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9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与从设备所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处理操作请求信号,获得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第一应答驱动信号;根据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对从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形成第二应答驱动信号;在检测到处理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将第二应答驱动信号通过Tile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协议转换
,尤其涉及一种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TileLink是一种芯片级互连标准,可为多个主设备提供对内存和其他从设备的一致的(coherent)内存映射访问。TileLink被设计用于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以连接通用多处理器、协处理器、加速器、DMA引擎以及简单或复杂的设备,它使用快速可扩展互连以提供低延迟和高吞吐量数据搬运;TileLink总线协议包括三种子协议,从功能由少至多、结构由简至繁分别为TileLink无缓存轻量级子协议(TileLink

UL)、TileLink无缓存重量级子协议(TileLink

UH)和TileLink缓存支持级协议(TileLink

C)。Wishbone总线通过在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核之间建立一个通用接口完成互连。可以用于在软核、固核以及硬核之间进行互联,其结构简单而紧凑,支持大端和小端的数据格式。
[0003]由于Wishbone总线逻辑清晰易懂、结构简单紧凑,因此在许多对于数据读写时序要求不严格的场景中仍有较多使用。而TileLink总线由于其较为完备的功能、可靠的性能,在多种场合中已有愈来愈多的应用。但是,目前对于TileLink

UL总线与Wishbone总线的转接资料较少,
存在一定空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泛用的TileLink

UL与Wishbone总线转换方法,以供实际应用中TileLink

UL接口设备与Wishbone接口设备的互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异位宽下TileLink

UL主设备和Wishbone协议从设备间的通讯转换。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由通讯转换装置执行,所述通讯转换装置通过TileLink无缓存轻量级子协议TileLink

UL接口与TileLink

UL主设备连接,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与Wishbone协议从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0006]在所述主设备的A通道握手信号置高且所述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接收主设备通过TileLink

UL接口发送的TileLink

UL A通道格式的操作请求信号;
[0007]在所述操作请求信号的数据无误且所述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根据与从设备所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处理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获得相应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并通过所述TileLink

UL接口将所述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反馈至所述主设备;
[0008]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从设备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对所述从设备反馈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应答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形成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二应答驱动信号;
[0009]在检测到对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将所述
第二应答驱动信号通过所述TileLink

UL接口反馈至所述主设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转换装置,所述通讯转换装置通过TileLink

UL接口与TileLink

UL主设备连接,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与Wishbone协议从设备连接,所述通讯转换装置包括:
[0011]至少一个TileLink

UL接口;
[0012]至少一个Wishbone协议接口;
[001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14]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0015]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主设备的A通道握手信号置高且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接收主设备通过TileLink

UL接口发送的TileLink

UL A通道格式的操作请求信号;在操作请求信号的数据无误且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根据与从设备所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处理操作请求信号,获得相应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并通过TileLink

UL接口将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反馈至主设备;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向从设备发送从设备驱动信号,并根据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对从设备反馈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应答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形成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二应答驱动信号;在检测到对操作请求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将第二应答驱动信号通过TileLink

UL接口反馈至主设备。本技术方案通过将TileLink

UL主设备的操作请求信号转换为Wishbone协议从设备可响应的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响应主设备D通道的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再将从设备的应答信号转换成响应主设备D通道的第二应答驱动信号,能够实现不同通讯协议主从设备间的通讯转换;还通过处理次数的检测能够确定不同数据位宽的主从设备之间数据交互是否完成,从而实现异位宽下TileLink

UL主设备和Wishbone协议从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001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的流程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通讯转换装置执行,所述通讯转换装置通过TileLink无缓存轻量级子协议TileLink

UL接口与TileLink

UL主设备连接,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与Wishbone协议从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主设备的A通道握手信号置高且所述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接收主设备通过TileLink

UL接口发送的TileLink

UL A通道格式的操作请求信号;在所述操作请求信号的数据无误且所述从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根据与从设备所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处理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获得相应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并通过所述TileLink

UL接口将所述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反馈至所述主设备;通过Wishbone协议接口向从设备发送所述从设备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对所述从设备反馈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应答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形成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二应答驱动信号;在检测到对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次数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应答驱动信号通过所述TileLink

UL接口反馈至所述主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检测到对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次数未达到设定次数阈值时,进行处理次数累计,并返回继续执行从设备驱动信号的获得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操作请求信号的数据有误和/或所述从设备处于非空闲状态时,确定所述操作请求信号对应的拒绝D通道信号项;从所述异位宽映射信息表中查询所述拒绝D通道信号项对应的拒绝D通道信号值,并将所述拒绝D通道信号项及其对应的拒绝D通道信号值作为所述操作请求信号对应的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拒绝应答驱动信号;将所述拒绝应答驱动信号反馈至所述主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拒绝D通道信号项包括:D通道操作码信号项、D通道操作大小信号项、D通道主设备标识ID信号项、D通道数据异常信号项和D通道访问拒绝信号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从设备所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处理所述操作请求信号,获得相应的Wishbone协议格式的从设备驱动信号以及TileLink

UL D通道格式的第一应答驱动信号,包括:确定所述从设备的端口使用格式,所述端口使用格式包括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从预设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中确定与所述端口使用格式相匹配的异位宽映射信息表;解析所述操作请求信号所属的操作类型,根据所述异位宽映射信息表及所述操作类型,确定所述操作请求信号对应的信号转换映射区域,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读操作和写操作;基于所述信号转换映射区域,转换所述操作请求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郝沁汾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芯光智网集成电路设计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