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包括底板、侧壁、盖板以及外极柱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还一种方形电池,包括电池壳体以及绝缘胶套、电芯、汇流片、内极柱结构、内绝缘盖等;该电池壳体用于电池,正常状态下,电池壳体保护电池内部的电芯等结构免受外界因素的侵扰或干扰,确保电池正常工作;当电池内部遭到破坏压力升高,防爆结构开启,电池内部物质喷出,电池内部压力减小从而降低影响;由于防爆结构与电池的电极不位于同一平面,防爆结构喷出的物质不会对电极结构造成干涉,进一步显著降低了不良影响。良影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及方形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及方形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的防爆结构能够起到保护电池的重要作用,当电池由于充电不当、短路或者暴露于高温等恶劣环境中而发生意外时,高能量的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自身温度会急剧上升,防爆结构在电池内部气压达到限定值后被气体冲开破裂,从而释放电池内部气压,以达到防止电池由于气压太大而爆炸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防爆结构/防爆孔有如下设置方式。
[0003]中国专利CN201820500803.7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绝缘结构,包括顶盖片以及设于其下端的下塑胶,所述顶盖片中部设有防爆孔以及与所述防爆孔相适配的防爆片;所述下塑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设于电池正极极柱上端的正极绝缘部、设于电池负极极柱上端的负极绝缘部,还包括设于所述防爆片下端的安全槽;所述安全槽形状与所述防爆片相同,且尺寸小于所述防爆片。
[0004]中国专利CN202122068508.3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和电池,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防爆阀和保护膜,顶盖本体上设置有防爆孔,防爆阀设置在防爆孔内,保护膜设置在顶盖本体的一侧以封堵防爆孔,防爆阀、防爆孔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空腔,保护膜具有靠近顶盖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凹设有排气槽,空腔通过排气槽与外部连通。
[0005]由以上公开专利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防爆结构/防爆孔与电池的电极结构设置在同一侧平面上,该设置方式的缺点在于,当电池遭到破坏,内部压力升高,防爆孔开启,防爆孔喷出的物质对电极结构造成干涉,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不利于降低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及方形电池,以解决当电池遭到破坏,内部压力升高,防爆孔开启后喷出的物质对电极结构造成干涉技术问题,进一步的对电池壳体底部结构进行改进,为防爆孔爆开时的提供泄压空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包括底板、侧壁、盖板以及外极柱结构,所述底板、盖板位于电池壳体相对两侧,所述底板包括防爆结构,所述盖板包括注液孔、极柱孔,所述外极柱结构设于所述盖板的极柱孔位置;该壳体还包括底垫,所述底垫设置在壳体内部且靠近所述底板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结构包括凸棱、贯通孔;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凸棱,且所述凸棱呈X型,所述凸棱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以连接安全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向远离盖板的方向高出底板整体平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侧壁为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凸棱为凸凹工艺成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垫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垫包括底垫分体、底垫加强筋,所述底垫分体呈三角形且形成有多个镂空孔;单个底垫的底垫分体数量为多个,底垫分体之间通过
底垫加强筋连接,所述底垫分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底垫形成有整体呈X型的镂空结构。优选为4个底垫分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结构包括多个沿环状分布的非贯通孔 ,以及设置在非贯通孔上的保护膜、防爆膜。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垫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垫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侧壁边缘位置设有定位台阶。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壳体,还包括绝缘胶套、电芯、汇流片、内极柱结构、内绝缘盖;
[0016]所述内绝缘盖与所述盖板贴合且设有与盖板的孔结构对应的通孔,盖板的孔结构包括注液孔、极柱孔,所述外极柱结构包括外绝缘壳、外极块,所述内极柱结构包括极柱、密封圈,所述极柱依次穿过密封圈、内绝缘盖上的通孔、极柱孔直至所述盖板远离内绝缘盖一侧并与外极柱结构连接;
[0017]所述电芯上端与内极柱结构连接;所述电芯下端及侧面位于所述绝缘胶套中且与绝缘胶套紧密贴合,所述绝缘胶套 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电芯与绝缘胶套贴合的结合体整体位于电池壳体中,所述电芯 下端靠近底板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汇流片包括与所述内极柱结构连接的极柱连接位、与所述电芯连接的电芯连接位;所述电芯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电芯通过汇流片连接。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的方形电池壳体,将防爆结构与电极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应用该电池壳体的电池,由于防爆结构与电池的电极(包括正负极在内的极柱结构)不位于同一平面,实现了电极所在的电路输入输出端与防爆结构的电解液喷出端的分离,防爆结构喷出的物质不会对电极结构造成干涉。
[0021]2、本技术进一步对方形电池壳体的底部进行改进,增设X型的凸棱,增大了底部镂空的空间,降低上盖板剩余空间压力,有利与防爆孔开启泄压。
[0022]3、电解液喷出不会影响其他电池的电极,降低成组电池包的热失控系统管理,当单个电池热失控后不影响其他电池,减少整体系统管理负担。
[002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立体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盖板俯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壳体剖面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其中一底板及防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其中一垫板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底板示意图;
[0032]图8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另一防爆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台阶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外极柱结构、盖板、绝缘内盖、内极柱结构分解图;
[0035]图1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其中一电池结构分解图;
[0036]图1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电池结构分解图;
[0037]图1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汇流片示意图;
[0038]图1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绝缘胶套示意图;
[0039]图1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绝缘胶套底部示意图;
[0040]图中:
[0041]1、底板;101、防爆结构;102、凸棱;103、保护膜;104、防爆膜;105、贯通孔;106、非贯通孔;
[0042]2、侧壁;3、盖板;301、注液孔;302、极柱孔;
[0043]4、底垫;401、底垫分体;402、镂空孔;403、底垫加强筋;404、X型镂空结构;
[0044]5、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池壳体,包括底板(1)、侧壁(2)、盖板(3)以及外极柱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盖板(3)位于电池壳体相对两侧,所述底板(1)包括防爆结构(101),所述盖板(3)包括注液孔(301)和极柱孔(302),所述外极柱结构(10)设于所述盖板(3)的极柱孔(302)位置;该壳体还包括底垫(4),所述底垫(4)设置在壳体内部且靠近所述底板(1)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101)包括凸棱(102)、贯通孔(105);所述底板(1)上形成有凸棱(102),且所述凸棱(102)呈X型,所述凸棱(102)中心位置设有贯通孔(105)以连接安全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02)向远离盖板(3)的方向高出底板(1)整体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侧壁(2)为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凸棱(102)为凸凹工艺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4)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垫(4)包括底垫分体(401)、底垫加强筋(403),所述底垫分体(401)呈三角形且形成有多个镂空孔(402);单个底垫(4)的底垫分体(401)数量为多个,底垫分体(401)之间通过底垫加强筋(403)连接,所述底垫分体(40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底垫(4)形成有整体呈X型的镂空结构(40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101)包括多个沿环状分布的非贯通孔(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洪天立,王开军,傅昭,彭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