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它涉及一种机体护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内燃机外置的电控装置缺少防护,导致电控装置易受到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甲板(1)的下沿和中甲板(2)的上沿之间固定连接,且上甲板(1)和中甲板(2)之间的夹角为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体护板,具体涉及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
技术介绍
[0002]LNG是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后低温液体混合物,是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后,再通过低温冷冻工艺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物理性质:LNG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比重小,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因此它具有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灵活方便且清洁环保的优点。LNG产业链生产、运输、销售三大环节,在上游环节中,气田产出天然气,并将天然气进行简单的处理加工;在中游环节中,液化厂将处理加工后的天然气液化,由LNG船舶的运输至LNG接收站;在下游环节中,接收站将接收到的LNG进行再气化后进行销售,并最终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
[0003]LNG船舶承担着天然气液化后的运输工作,但在实际使用中,随着对内燃机工作可靠性和降低噪音要求的提升,由于内燃机有外置的电控装置,在工作时有可能会因为外界因素使电控系统遭到破坏,且内燃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燃烧噪声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内燃机护板保证内燃机工作时的可靠性以及降低其工作噪音。
[0004]由于内燃机本身重量较大,外加一个护板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内燃机重量增加内燃机负载,若要减小护板的厚度有可能会达不到保护电控系统的要求。
[0005]综上所述,现有内燃机外置的电控装置缺少防护,导致电控装置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内燃机外置的电控装置缺少防护,导致电控装置易受到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包括上甲板、中甲板、第一下甲板、第二下甲板和加强筋,上甲板的下沿和中甲板的上沿之间固定连接,且上甲板和中甲板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0
°
,第一下甲板的上沿和第二下甲板的上沿固定安装在中甲板的下沿,且第一下甲板和第二下甲板之间留有距离,第一下甲板与中甲板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第二下甲板与中甲板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加强筋安装在中甲板上。
[0008]进一步地,上甲板与第一下甲板和第二下甲板位于中甲板的同一侧。
[0009]进一步地,上甲板为长条形的矩形甲板。
[0010]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上甲板安装条,上甲板安装条安装在上甲板的上沿。
[0011]进一步地,中甲板为矩形甲板,且在矩形甲板的一侧中下部开设有矩形凹槽。
[0012]进一步地,第一下甲板和第二下甲板均为矩形板体,第二下甲板的长度小于第一下甲板的长度。
[0013]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分别安
装在第一下甲板的下沿和第二下甲板的下沿上。
[0014]进一步地,加强筋为横纵交叉布置的网格状加强筋。
[0015]进一步地,加强筋的厚度为5mm。
[0016]进一步地,上甲板、中甲板、第一下甲板和第二下甲板制成一体,且上甲板、中甲板、第一下甲板和第二下甲板的厚度为5
‑
10mm。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对护板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在中甲板上开设了矩形凹槽,而且对加强筋的厚度以及排布都进行了设置,进而在保证对电控装置保护的情况下,还实现了质量的轻量化。
[0019]2、本专利技术对护板的结构进行了可靠性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布置加强筋(主要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两根横筋和四根竖筋交叉布置),能够保证护板结构强度的条件下降低重量。
[0020]3、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在汽车以及船舶行业应用广泛,对护板进行轻量化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内燃机整体的生产成本,保证内燃机工作可靠性,提高内燃机的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包括上甲板1、中甲板2、第一下甲板3、第二下甲板4和加强筋5,上甲板1的下沿和中甲板2的上沿之间固定连接,且上甲板1和中甲板2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0
°
,第一下甲板3的上沿和第二下甲板4的上沿固定安装在中甲板2的下沿,且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之间留有距离,第一下甲板3与中甲板2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第二下甲板4与中甲板2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加强筋5安装在中甲板2上。
[0023]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基于可靠性计算分析数据,在降低结构重量的同时,确保了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0024]本专利技术减少了材料冗余,优化设计了加强筋结构,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
[0025]本专利技术保护了内燃机外置的电控系统,加强了内燃机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内燃机的寿命。
[0026]本专利技术在起到保护电控系统的同时,还降低了内燃机工作时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燃烧噪声。
[0027]本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时,作为一种最佳的实现方式:中甲板2与第一下甲板的焊接角度为127
°
,中甲板2与第二下甲板的焊接角度为123
°
。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甲板1与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位于中甲板2的同一侧。如此设置,便于安装在电控系统上。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甲板1为长条形的矩
形甲板。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生产制造。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30]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上甲板安装条6,上甲板安装条6安装在上甲板1的上沿。如此设置,便于安装在内燃机机体上。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0031]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甲板2为矩形甲板,且在矩形甲板的一侧中下部开设有矩形凹槽7。如此设置,不但便于减轻护板的重量,还便于与机体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0032]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均为矩形板体,第二下甲板4的长度小于第一下甲板3的长度。如此设置,不但减轻了整个甲板的重量,还便于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分别与机体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33]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甲板(1)、中甲板(2)、第一下甲板(3)、第二下甲板(4)和加强筋(5),上甲板(1)的下沿和中甲板(2)的上沿之间固定连接,且上甲板(1)和中甲板(2)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0
°
,第一下甲板(3)的上沿和第二下甲板(4)的上沿固定安装在中甲板(2)的下沿,且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之间留有距离,第一下甲板(3)与中甲板(2)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第二下甲板(4)与中甲板(2)的下沿之间夹角为125
°‑
130
°
,加强筋(5)安装在中甲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其特征在于:上甲板(1)与第一下甲板(3)和第二下甲板(4)位于中甲板(2)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其特征在于:上甲板(1)为长条形的矩形甲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船用LNG燃气内燃机的机体护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甲板安装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宇,崔永亮,付元钢,赵云云,于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