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8934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将鹰嘴豆经过发酵、混合溶剂提取得到鹰嘴豆提取物,将苦瓜酶解,得到苦瓜多肽组合物,将中药材制得中药固体培养基,加入灵芝菌进行双向发酵,过滤,得到中药发酵提取物,滤渣喷洒营养水,经过益生菌二级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将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萄糖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加入鹰嘴豆提取物、苦瓜多肽组合物、中药发酵提取物、发酵产物,加入食用油中,加入乳化剂和谷氨酰胺转氨酶,乳化反应,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调节血脂、血压等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引起的高血糖代谢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带来氧化应激增加,引起多脏器的长期损害,功能减退和衰竭,尤其是眼、肾脏、神经、心脏和血管,危害健康。目前,中国每年约增加100万新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族和遗传、单基因突变遗传性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常伴随各种并发症。
[0003]对糖尿病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西药降血糖作用强、起效快.但往往缺乏整体的协调性,且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我国历代医学书籍中所述的消渴症与糖尿病类同.且证明患者尿甜。中医认为,阴虚内热,日久则阴损于阳,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鹰嘴豆经过低温发酵、混合溶剂提取得到鹰嘴豆提取物,将苦瓜酶解,醇沉,得到苦瓜多肽组合物,将玉米须、桑叶、杜仲叶、菊苣和黄精混合,粉碎,喷洒无菌水,制得中药固体培养基,加入灵芝菌进行固体双向发酵,过滤,得到中药发酵提取物,滤渣喷洒营养水,经过酿酒酵母菌、木醋杆菌发酵,进一步经过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将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萄糖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加水稀释,加入鹰嘴豆提取物、苦瓜多肽组合物、中药发酵提取物、发酵产物,混匀得到水相,加入油相中,加入乳化剂和谷氨酰胺转氨酶,乳化反应,离心,冷冻干燥,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鹰嘴豆的处理:将鹰嘴豆经过粉碎后,加入水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低温发酵处理,加入等体积混合溶剂提取,过滤,浓缩,冷冻干燥,得到鹰嘴豆提取物;S2.苦瓜酶解:将苦瓜破碎,加入水中,加入复合酶酶解,灭酶,压榨,过滤,加入乙醇沉淀,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苦瓜多肽组合物;S3.中药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将玉米须、桑叶、杜仲叶、菊苣和黄精混合,粉碎,喷洒无菌水,制得中药固体培养基;S4.固体双向发酵:向步骤S3制得的中药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灵芝菌孢子液,发酵培养,灭菌,过滤,滤液冷冻干燥,得到中药发酵提取物,滤渣留用;S5.益生菌的活化:将酿酒酵母菌、木醋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分别接种至高氏培养基中,活化培养成菌种种子液;S6.二级发酵:向步骤S4中的滤渣喷洒营养水,接种步骤S5中活化的酿酒酵母菌、木醋杆菌菌种种子液,第一阶段发酵,继续接种步骤S5中活化的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菌种种子液,第二阶段发酵,得到发酵产物;S7.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的制备:将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萄糖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加热反应,加水稀释,加入步骤S1制得的鹰嘴豆提取物、步骤S2制得的苦瓜多肽组合物、步骤S4制得的中药发酵提取物、步骤S6制得的发酵产物,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食用油中,加入乳化剂和谷氨酰胺转氨酶,乳化反应,调节溶液pH为中性,搅拌过夜,离心,冷冻干燥,得到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中药益生菌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鹰嘴豆、枯草芽孢杆菌至的质量比为10∶1

2,所述低温发酵处理的温度为20

30℃,发酵8

12h,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质量比为10∶12

15∶20;步骤S2中所述苦瓜、复合酶的质量比为15∶2

3,所述复合酶选自纤维素酶、β

甘露聚糖酶、β

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中的至少两种,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0

60℃,时间为2

3h,所述加入乙醇至体系乙醇含量为65

75wt%,沉淀12

18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质量比为3

5: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玉米须、桑叶、杜仲叶、菊苣、黄精和无菌水的质量比为5

10∶4

7∶2

5∶7

12∶3

5∶20

30;步骤S4中所述灵芝菌孢子液中含孢子量为108个/mL,所述灵芝菌孢子液的接种量为2

4%,所述发酵培养的温度为40

45℃,时间为12

18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活化培养的温度为36

38℃,转速为50

70r/min,时间为18

24h,所述菌种种子液的含菌量为108‑
109cfu/mL;步骤S6中所述营养水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制成:碳源7

12份、氮源3

5份、维生素0.5

1份、微量元素0.1

0.5份和无菌水15

30份,所述滤渣和营养水的质量比为10∶12

15,所述活化的酿酒酵母菌、木醋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

3%和2

3%,所述第一阶段发酵的温度为35

37℃,转速为50

70r/min,时间为24

48h,所述罗伊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3

5%和2

4%,所述第二阶段发酵的温度为36

38℃,转速为50

70r/min,时间为18

30h。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和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1.8

2.2,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90

100℃,时间为4

6h,所述加水稀释为加水至原体积的3倍,所述鹰嘴豆提取物、苦瓜多肽组合物、中药发酵提取物、发酵产物、乳化剂和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方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鹤之堂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