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23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可以用较为简便、直观的方式实现折叠,易于维护和修理,低成本、低能耗,且节约空间。当折叠结构出现故障时,乘员可以快速定位和排查问题。即便用户对车辆并不十分熟悉,也能快速定位和排查问题,适用于共享汽车平台采用。同时,折叠后所形成的桌子可以满足短暂休息、放置随身物品、临时办公/就餐等需求。也能拓展车内空间,促进前后座乘员的互动。通过手势识别启动,是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汽车座舱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具体应用于汽车座椅或智能座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折叠座椅,折叠灵活性不高,仅仅能够用于调整坐姿。在无人乘坐时,座椅所占空间处于浪费状态,无法灵活利用,不利于车内成员的自由互动。少数能够充分折叠的座椅,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因此成本昂贵,安装、维护都比较困难。也没有考虑到乘员的临时办公、就餐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包括背板本体、靠背骨架、旋转支撑杆、轴承、弹簧杆、传动锥齿轮、滑道、气弹簧支撑结构、上级传动链、第一旋转臂、第一旋转臂内传动链、第一旋转臂内齿轮、左电机传动杆、坐垫骨架、第二旋转臂、传动直齿轮、桌板、右电机传动杆、第一臂传动齿轮、第二臂传动齿轮、电机齿轮、驱动电机、弹簧传动杆、靠背卡榫组件、横向传动杆、纵向传动杆以及坐垫卡榫组件;
[0006]所述坐垫骨架的后边缘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气弹簧支撑结构与所述靠背骨架连接,所述靠背骨架的后侧固定有所述背板本体;
[0007]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所述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的右侧啮合传动有所述第一臂传动齿轮,所述电机齿轮的左侧啮合传动有所述第二臂传动齿轮;
[0008]所述第一臂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右电机传动杆的一端,所述右电机传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所述右电机传动杆的右端还与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的上端与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右端部连接,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端部还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两个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臂内传动链传动连接;
[0009]所述第二臂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左电机传动杆的一端,所述左电机传动杆另一端通过所述坐垫卡榫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上端安装在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左端部连接;
[0010]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中部安装有所述传动直齿轮,所述靠背骨架的下端安装有所述横向传动杆,所述横向传动杆的中部安装有所述传动直齿轮,两个所述传动直齿轮通过所述上级传动链传动连接;
[0011]所述横向传动杆的端部通过所述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纵向传动杆的下端的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横向传动杆和所述纵向传动杆均通过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背板本体的表面上,所述纵向传动杆顶端设置的所述传动锥齿轮与所述弹簧传动杆中部设置的所
述传动锥齿轮啮合传动;
[0012]所述弹簧传动杆的端部与所述弹簧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弹簧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桌板的前侧边缘,所述旋转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桌板的后侧边缘,所述背板本体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所述滑道,所述旋转支撑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内。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头枕,所述靠背骨架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所述头枕。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头枕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摄像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头识别启动手势,通过手势识别方式启动自动折叠汽车座椅的折叠功能。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控开关,所述坐垫骨架的外侧面设置有所述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卡榫组件包括靠背卡榫齿轮连杆、靠背卡榫传动杆、靠背卡榫固定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以及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所述靠背卡榫齿轮连杆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所述靠背卡榫齿轮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与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榫卯配合,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上端连接,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的中部安装有所述靠背卡榫固定件,所述靠背卡榫固定件的外周侧设置有所述传动直齿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卡榫组件包括坐垫卡榫齿轮连杆、坐垫卡榫固定件、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以及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所述左电机传动杆的左端安装有所述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所述坐垫卡榫齿轮连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所述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所述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与所述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榫卯配合,所述坐垫卡榫齿轮连杆上还固定有所述坐垫卡榫固定件,所述坐垫卡榫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臂的下端。
[0018]进一步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过程为: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右电机传动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臂内齿轮转动,通过第一旋转臂内传动链将动力传递到上方由靠背卡榫齿轮连杆、靠背卡榫固定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靠背卡榫传动杆组成的卡榫结构处,进行旋转调节,实现座椅前后角度调节的功能;当靠背卡榫齿轮连杆、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逆时针旋转时背板本体前倾,当靠背卡榫齿轮连杆、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顺时针旋转则背板本体后仰;此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都旋转不到极点位置,不会带动桌板升起;此时背板本体处的靠背卡榫传动杆、靠背卡榫固定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零件不动。
[0019]进一步地,背板本体90
°
折叠过程为:
[0020]当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旋转到极点位置,继续转动则开始带动坐垫卡榫固定件、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坐垫卡榫齿轮连杆三个结构一起运动,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的凸起部分卡住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的凹槽部分进行转动时,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在坐垫卡榫齿轮连杆的螺纹结构的影响下会进行左右移动,坐垫卡榫固定件由于需要固定第一旋转臂所以不能左右平移,只能转动;
[0021]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旋转到极点位置,继续转动则开始带动靠背卡榫固定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靠背卡榫传动杆三个结构一起运动,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的凸起部分卡住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的凹槽部分进行转动时,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在靠背卡榫传动杆的螺纹结构的影响下会进行左右移动,靠背卡榫固定件由于需要固定传动直齿轮所以不能左右平移,只能转动。
[0022]进一步地,桌板的升起过程为:
[0023]背板本体在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两个旋转臂和气弹簧支撑结构的作用下,向斜下后方运动,然后桌板升起;
[0024]当靠背卡榫齿轮连杆、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逆时针旋转到达下方极点时,继续转动,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会带动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以及靠背卡榫固定件,通过靠背卡榫固定件上搭载的传动直齿轮和上级传动链传动到传动锥齿轮,一直传动到上方的弹簧传动杆,将桌板升起;
[0025]支撑方式为:通过弹簧传动杆将旋转弹簧杆旋转弹出;之后旋转支撑杆随着滑道进行移动和转动,撑起桌板;当弹簧杆顶到头时,与旋转支撑杆的支撑杆共同进行支撑;
[0026]此时,坐垫卡榫组件的左电机传动杆、坐垫卡榫结构零件B、坐垫卡榫结构零件A、坐垫卡榫固定件、坐垫卡榫齿轮连杆会带动第二旋转臂和与之相连的气弹簧支撑结构一起运动,将座椅的靠背整体进行向后拉动;为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本体(2)、靠背骨架(3)、旋转支撑杆(4)、轴承(5)、弹簧杆(6)、传动锥齿轮(7)、滑道(8)、气弹簧支撑结构(9)、上级传动链(10)、第一旋转臂(11)、第一旋转臂内传动链(16)、第一旋转臂内齿轮(17)、左电机传动杆(18)、坐垫骨架(19)、第二旋转臂(20)、传动直齿轮(21)、桌板(22)、右电机传动杆(23)、第一臂传动齿轮(26)、第二臂传动齿轮(27)、电机齿轮(28)、驱动电机(29)、弹簧传动杆(30)、靠背卡榫组件、横向传动杆、纵向传动杆以及坐垫卡榫组件;所述坐垫骨架(19)的后边缘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气弹簧支撑结构(9)与所述靠背骨架(3)连接,所述靠背骨架(3)的后侧固定有所述背板本体(2);所述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安装有所述电机齿轮(28),所述电机齿轮(28)的右侧啮合传动有所述第一臂传动齿轮(26),所述电机齿轮(28)的左侧啮合传动有所述第二臂传动齿轮(27);所述第一臂传动齿轮(26)安装在所述右电机传动杆(23)的一端,所述右电机传动杆(23)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17),所述右电机传动杆(23)的右端还与所述第一旋转臂(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11)的上端与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右端部连接,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端部还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17),两个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17)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臂内传动链(1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臂传动齿轮(27)安装在所述左电机传动杆(18)的一端,所述左电机传动杆(18)另一端通过所述坐垫卡榫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臂(20)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臂(20)的上端安装在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左端部连接;所述靠背卡榫组件的中部安装有所述传动直齿轮(21),所述靠背骨架(3)的下端安装有所述横向传动杆,所述横向传动杆的中部安装有所述传动直齿轮(21),两个所述传动直齿轮(21)通过所述上级传动链(10)传动连接;所述横向传动杆的端部通过所述传动锥齿轮(7)与所述纵向传动杆的下端的所述传动锥齿轮(7)啮合传动,所述横向传动杆和所述纵向传动杆均通过所述轴承(5)设置在所述背板本体(2)的表面上,所述纵向传动杆顶端设置的所述传动锥齿轮(7)与所述弹簧传动杆(30)中部设置的所述传动锥齿轮(7)啮合传动;所述弹簧传动杆(30)的端部与所述弹簧杆(6)的下端铰接,所述弹簧杆(6)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桌板(22)的前侧边缘,所述旋转支撑杆(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桌板(22)的后侧边缘,所述背板本体(2)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所述滑道(8),所述旋转支撑杆(4)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道(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1),所述靠背骨架(3)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所述头枕(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和控制器,所述头枕(1)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摄像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头识别启动手势,通过手势识别方式启动自动折叠汽车座椅的折叠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开关(15),所述坐垫骨架(19)的外侧面设置有所述电控开关(15),所述电控开关(1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折叠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卡榫组件包括
靠背卡榫齿轮连杆(12)、靠背卡榫传动杆(13)、靠背卡榫固定件(34)、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35)以及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36);所述靠背卡榫齿轮连杆(12)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旋转臂内齿轮(17),所述靠背卡榫齿轮连杆(12)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36),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1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35),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A(35)与所述靠背卡榫结构零件B(36)榫卯配合,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臂(20)的上端连接,所述靠背卡榫传动杆(13)的中部安装有所述靠背卡榫固定件(34),所述靠背卡榫固定件(3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郭复甲齐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