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62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将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A甲板布置,可以将液货配电板的联排定位烧焊工序在上层建筑平台总组过程中进行而不需要在船坞中进行,缩短建造周期,而且将液货配电板从传统的主甲板上移动至到A甲板上,货舱区域设备的电缆都不用穿过主甲板经过机舱区域,可以直接从上层建筑的主甲板上方穿到货舱区域,可以大幅度缩短电缆长度,进而降低材料成本和施工量。船用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A甲板的优化布置,不仅能够将液货配电板的安装周期大幅度提前完工,而且有效缩短大型液化气船在船坞中的施工周期,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总体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液货配电板是液化气船装液货用的重要设备之一,是液货装载中的“心脏”部件,但是该设备在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VLEC)常规布置一般都在上层建筑主甲板区域,通过对造船行业资料调研,日韩等先进造船企业所造的大型液化气船的液货配电板都布置于上层建筑主甲板区域,这种布置方式虽然对船东来说操作简便些,但是对于整个造船周期和交付时间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全球对大型液化气船的需求热度,船东更希望能够提前拿到船舶去运输气体,相比操作性更倾向于造船厂提前交付。但是,由于目前液货配电板布置于上层建筑主甲板,其基座又只能布置在主甲板的三个分段结构上,液货配电板的安装必须等三个分段结构拼装一体后,再将上层建筑结构整吊到船坞中,由于受到上层建筑主甲板舱壁结构和液货配电板间距限制,必须经过40多天的各种工种作业施工后才能将液货配电板安装到位,并且由于液货配电板的安装作业周期是所有工种中的短板,如果将液货配电板移到上层A甲板,提前在上层建筑总组阶段完工,至少比目前将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主甲板布置的造船周期缩短至少12天,大幅度缩短船坞码头的租用率,为提前交船创造有利条件。但液货配电板的移位涉及到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层高要求、雷达桅杆和电缆走向、风管及灯具布置等相关技术问题限制,不是单纯的移位布置就能解决问题。如何解决上述综合技术问题,才能解决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A甲板布置是截止目前大型液化气船造船领域一直无法攻克的一项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该方法对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层高要求、雷达桅杆和电缆走向、风管及灯具布置进行深度的技术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平台施工,在将上层建筑整吊前安装完毕,最终目的可以缩短大型液化气船的造船周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所述上层建筑自下而上包括主甲板、A甲板、B甲板、C甲板、D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
[0005]液货配电板室位于所述A甲板上,所述液货配电板布置于所述液货配电板室内;整个液货配电板室相对船舯线更加靠近左舷位置,以利于液货配电板到货舱区域的电缆敷设;货舱区域包括位于所述上层建筑靠近船艏一侧的主甲板以上的区域,机舱区域位于主甲板下方;
[0006]所述液货配电板室靠近左舷的一侧设置有独立空调室,为液货配电板室提供空冷的单元空调。
[0007]优选地,健身房位于所述主甲板上,并设置于液货配电板室的正下方,所述健身房
的高度H3为2150mm。
[0008]优选地,在健身房的后壁舱室门的两边设有舱室围板,便于液货配电板到机舱区域的电缆能有足够空间敷设,并有足够的空间烧焊电缆托架和电缆框;电缆框用于容置电缆,电缆框通过电缆托架连接至舱壁,舱室围板对电缆框形成遮盖。
[0009]优选地,对主甲板至A甲板之间层高整体抬高,使得净高度H2达到3300mm,以满足液货配电板到货舱区域的电缆弯曲半径高度、风管厚度、灯具厚度、及健身房净高度。
[0010]优选地,所述健身房靠近左舷的一侧设置有机舱梯道,机舱梯道上方设置有结构空舱,便于敷设电缆和安装电缆托架到货舱区域。
[0011]优选地,对A甲板至B甲板之间层高整体抬高,使得净高度H1达到3100mm,以满足上层建筑B甲板货控台到货舱区域的电缆弯曲半径高度、风管厚度、灯具厚度及液货配电板高度;所述货控台设置于位于甲板上的货控室内。
[0012]优选地,对所述液货配电板室四周的船体结构上的结构加强筋全部向外翻,使得液货配电板室内部全部为光围壁结构,防止液货配电板预埋吊装过程不被结构加强筋碰伤。
[0013]优选地,上层建筑顶部的雷达桅杆采用局部可倒性雷达桅杆;雷达桅杆顶端的固定连接的卫通天线及卫通天线基座能够在竖直面转动,以在产生干涉时将卫通天线放倒。
[0014]优选地,对电缆走向、风管及灯具布置为:
[0015]于所述液货配电板室的上方先布置电缆托架,电缆托架连接于所述B甲板的下表面,电缆托架托住由货控台到货舱区域的电缆,电缆托架下方再布置风管,风管由隔壁独立空调室内的单元空调直接引入到液货配电板室,风管的附近空间下方布置灯具。
[0016]优选地,对所述液货配电板联排定位烧焊到液货配电板基座的工序,在上层建筑平台总组过程中进行而不在船坞中进行。
[0017]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A甲板布置,可以将液货配电板的联排定位烧焊工序在上层建筑平台总组过程中进行而不需要在船坞中进行,且提前了至少40多天就可以施工完毕,而且将液货配电板从传统的主甲板上移动至到A甲板上,货舱区域设备的电缆都不用穿过主甲板经过机舱区域,可以直接从上层建筑的主甲板上方穿到货舱区域,可以大幅度缩短电缆长度,进而降低材料成本和施工量。而对于船坞中的作业周期至少可以节约12天,进一步对于造船周期可以减少12天,提高了生产效率。该专利技术技术在今后的所有大型液化气船中,都能广泛运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创新应用,所述船用液货配电板在上层建筑A甲板的优化布置,不仅能够将液货配电板的安装周期大幅度提前完工,而且有效缩短大型液化气船在船坞中的施工周期,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该技术方法对于熟悉该领域的人士通俗易懂,可以推广到船舶行业所有大型液化气船的造船
,属于国内乃至造船行业首创。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船舶上层建筑正视图。
[0020]图2显示为船舶上层建筑侧视图。
[0021]图3显示为图1的局部M放大图。
[0022]图4显示为图2的局部N放大图。
[0023]图5显示为图3的A

A视图。
[0024]图6显示为图3的B

B视图。
[0025]图7显示为图6的局部O放大图。
[0026]图8显示为图2的局部E放大图。
[0027]元件标号说明
[0028]1上层建筑;2液货配电板;3液货配电板室;4单元空调;5独立空调室;6值班餐厅;7内走廊;8船员娱乐室;9健身房;10舱室门;11医务室;12机舱梯道;13轮机员更衣室;14电缆托架;15电缆框;16雷达桅杆;17卫通天线;18卫通天线基座;19水泥敷料;20舱室围板;21灯具;22风管;23结构空舱;24货控台;25货控室;26货舱区域;27电缆;28结构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液货配电板布置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建筑自下而上包括主甲板、A甲板、B甲板、C甲板、D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液货配电板室位于所述A甲板上,所述液货配电板布置于所述液货配电板室内;整个液货配电板室相对船舯线更加靠近左舷位置,以利于液货配电板到货舱区域的电缆敷设;货舱区域包括位于所述上层建筑靠近船艏一侧的主甲板以上的区域,机舱区域位于主甲板下方;所述液货配电板室靠近左舷的一侧设置有独立空调室,为液货配电板室提供空冷的单元空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健身房位于所述主甲板上,并设置于液货配电板室的正下方,所述健身房的高度H3为21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健身房的后壁舱室门的两边设有舱室围板,便于液货配电板到机舱区域的电缆能有足够空间敷设,并有足够的空间烧焊电缆托架和电缆框;电缆框用于容置电缆,电缆框通过电缆托架连接至舱壁,舱室围板对电缆框形成遮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对主甲板至A甲板之间层高整体抬高,使得净高度H2达到3300mm,以满足液货配电板到货舱区域的电缆弯曲半径高度、风管厚度、灯具厚度、及健身房净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房靠近左舷的一侧设置有机舱梯道,机舱梯道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锋王子翻周国利丁晓锋邢卫国王钧黄春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