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47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芯、设置在壳体上的上盖板总成,上盖板总成包括内绝缘垫、电路板、智能芯片、电源处理单元、压力传感器;智能芯片、电源处理单元、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电路板上,电路板设置在内绝缘垫上,上盖板总成还设有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电池的压力传感获取电池内部空腔压力信息,温感总成获取电芯温度信息,二者获取的信息传递给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对信息进行处理,监测电池内部压力和温度等信息,从而获知电池的健康状态。康状态。康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的安全运行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电池内部的压力、温度等是反应电池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中国专利CN202110026036.7 公开了一种壳体电池内部压力的检测方法,基于电池本体、电池壳体和电池壳盖板密封形成的壳体电池,先在电池壳盖板上安装气液分离器,然后在气液分离器上装气压表,在电池壳盖板上安装充满电解液的贮液罐并在贮液罐上安装充满气的储气罐,最后对电池本体放电,并适时通过气压表进行压力检测。该方法对使用场景要求严苛,且需要借助外部装置,无法实时快速准确地获取电池压力、温度等信息。
[0003]智能电池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智能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具有智能功能和超高性能。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关于智能电池的报道,智能功能体现为:在电池单体级别上,能够对多种工作状态信息和安全信号进行高级逻辑判断,对电池单体功能状态自感知、自预警。在模块级别上,能够完成分时扫描、故障上报、信息处理、命令下传和安全处理;在系统级别上,与云端连接,能够进行故障记录并给予高级安全处理建议。超高性能基于智能功能,具体体现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可扩展性,其中可扩展性指智能电池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但是,目前对智能电池尚未有明确定义,能真正生产的智能电池也很少见。
[0004]因此,研发一种智能电池,布局合理装配简单、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池内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获取电池内部压力和内部温度,提高电池的自感知和自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池,该智能电池布局合理装配简单、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池内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获取电池内部压力和内部温度,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监控;并对底部进行改进,减少极耳端空腔的压力,方便泄压,减低短路风险。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上盖板总成,所述上盖板总成包括内绝缘垫、电路板、智能芯片、电源处理单元、压力传感器;所述智能芯片、电源处理单元、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内绝缘垫上,所述上盖板总成还设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电路板电连接;
[0007]还包括温感总成,所述温感总成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与电芯贴合设置,所述温感总成包括薄膜基板、温度传感器、第二端口,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薄膜基板上且与第二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电路板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电芯的极耳连接处和电芯的中间位置处,用于均匀的检测电池内部温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凸棱,且所述凸棱呈X型,所述凸棱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以连接防爆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向远离盖板的方向高出底板整体平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绝缘胶套、底垫,所述绝缘胶套包裹电芯,所述底垫位于电芯与底板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垫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垫包括底垫分体、底垫加强筋,所述底垫分体呈三角形且形成有多个镂空孔;单个底垫的底垫分体数量为4个,底垫分体之间通过底垫加强筋连接,所述底垫分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底垫形成有整体呈X型的镂空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总成还包括设置在上盖板上的注液孔、设置在上盖板外侧的外极柱结构、以及设置在上盖板内侧的内极柱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池可以是方形智能电池或者其他合适形状的电池。
[0015]进一步的,智能芯片为现有技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何可行芯片,目前电池领域已有此类芯片。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智能电池的压力传感获取电池内部空腔压力信息,温感总成获取电芯温度信息,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智能芯片电连接;智能芯片根据所述智能电池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实时检测所述智能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对电池工作状态和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在实现电池自我感知功能的基础上,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8]2、上盖板总成与电路版连接合格后电路表面进行灌胶绝缘处理,预留温感总成接口,装配电芯后再对接口进行封胶处理,提升绝缘能力;
[0019]3、温感总成包含电线路、装配接口,整个结构宽度与电芯接近,降低装配难度,设置有4个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芯的极耳连接处的电压和中间的温度信息,厚度1mm,装配在两个电芯的中间,获取温度信息更为准确;
[0020]4、凸棱向远离盖板的方向高出底板整体平面,形成防爆孔空腔,增大底部空腔,减少极耳端空腔的压力,方便泄压;
[0021]5、底垫形成有整体呈X型的镂空结构,隔开电芯与壳体的底板和侧壁,减低短路风险;镂空孔、镂空结构等进一步增加底部空腔,减少极耳端空腔压力,方便泄压。
[00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外观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上盖板总成分解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上盖板总成仰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路板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温感总成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壳体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绝缘胶套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底垫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分解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剖面图;
[0034]图1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汇流片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汇流片折弯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
[0037]1、壳体;101、底板;102、凸棱;103、贯通孔;104、绝缘胶套;105、底垫;
[0038]10501、底垫分体;10502、镂空孔;10503、底垫加强筋;10504、镂空结构;
[0039]2、电芯;
[0040]3、上盖板总成;301、绝缘垫;302、电路板;303、智能芯片;304、电源处理器;305、压力传感器;306、第一端口;307、注液孔;308、外极柱结构;309、内极柱结构;310、温感总成接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池,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的电芯(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上盖板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总成(3)包括内绝缘垫(301)、电路板(302)、智能芯片(303)、电源处理单元(304)、压力传感器(305);所述智能芯片(303)、电源处理单元(304)、压力传感器(305)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2)上,所述电路板(302)设置在内绝缘垫(301)上,所述上盖板总成(3)还设有第一端口(306),所述第一端口(306)与电路板(302)电连接;还包括温感总成(4),所述温感总成(4)设置在壳体(1)内部且与电芯(2)贴合设置,所述温感总成(4)包括薄膜基板(401)、温度传感器(402)、第二端口(403),所述温度传感器(402)设置在所述薄膜基板(401)上且与第二端口(403)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口(403)与电路板(30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02)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电芯的极耳连接处和电芯的中间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为两块,所述温感总成(4)设置在两块电芯(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洪天立王开军傅昭彭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