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39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中,平面预制板,平面预制板设有多个,每个平面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榫槽;连接板,连接板的厚度与第一榫槽的宽度相同,连接板的宽度等于两个第一榫槽深度之和,相邻两个平面预制板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平面预制板相对的第一榫槽内;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平面预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简单快速,并且可进行二次利用,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内墙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内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原有现浇式预制板采用现场施工方式,存在着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现场环境恶劣、对环境污染较大、施工工期长、大量使用模板和人工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装配式建筑具有解决现浇式建筑上述缺点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内墙大多为工厂预制的大型预制板,需要大型的运输和吊装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时间长,并且安装拆卸复杂,很难进行二次使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安装且经济性更高的装配式内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墙,本技术能够快速拆装,并且形状规整,便于批量生产以及堆放,预制板在没有破坏情况下均可进行二次利用,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装配式内墙,包括:
[0006]平面预制板,所述平面预制板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平面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榫槽;
[0007]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榫槽的宽度相同,所述连接板的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第一榫槽深度之和,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相对的所述第一榫槽内;
[0008]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
[0009]优选的,内墙还包括转角预制板,所述转角预制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转角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其一端设置有直榫槽,另一端设置有斜榫槽,两个相邻所述转角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相邻所述转角预制板的所述斜榫槽内,所述转角预制板另一端的所述直榫槽通过所述连接板与相邻所述平面预制板上的所述第一榫槽连接。
[0010]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转角预制板与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0011]优选的,内墙还包括起始预制板,所述起始预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榫槽,所述起始预制板与相邻的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榫槽,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榫槽。
[0012]优选的,内墙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起始预制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起始预制板固定在墙面。
[0013]优选的,相邻的所述起始预制板与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0014]优选的,内墙还包括防震软垫,所述防震软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平面预制板、所述转角预制板以及所述起始预制板的接触面上。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所述平面预制板、所述转角预制板以及所述起始预制板内均设置有隔音层、保温层、中空层、防火层和防水层。
[0016]优选的所述平面预制板分为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所述第一预制板与所述第二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依次交替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板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块,所述第二预制板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座。
[0017]优选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起始预制板上,所述第三连接件与天花板或地板上设置的插销孔配合。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相邻的平面预制板,在内墙平面内布置的第一连接件起到墙板连接作用,第一连接件在内墙平面内对称布置,夹紧力更稳定,使得水平向传力更好,通过连接板限制相邻平面预制板之间的平面外位移,配合第一连接件,使得相邻平面预制板之间更加稳固,同时,使得平面预制板在拆装过程中更加轻松,便于平面预制板的二次利用,预制板在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均可多次使用,绿色无污染,经济性更高,预制板形状规整,便于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可堆放且安装拆卸简单快速,只需要少量人力劳动即可完成装配,多种预制板配合,能够适应复杂房型,使用者可以按不同时期需求轻松改变房间格局,起到了方便快捷划分空间的作用。
[0020]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所述内墙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所述第一预制板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所述第二预制板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所述第三预制板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所述第四预制板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所述起始预制板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所述连接板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所述内墙水平段安装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所述内墙拐角处安装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第三连接件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扣环及其底座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技术旋转头及其底座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技术扣板安装示意图。
[0035]其中,图中:
[0036]1、第一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3、第三预制板;4、第四预制板;5、起始预制板;6、连接板;01、第一榫槽;02、直榫槽;03、斜榫槽;04、第二榫槽;001、第三连接件;002、扣环;003、扣环底座;004、旋转头;005、旋转头匹配底座;006、防震软垫;007、插销孔;008、扣板;009、插销杆;0010、伸缩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参阅附图1

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包括:
[0039]平面预制板,平面预制板设有多个,每个平面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榫槽01;平面预制板包括第一预制板1和第二预制板2,第一预制板1上设置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块,第二预制板2上设置第一连接件的底座,第一预制板1与第二预制板2通过连接板依次交替连接。
[0040]连接板6,连接板6的厚度与第一榫槽01的宽度相同,连接板6的宽度等于两个第一榫槽01深度之和,相邻两个平面预制板通过连接板6连接,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平面预制板相对的第一榫槽01内;通过连接板6限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预制板,所述平面预制板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平面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均具有第一榫槽;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榫槽的宽度相同,所述连接板的宽度等于两个所述第一榫槽深度之和,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相对的所述第一榫槽内;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平面预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角预制板,所述转角预制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转角预制板相对的两端,其一端设置有直榫槽,另一端设置有斜榫槽,两个相邻所述转角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相邻所述转角预制板的所述斜榫槽内,所述转角预制板另一端的所述直榫槽通过所述连接板与相邻所述平面预制板上的所述第一榫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转角预制板与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始预制板,所述起始预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榫槽,所述起始预制板与相邻的所述平面预制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榫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吴思杰高倩苏哲张群徐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