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发展的热点领域,是分析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前沿
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以芯片为操作平台,同时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以微机电加工技术为依托,以微管道网络为结构特征,以生命科学为目前主要应用对象,以可控微流体贯穿整个系统并完成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的一种技术,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领域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检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此外,微流控芯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恒温状态下,如何保证其加热温度的准确性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申请还能够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系统,用于对微流控芯片(100)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及校准,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测量组件(18),耦合至所述微流控芯片(100),以对微流控芯片(100)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校准组件(19),用于将热量传递至微流控芯片(100),以使得微流控芯片(100)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实时温度,其中,所述校准组件(19)能够基于所述温度数据和所述不同的实时温度对微流控芯片(100)的加热温度进行校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19)包括底板(19a)、油槽(20)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9a)上的加热槽(19b),所述微流控芯片(100)能够放置于所述加热槽(19b)中,其中,所述加热槽(19b)用于模拟微流控芯片(100)在使用仪器中的加热方式,所述微流控芯片(100)放置于所述加热槽(19b)内,通过控制加热槽(19b)的温度,使得热量沿加热槽(19b)传递至所述微流控芯片(100),进而使得所述微流控芯片(100)能够具有彼此不同的实时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组件(18)包括金属壳(16)和温度探头(17),所述温度探头(17)能够设置于所述金属壳(16)中,所述金属壳(16)能够设置于所述微流控芯片(100)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19)配置为按照如下步骤对微流控芯片(100)的加热温度进行校准:S1,将底板、加热槽、温度测量组件一起放入油槽中,在所述油槽中注入油,使得油能够同时与底板、加热槽抵靠接触;S2,将油槽温度加热至第一设定温度,在油槽温度稳定在第一设定温度后,通过数据记录仪获取温度测量组件的第一实时温度;S3,将油槽温度加热至第二设定温度,在油槽温度稳定在第二设定温度后,通过数据记录仪获取温度测量组件的第二实时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加热板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19)还配置为按照如下步骤对微流控芯片(100)的加热温度进行校准:S4,对第一实时温度和第二实时温度进行线性拟合以得到系数a和b,通过公式y=ax+b对温度测量组件进行校准,其中,y为校准后的温度,x为实际测量的温度值;S5,将油槽温度加热至第三设定温度,在油槽温度稳定在第三设定温度后,通过数据记录仪获取温度测量组件的第三实时温度,使得第三实时温度与第三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雄,柳涛,吴三喜,吴梦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