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710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包括:检测待修复轴承的装配高、游隙以及配合面尺寸,同时检测其旋转精度;拆卸轴承,检测轴承套圈内部以及表面的损伤情况,确定修复方案;根据轴承套圈的损伤情况确定轴承套圈的滚道和挡边的磨削量,然后对轴承套圈进行磨削;根据滚道磨削量选择新滚子,将轴承套圈和选择的滚子进行合套,测量游隙值、轴承装配高和配合面尺寸,使选择的新滚子与磨削后的轴承套圈装配后,轴承的装配高、游隙以及配合面尺寸与修复前的轴承保持一致;装配,检测注脂后转动是否平稳,并检测旋转精度是否与修复前的轴承的旋转精度保持一致。以此来保证修复完成的轴承的装配高、游隙和旋转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且工序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基础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转盘轴承作为一种大型工程机械所需要的一种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盾构机、风力发电机、雷达发射器等产品上。转盘轴承在工作时会承受巨大的载荷,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滚道损坏造成的噪声,运行不平稳等情况,除此之外,转盘轴承还要有严格的精度要求。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降低成本,对出现损伤的轴承及时修复已经成为主机厂家的不二之选。

2、三排圆柱滚子轴承是最常见的转盘轴承之一,其在工作时承受较高的承载力使得三排圆柱滚子轴承的滚道表面会产生压痕,如果密封失效导致杂质进入轴承腔内就会导致滚道和挡边出现划痕,影响滚道的正常使用。

3、现有的轴承修复方法,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238791a,申请公布日为2019.09.1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盾构机主驱动的主轴承拆解方法及主轴承维修方法,该专利技术中的主轴承维修方法为先将轴承完全拆解,再对内圈和外圈的滚道磨损情况进行检查,以对磨损的部件进行更换或者修复,若内圈或外圈的滚道面上磨出的凹槽的深度在3-5mm,则对所述滚道面进行修复,修复时采用耐磨焊条对滚道面上的凹槽进行堆焊,然后对堆焊处进行打磨,然后再对打磨处进行电镀处理;若内圈或外圈的滚道面上磨出的凹槽的深度大于5mm,则对所述滚道面所在的部件进行更换。

4、使用该专利技术对作业过的盾构机的主轴承进行维修,避免将受损的主轴承直接报废造成使用成本的上升。通过对盾构机主轴承进行维修,提高盾构机再次使用时主轴承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盾构机的工作效率。通过堆焊、打磨及电镀处理,能够确保修整后的滑道面、滚道面的平滑性和耐磨性。由于盾构机的主轴承较大,堆焊、打磨及电镀所需的时间较长,使用该专利技术修复轴承时,工序较多,整个修复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修复轴承时工序较多,整个修复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检测待修复轴承的装配尺寸,包括装配高、游隙以及配合面尺寸,检测待修复轴承的旋转精度;

5、步骤s2:拆卸轴承,对轴承套圈内部、滚道和齿面进行探伤,若轴承套圈的内部存在缺陷或者轴承套圈的滚道面出现整片脱落或者齿面磨损过大导致无法啮合,则需要整体更换套圈,否则,进行下一步;

6、步骤s3:根据轴承套圈的损伤情况确定轴承套圈的滚道和挡边的磨削量,然后对轴承套圈进行磨削;

7、步骤s4:根据滚道磨削量选择新滚子,将轴承套圈和选择的滚子进行合套,测量游隙值、轴承装配高和配合面尺寸,使选择的新滚子与磨削后的轴承套圈装配后,轴承的装配高、游隙以及配合面尺寸与修复前的轴承保持一致;

8、步骤s5:装配,检测注脂后转动是否平稳,并检测旋转精度是否与修复前的轴承的旋转精度保持一致。

9、进一步,步骤s3中,磨削量与滚道磨损程度最大处的深度一致,且需要保证磨削后轴承套圈的淬硬层深度满足使用要求。

10、进一步,步骤s3中磨削轴承套圈的滚道和挡边时,采用互为基准原则进行磨削。

11、进一步,在步骤s3与步骤s4之间,再对轴承套圈进行一次磁粉探伤,确定滚道挡边表面裂痕是否清除完毕。

12、进一步,步骤s4中,根据轴承套圈的滚道磨削量选择滚子,所述的滚子的直径比根据计算所得的直径值大10-20微米,以使轴向、径向游隙值较小,通过继续磨削滚道,轴向和径向游隙值会逐渐变大,以此来保证游隙值与修复前轴承的游隙值保持一致。

13、进一步,在步骤s4中,合套时,将磨削好的套圈组装起来,套圈之间均匀放置10-15个滚子,再测量游隙,装配高和配合面尺寸。

14、进一步,在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对轴承非配合面抛光处理,并且使用煤油浸泡轴承套圈,以方便对轴承内部存在的油脂、杂质和孔内锈蚀进行清理。

15、进一步,外齿采用磨齿加工处理。

16、进一步,在步骤s1中,还对待修复轴承的启动力矩进行检测,步骤s5中,装配完成后对修复后的轴承注脂空转,检测轴承的运转情况,测试轴承的摩擦力矩,保证修复后轴承的运行状况与修复前轴承的运行状况一致。

17、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本专利技术开拓性地提出了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通过将磨损的滚道面打磨,更换直径较大的滚子,以此来保证修复完成的轴承的装配高、游隙和旋转精度能够满足要求,同时修复工序简单,方便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磨削量与滚道磨损程度最大处的深度一致,且需要保证磨削后轴承套圈的淬硬层深度满足使用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磨削轴承套圈的滚道和挡边时,采用互为基准原则进行磨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与步骤S4之间,再对轴承套圈进行一次磁粉探伤,确定滚道挡边表面裂痕是否清除完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轴承套圈的滚道磨削量选择滚子,所述的滚子的直径比根据计算所得的直径值大10-20微米,以使轴向、径向游隙值较小,通过继续磨削滚道,轴向和径向游隙值会逐渐变大,以此来保证游隙值与修复前轴承的游隙值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合套时,将磨削好的套圈组装起来,套圈之间均匀放置10-15个滚子,再测量游隙,装配高和配合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对轴承非配合面抛光处理,并且使用煤油浸泡轴承套圈,以方便对轴承内部存在的油脂、杂质和孔内锈蚀进行清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外齿采用磨齿加工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对待修复轴承的启动力矩进行检测,步骤S5中,装配完成后对修复后的轴承注脂空转,检测轴承的运转情况,测试轴承的摩擦力矩,保证修复后轴承的运行状况与修复前轴承的运行状况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磨削量与滚道磨损程度最大处的深度一致,且需要保证磨削后轴承套圈的淬硬层深度满足使用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磨削轴承套圈的滚道和挡边时,采用互为基准原则进行磨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与步骤s4之间,再对轴承套圈进行一次磁粉探伤,确定滚道挡边表面裂痕是否清除完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轴承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轴承套圈的滚道磨削量选择滚子,所述的滚子的直径比根据计算所得的直径值大10-20微米,以使轴向、径向游隙值较小,通过继续磨削滚道,轴向和径向游隙值会逐渐变大,以此来保证游隙值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谢亚东王高峰张伟谢要宾庄志强张士顺刘恒刘帅兵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