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2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0
本申请涉及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包括两个建筑墙体本体和压板,所述建筑墙体本体主要由第一界面砂浆、第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耐碱网格布和抗裂砂浆依次层叠构成,两个所述建筑墙体本体相互靠近的一面设有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所述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建筑墙体本体固定连接。本申请可以预制建筑墙体本体,借助装配结构,通过使用将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相连接的方式,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安装,从而更加快捷,方便的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便的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便的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


[0001]技术涉及保温隔热节能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建筑的节能环保相关能力,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越来越多的节能减排相关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领域。其中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因具有保温隔热性能优良,材质稳定,防火性能极佳等特性,常被应用于建筑外墙内侧,用于对建筑内部进行保温隔热,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冬两季用于维持室内温度适宜的电力消耗。
[0003]在现有技术情况下,当操作人员需要使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时,通常是首先于墙体粉刷层外涂抹界面砂浆作为基底,随后涂抹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以起保温隔热作用,最后在外层涂抹耐碱网格布和抗裂砂浆进行保护。
[0004]上述处理方法虽然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但因采用层层涂抹的施工方式,需要一定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场地,并且后期需要进行抹灰,找平等工作,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的目标建筑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楼时,因建筑内已经有相关人员办公,通常不易满足上述施工条件。综上所述,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为解决现有处理方法虽然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但因采用层层涂抹的施工方式,需要一定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场地,并且后期需要进行抹灰,找平等工作,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的目标建筑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楼时,因建筑内已经有相关人员办公,通常不易满足上述施工条件的问题所提出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包括两个建筑墙体本体和压板,所述建筑墙体本体由第一界面砂浆、第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耐碱网格布和抗裂砂浆依次层叠构成,两个所述建筑墙体本体相互靠近的一面设有装配结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所述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建筑墙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插入安装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滑动贯穿第一装配块,所述第二装配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的一端与第二装配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形状的尺寸与螺杆和定位柱相适配,所述压板的一面借助螺栓与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固定连接。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的目标建筑
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楼,因建筑内已经有相关人员办公,通常不易满足正常施工层层涂抹的施工条件时,可以预制建筑墙体本体,借助装配结构,通过使用将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相连接的方式,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安装,从而更加快捷,方便的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并且后续出现部分保温隔热材料老化,保温隔热效果下降时,也可以方便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拆卸更换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第二界面砂浆和第二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所述压板由两个第二界面砂浆和夹在两个第二界面砂浆之间的第二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构成。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在完成将建筑墙体本体的安装后,使用压板对装配处进行覆盖,以获得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的入口处呈30
°
张开。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滑动块进行限位,且入口稍张的限位轨可以使滑动块更加容易滑入限位轨内。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顶壁对应螺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贯穿限位架。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螺杆进行限位,从而使装配结构的运行更加可靠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截面呈长方形。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使操作人员更容易转动螺杆,从而方便操作装配结构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安装的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形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块相卡接。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限位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建筑墙体本体的装配更加牢固的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块靠近第二装配块的一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第二装配块靠近第一装配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卡槽与卡块形状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相卡接。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在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连接后,对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进行限位的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靠近压板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压板厚度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压板位于凹槽之内。
[002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对压板进行收纳,从而使建筑墙体本体表面在安装压板后,保持平整,从而更加方便使用的效果。
[0022]综上所述,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当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的目标建筑是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楼,因建筑内已经有相关人员办公,通常不易满足正常施工层层涂抹的施工条件时,可以预制建筑墙体本体,借助装配结构,通过使用将第一装配块和第二装配块相连接的方式,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安装,从而更加快捷,方便的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并且后续出现部分保温隔热材料老化,保温隔热效果下降时,也可以方便对建筑墙体本体进行拆卸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技术图1后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技术图1拆解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技术第一装配块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技术限位块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技术第二装配块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技术滑动块的下方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建筑墙体本体;11、第一界面砂浆;12、第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13、耐碱网格布;14、抗裂砂浆;2、装配结构;201、第一装配块;202、第二装配块;203、安装槽;204、螺杆;205、转动环;206、限位块;207、定位柱;208、滑动槽;209、滑动块;210、控制架;211、压板;2111、第二界面砂浆;2112、第二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212、限位轨;213、限位架;214、把手;215、限位槽;216、卡槽;217、卡块;2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包括两个建筑墙体本体(1)和压板(211),所述建筑墙体本体(1)由第一界面砂浆(11)、第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12)、耐碱网格布(13)和抗裂砂浆(14)依次层叠构成,两个所述建筑墙体本体(1)相互靠近的一面设有装配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2)包括第一装配块(201)和第二装配块(202),所述第一装配块(201)和第二装配块(202)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建筑墙体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块(2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03),所述安装槽(203)的内顶壁螺纹连接有螺杆(204),所述螺杆(204)插入安装槽(20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205),所述转动环(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6),所述限位块(20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07),所述定位柱(207)的上端滑动贯穿第一装配块(201),所述第二装配块(202)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208),所述滑动槽(2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9),所述滑动块(2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架(210),所述控制架(210)的一端与第二装配块(20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209)形状的尺寸与螺杆(204)和定位柱(207)相适配,所述压板(211)的一面借助螺栓与第一装配块(201)和第二装配块(2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化微珠保温隔热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11)包括第二界面砂浆(2111)和第二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2112),所述压板(211)由两个第二界面砂浆(2111)和夹在两个第二界面砂浆(2111)之间的第二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林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