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星发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00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包括:确定需要进行生产瓶颈优化的生产流水线,所述生产流水线具有多个站点,根据生产流水线的节拍时间选取时间间隔;按照时间间隔对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动态计数和静态计数,分别得到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对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进行图像化处理,分别得到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并根据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识别实时瓶颈站,所述实时瓶颈站为出现生产瓶颈的站点;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生产流水线产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率低的技术问题。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产瓶颈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阻碍生产顺利进行的因素,造成生产瓶颈的原因通常比较多,比如说:生产瓶颈可能是因为某个设备落后,或产能低下造成的生产过程在这一环节的卡壳,这称为设备瓶颈;也可能是因为原材料供产不及时,造成间歇性的停工待料,这称为原材料供应瓶颈;也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水平不行,使得产品质量、生产速度低下,这称为生产人员素质瓶颈。对于序列型的生产流水线上,存在多个站点,例如说汽车零部件的装配线的站点都在20个以上。目前,由于生产流水线都存在生产瓶颈,为了实时监测生产流水线的产能效率,通常做法是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站点作为参考站,在此站点上测量设备综合效率等指标来衡量产能效率,这样能够及时得知生产流水线出现了问题,但是并无法准确地获知哪一个站点是实时瓶颈站(出现生产瓶颈的站点),使得难以及时优化实时的生产瓶颈,导致生产流水线的产能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解决了生产流水线产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包括:
[0005]S1、确定需要进行生产瓶颈优化的生产流水线,所述生产流水线具有多个站点,根据生产流水线的节拍时间选取时间间隔;
[0006]S2、按照时间间隔对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动态计数和静态计数,分别得到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
[0007]S3、对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进行图像化处理,分别得到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并根据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识别实时瓶颈站,所述实时瓶颈站为出现生产瓶颈的站点;
[0008]S4、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
[000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在本方案中,核心思路在于:先“识别”后“优化”,先在生产流水线识别实时瓶颈站,再针对实时瓶颈站进行优化,也即,通过从生产流水线上获取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将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分别可视化为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并根据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识别实时瓶颈站,从而高效地从生产流水线上识别实时瓶颈站,随后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在对生产流水线进行生产瓶颈优化时,可以准确地获知哪一个站点是出现生产瓶颈的实时瓶颈站,能够及时优化实时的生产瓶颈,从而提高了生产流水线的产能效率。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准确地“识别”后针对性“优化”的改进思路,先在生产流水线识别实时瓶颈站,再针对实时瓶颈站进行优化,可以准确地获知哪一个站点是出现生产瓶颈的实时瓶颈站,能够及时优化实时的生产瓶颈,从而解决了生产流水线产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1]进一步,S4中,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包括:在确保实时瓶颈站的瓶颈资源不出现停工的条件下,对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进行分派。
[0012]有益效果在于:对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的进行分派,可以寻找生产流水线的最优加工顺序,这样调整生产流水线原有的生产工序,能够得到产能效率最优的生产工序。
[0013]进一步,S4中,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所述双向排程包括推式生产排程:从生产流水线工作的最早开始时刻向未来搜索主资源和所有副资源的可用时间,找到主资源和副资源共同的空闲时间后,计算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工作与瓶颈前工序的设置时间,若空闲时间大于设置时间并且满足设置准备阶段所需的资源量,则从设置结束时刻向未来搜索主资源和副资源的空闲时间段,若主资源与设置时间连续,设置时间大于生产时间并且满足生产工序所需的资源量,则在设置时间这个时间段分派工作。
[0014]有益效果在于:当任一个条件不满足时,可以从搜索截止时刻重复操作,直到分派工作为止,这样根据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的分派时刻,对瓶颈工序后的所有工序执行推进式生产控制,可以保证按瓶颈工序的产出,以提高生产流水线的产出。
[0015]进一步,S4中,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所述双向排程包括拉式生产排程:从生产流水线工作的最晚结束时刻向过去搜索主资源和所有副资源的可用时间,找到主资源和副资源共同的空闲时间后,计算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工作与瓶颈前工序的设置时间,若空闲时间大于设置时间并且满足设置准备阶段所需的资源量,则从生产开始时刻向过去搜索主资源和副资源的共同空闲时间,若主资源与设置时间连续,生产时间大于设置时间并且满足生产工序所需的资源量,则在设置时间这个时间段分派工作。
[0016]有益效果在于:当任一个条件不满足时,可以从搜索截止时刻重复操作,直到分派工作为止,这样根据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的分派时刻,对瓶颈工序前的所有工序执行拉式生产控制,瓶颈工序将生产控制信号传递给之前的生产工序,能够确保原料的投料速度合理,不产生多余的库存,提高生产流水线的产能效率。
[0017]进一步,S3中,若识别出的实时瓶颈站有多个,选出优先级最高的实时瓶颈站,所述优先级最高的实时瓶颈站为最接近生产流水线末端的实时瓶颈站;S4中,以优先级最高的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
[0018]有益效果在于:通常,实时瓶颈站越接近生产流水线末端,实时瓶颈站的优先级就越高,这样能够确保瓶颈优化是针对优先级最高的实时瓶颈站进行的,从而提高生产流水线的产能效率。
[0019]进一步,S3中,对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进行图像化处理,所述图像化处理包括将动态数据集和所述静态数据集制成二维图片。
[0020]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采用二维图片的横轴表示生产流水线上按照顺序排列的各个站点,采用二维图片的纵轴表示生产流水线的时间点,这样便于识别实时瓶颈站。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包括:
[0025]S1、确定需要进行生产瓶颈优化的生产流水线,所述生产流水线具有多个站点,根据生产流水线的节拍时间选取时间间隔;比如说,所述时间间隔是生产流水线的节拍时间的2倍;
[0026]S2、按照时间间隔对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动态计数和静态计数,分别得到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比如说,动态计数是计算上一个时间间隔内,在每个站点有多少个工件从相应站点释放,静态计数则是在每一次观察时计算每个站点及其相邻上游方向的工件数,以实时了解生产流水线上工件的流动情况;
[0027]S3、对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进行图像化处理,分别得到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并根据动态数据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确定需要进行生产瓶颈优化的生产流水线,所述生产流水线具有多个站点,根据生产流水线的节拍时间选取时间间隔;S2、按照时间间隔对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动态计数和静态计数,分别得到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S3、对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进行图像化处理,分别得到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并根据动态数据图像和静态数据图像识别实时瓶颈站,所述实时瓶颈站为出现生产瓶颈的站点;S4、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采用DBR控制算法,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包括:在确保实时瓶颈站的瓶颈资源不出现停工的条件下,对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进行分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瓶颈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进行计划排程,所述计划排程包括以实时瓶颈站为中心的双向排程,所述双向排程包括推式生产排程:从生产流水线工作的最早开始时刻向未来搜索主资源和所有副资源的可用时间,找到主资源和副资源共同的空闲时间后,计算实时瓶颈站的瓶颈工序工作与瓶颈前工序的设置时间,若空闲时间大于设置时间并且满足设置准备阶段所需的资源量,则从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发周慧琴
申请(专利权)人:张星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