支板(503)的上端设置有上承接杆(507),所述上承接杆(507)的两端设置有上定位滚轮(508),所述第二支板(506)的上端转动安装有上限位转接板(509),所述上承接杆(507)通过上定位滚轮(508)与上限位转接板(509)滑动连接,所述上限位转接板(509)的上侧设置有承装方管(510),所述承装方管(510)的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余明君何世雄陶冶宋广辉施伟杰胡多志沈维成徐磊徐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