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ID算法是工业应用中最广泛算法之一,在闭环系统的控制中,可自动对控制系统进行准确且迅速的校正,PID算法在四轴飞行器,平衡小车、汽车定速巡航、温度控制器等场景均有应用。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5167114A公开了一种电热片恒温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热片的恒温控制
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初始化电热片硬件模块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比例控制系数、积分控制系数和微分控制系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计算设定温度和当前温度的偏差参数;其中,所述偏差参数包括:历史偏差和、当前偏差和偏差之差;根据所述偏差参数计算PI D输出增益;根据所述P I D输出增益和所述电热片的PWM脉宽输出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加热片的温度为恒定状态,但在实际使用时,偏差参数的计算效率较低,容易导致对比时反应效率下降,进而导致温度控制的精度受到影响,存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单元(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单元(2)用于通过传感器判断待调温区域内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1)输出端与模糊操控单元(3)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模糊操控单元(3)用于对PID算法进行模糊优化并提供控制参数,所述模糊操控单元(3)的输出端与驱动装置(6)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温度调控操作,所述驱动装置(6)输出端与温度控制模块(7)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7)用于通过升温或降温设备控制调节恒温区域,所述温度控制模块(7)输出端与云端数据传输模块(8)输入端电信连接,所述云端数据传输模块(8)用于云端传输调控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所述控制单元(1)输出端与神经网络模型(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5)用于PID算法函数进行神经网络的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输入端与串口通信单元(4)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串口通信单元(4)用于温度信息进行串口通信,所述串口通信单元(4)输出端与神经网络模型(5)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温度数据进行传输,所述串口通信单元(4)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单元(2)输出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2)包括第一温度传感模块(201)、第二温度传感模块(202)和第三温度传感模块(20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模块(201)、第二温度传感模块(202)和第三温度传感模块(203)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模块(201)输出端与串口通信单元(4)输入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模型(5)包括分类对比模块(501),所述分类对比模块(501)输入端与数据归一化模块(502)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归一化模块(502)用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去重处理,所述分类对比模块(501)用于对比优化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ID算法的自动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对比模块(501)输出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