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2H(D)标记25-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07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同位素2H(D)标记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维生素D是体内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D的过量或缺乏都会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其本身不具备生理功能,只有转变为活性形式才能发挥生理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有:25(OH)D2/D3、1,25

(OH)2D2/D3、24,25

(OH)2D2/D3等。由于双羟基VD在血液中稳定性差且含量极少,一般不推荐作为临床检验的检测指标。
[0003]目前,检测维生素D的方法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液相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

MS/MS)等。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采用25(OH)D水平评价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状况,随着LC

MS/MS分析灵敏度的提高,已经可以同时测量25(OH)D2和25(OH)D3,由于检测更加准确、稳定,被认为是检测维生素D的金标准。
[0004]在质谱分析中,同位素内标法是以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作为内标,利用待测物与内标的响应丰度比值(峰面积比)进行线性回归,通过对同位素丰度的准确质谱测量和对加入的内标准确称量,做到对待测物的定量测定。
[0005]但是,稳定同位素标记25

羟基维生素D2来源十分有限,目前关于合成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5(OH)D2化合物的报道很少,国外有研究人员通过硼酸酯与烯醇三氟甲烷磺酸 Pd( 0) 催化偶联的汇聚法合成了九重氢标记的类似物 27,27,27,26,26,26,28,28,28

d9‑
1α,25

二羟基维生素D2类似物,该化合物即可用作生物样品 LC

MS /MS 分析的内标,但该合成方法的总收率只有约9%。(R Sig
ü
eiro,A lvarez,R Otero et al.J.Steroid.Biochem. ,2014,144: 204 ~ 206.)专利文件CN110272367A公开了一种标记的维生素D2内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γ

酰胺磷盐等为原料,合成了可用于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清中VD含量标记的维生素D2内标化合物,虽收率可达80%左右,但其原料极难获取。
[0006]总的来说,目前合成稳定同位素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氘代试剂价格昂贵、合成路线长、制备生产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及其合成方法,丰富了稳定同位素标记25

羟基维生素D2种类,且原料便宜易得,合成路线较短。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所述25

羟基维生素D2的结构式如(Ⅰ)所示:
;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丙二酸二乙酯与氘代碘甲烷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含氘代甲基的中间体(Ⅱ);S2. 将所述中间体(Ⅱ)还原得到中间体(Ⅲ);S3. 将所述中间体(Ⅲ)与苯并噻唑
‑2‑3‑
硫酮进行Mitsunobu反应,得到砜中间体(Ⅳ);S4. 将所述砜中间体(Ⅳ)进行两次羟基氧化反应和两次甲基锂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

););
S5. 将所述中间体(

)进行氧化反应,并对氧化产物进行醇羟基保护,得到亚砜中间体(

);S6. 将所述亚砜中间体(

)与反应,得到中间体(

);S7. 将所述中间体(

)进行四丁基氟化铵(TBAF)催化脱出保护基,催化产物再经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

);
S8. 对所述中间体(

)进行叔醇羟基保护,得到中间体(

);S9. 将所述中间体(

)与反应,得到产物(

),将产物(

)进行四丁基氟化铵(TBAF)催化脱保护,得到最终产品(Ⅰ);

[0009]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加成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的pH值为13~15,反应时间为5~7小时;和/或,步骤S1中,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1中,所述反应的pH值采用甲醇钠或乙醇钠中的一种进行调节;和/或,步骤S1中,所述丙二酸二乙酯和所述氘代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0.8~1.2。
[001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还原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5~7小时;和/或,步骤S2中,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THF)或乙醚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2中,还原剂选自氢化铝锂(LiAlH4)或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

H)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Ⅱ)与所述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2~3。
[0011]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Mitsunobu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的时间为4~8小时;和/或,步骤S3中,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或乙醚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3中,所述中间体(Ⅲ)与苯并噻唑
‑2‑3‑
硫酮的摩尔比为1:0.8~1。
[0012]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和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均在溶剂中进行,先进行第一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进行第一次甲基锂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再进行第二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再进行第二次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和/或,步骤S4中,两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的时间均为2~4小时,两次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均为

40℃~0℃,反应时间均为3~5小时;
和/或,步骤S4中,所述羟基氧化反应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DCM),二氯乙烷(DCE)或四氢呋喃(THF)中的一种,氧化剂选自Dess

Martin或PCC的一种;和/或,步骤S4中,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使用的溶剂选自乙醚(Et2O)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4中,进行两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时,反应物和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均为1:1.3~1.6;和/或,步骤S4中,进行两次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时,反应物与甲基锂的摩尔比均为1:2.5~3。
[0013]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述氧化反应和所述醇羟基保护均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氧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5小时,所述醇羟基保护的反应温度为0~10℃,反应的pH值为13~15,反应时间为2~4小时;和/或,步骤S5中,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5

羟基维生素D2的结构式如(Ⅰ)所示:;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丙二酸二乙酯与氘代碘甲烷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含氘代甲基的中间体(Ⅱ);S2. 将所述中间体(Ⅱ)还原得到中间体(Ⅲ);S3. 将所述中间体(Ⅲ)与苯并噻唑
‑2‑3‑
硫酮进行Mitsunobu反应,得到砜中间体(Ⅳ);S4. 将所述砜中间体(Ⅳ)进行两次羟基氧化反应和两次甲基锂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体(

);
S5. 将所述中间体(

)进行氧化反应,并对氧化产物进行醇羟基保护,得到亚砜中间体(

);S6. 将所述亚砜中间体(

)与反应,得到中间体(

);S7. 将所述中间体(

)进行四丁基氟化铵催化脱出保护基,催化产物再经氧化反应得
到中间体(

););S8. 对所述中间体(

)进行叔醇羟基保护,得到中间体(

);S9. 将所述中间体(

)与反应,得到产物(

),将产物(

)进行四丁基氟化铵催化脱保护,得到最终产品(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加成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的pH值为13~15,反应时间为5~7小时;和/或,步骤S1中,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1中,所述反应的pH值采用甲醇钠或乙醇钠中的一种进行调节;和/或,步骤S1中,所述丙二酸二乙酯和所述氘代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0.8~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还原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0~10℃,反应时间为5~7小时;和/或,步骤S2中,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或乙醚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2中,还原剂选自氢化铝锂或二异丁基氢化铝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Ⅱ)与所述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Mitsunobu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的时间为4~8小时;和/或,步骤S3中,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或乙醚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3中,所述中间体(Ⅲ)与苯并噻唑
‑2‑3‑
硫酮的摩尔比为1:0.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同位素2H(D)标记的25

羟基维生素D2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和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均在溶剂中进行,先进行第一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进行第一次甲基锂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再进行第二次
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再进行第二次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和/或,步骤S4中,两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的时间均为2~4小时,两次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均为

40℃~0℃,反应时间均为3~5小时;和/或,步骤S4中,所述羟基氧化反应的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氧化剂选自Dess

Martin或PCC的一种;和/或,步骤S4中,所述甲基锂加成反应使用的溶剂选自乙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和/或,步骤S4中,进行两次所述羟基氧化反应时,反应物和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均为1:1.3~1.6;和/或,步骤S4中,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久茗刘一丁梁毅王江陈敏陈晓林许芮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诺森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