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属于轴承套圈加工
技术介绍
[0002]主驱动轴承是大型掘进机的关键部件,工作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覆力矩的联合作用,特别是在硬岩地质工况处,主驱动轴承在工作时还会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因此大型掘进机的主驱动轴承需具备高可靠性。现有技术中的主驱动轴承包括分体的外圈本体和套圈滚道,套圈滚道的一侧端面为与主轴承的滚子配合接触的滚道面,另一侧端面为与外圈本体之间设有缓冲装置的缓冲面,在盾构机主轴承受到冲击力时,缓冲装置能够对套圈滚道起到缓冲作用,使套圈滚道成为浮动套圈,从而提高了盾构机主轴承的抗冲击性能。
[0003]为提高浮动套圈的结构强度,通常需要在浮动套圈的端面上进行淬火,以在浮动套圈的端面上形成淬硬层,但在对浮动套圈淬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由于浮动套圈的直径尺寸较大,通常在5000~6000mm,且厚度较薄,使得浮动套圈的端面在淬火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翘曲,在进行后续加工时,需要将淬硬层的表面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后对浮动套圈的两端面进行淬火处理,在对先处理的端面淬火时,在先处理的端面上预留后处理端面淬火时的变形补偿量,在对后处理的端面淬火时,通过后处理的端面淬火产生变形量抵消先处理的端面淬火产生变形量并在后处理端面上未变形的一侧加工变形补偿形状,变形补偿形状的补偿量等于先处理的端面淬火产生变形量与后处理的端面淬火产生变形量的差值,在浮动套圈的两端面热处理后对两端面上的淬硬层进行检验,接着对浮动套圈的两个端面及内外径进行精车,并预留磨削加工余量,然后对浮动套圈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加工,保证两端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差,最后检验成品浮动套圈的尺寸、形状,以及淬硬层的深度、硬度和裂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浮动套圈上的反变形形状前,先对浮动套圈进行去应力退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感应淬火的方式对浮动套圈的端面进行淬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浮动套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淬火端面进行中频感应淬火,淬火频率2000
±
100HZ,淬火加热温度900
±
10℃,淬火液浓度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省伟,毛斐然,楚德娜,李建东,王东峰,崔璇,谢亚东,苏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