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824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排污模块以及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水处理模块,所述排污模块包括排污管和溢流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进行电解的电解电极和用于存放水的电解槽,所述电解电极插入所述电解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吊水处理的效率,既缩短吊水养殖需要的时间,也提高了吊水养殖鱼的质量,还能降低吊水养殖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吊水鱼为经过吊水处理后的鱼类。吊水处理的流程通常为:待鱼池里的鱼类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将鱼类集中到一个养殖池内进行继续养殖,在继续养殖的过程中,不进行投喂,鱼类依靠自身在养殖池内不断吸取清水,不断排出农残等毒素。在经过长时间的吊水处理后,鱼类的肉质会变得鲜美可口。但现有吊水鱼养殖系统的吊水周期较长,通常可以长达一个月,其吊水效率很低,鱼类排污的过程较慢,而且花费的时间很长,不能满足养殖产业的高效需求,而且现有吊水鱼系统通常只有简单的排污、补水功能,系统简陋,整体吊水产鱼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能够大幅提高吊水处理的效率,既缩短吊水养殖需要的时间,也提高了吊水养殖鱼的质量,还能降低吊水养殖的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用于,包括养殖池、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排污模块以及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水处理模块,所述排污模块包括排污管和溢流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
[0005]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进行电解的电解电极和用于存放水的电解槽,所述电解电极插入所述电解槽内。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解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水流开关和驱动水泵,所述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水流开关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驱动水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流开关设于所述电解槽的上游位置。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前端处理模块,所述前端处理模块中设有磁化装置和进水阀,所述磁化装置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磁化装置设于所述进水阀的上游位置,所述驱动水泵设于所述进水阀的下游位置。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后端处理模块,所述后端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去除余氯的去氯装置,所述去氯装置设于所述电解槽的下游位置。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吊水鱼养殖系统还包括补水模块,所述补水模块包括补水管和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通断的补水阀,所述补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电解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补水阀设于所述沉淀池内。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污模块还包括排污泵和出水泵,所述排污泵连通于所述养殖池底部,所述出水泵与所述排污管连通并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沉淀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沉淀池之间用流通管相互连通,所述流通管与所述出水泵连通。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吊水鱼养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排污模块连通的循环过滤模块,所述循环过滤模块包括循环管、过滤设备和消毒设备,所述循环管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过滤设备和所述消毒设备连通于所述循环管上,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吊水鱼养殖系统还包括供氧模块,所述供氧模块包括供氧风机和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氧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吊水鱼养殖系统还包括补氢模块,所述补氢模块包括补氢管,所述补氢管的一端与所述电解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连通。
[0015]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吊水鱼养殖系统设有养殖池、沉淀池、排污模块和水处理模块,其中鱼类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进行养殖,而鱼类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等污物会通过所述排污模块从所述养殖池排出至所述沉淀池中,而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电解水装置和补水管,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进行电解的电解电极和用于存放水的电解槽,在所述养殖池对污物进行排放之后,所述养殖池的液位下降,此时所述电解水装置会对水进行电解,并将电解后的水通过所述补水管补充进所述养殖池中。在电解的过程中,水中会产生小分子水,小分子水具有较高的溶解力和较高的渗透力,在被鱼类吸收之后,小分子水能够更容易吸附鱼类体内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同时小分子水能够加快鱼类的吞吐,进而既大幅缩短吊水养殖的周期,还能加快去除鱼泥腥味及药残,加快提升鱼类的肉质水平,从而大幅提高吊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吊水鱼养殖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吊水鱼养殖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电解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吊水鱼养殖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21]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与所述养殖池1连通的沉淀池2、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的排污模块3以及与所述养殖池1连通的水处理模块4,在吊水养殖时,将鱼类放入所述养殖池1内进行吊水处理,鱼类会在所述养殖池1内进行吞吐和排泄,所述排污模块3用于处理鱼类吐出来的杂物和排出来的鱼粪等污物,以保持所述养殖池1内水体的清洁程度。所述排污模块3包括排污管31和溢流管32,所述排污管31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2连通,由于鱼粪会因重力作用下沉于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因此所述排污管31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鱼粪会从所述养殖池1底部通过所述排污管31排入至所述沉淀池2中,鱼粪等污物会在所述沉淀池2中沉淀。与鱼粪相反,
鱼类的吐出物会上浮至所述养殖池1的水体表面,所述溢流管32用于清除这些吐出物,因此所述溢流管32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连通。为了提高吊水养殖的效率,促进污物的排出,所述水处理模块4包括电解水装置41,所述电解水装置41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补水管51连通,当由于排污而使所述养殖池1内的水位下降后,为了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对所述养殖池1进行补水,传统的吊水鱼系统直接采用自来水或者经过处理的自来水进行补水,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水装置41会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再通过所述补水管51补入所述养殖池1中。处理的过程主要为对水进行电解,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数目较多的大分子水的分子键会被电解破坏,从而产生多个小分子水,小分子水指的由3

6个水分子缔结而成的团簇水,小分子水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渗透能力,既容易进入鱼类体内,也容易与氨氮盐、亚硝酸盐等农残物结合,因此能够加快鱼类吞吐和排泄的速度,使鱼类加快排出污物,消除鱼腥味。所述补水管51与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连通,电解后的小分子水会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水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沉淀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排污模块以及与所述养殖池连通的水处理模块,所述排污模块包括排污管和溢流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进行电解的电解电极和用于存放水的电解槽,所述电解电极插入所述电解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水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水装置还包括进水管、水流开关和驱动水泵,所述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水流开关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驱动水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流开关设于所述电解槽的上游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水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前端处理模块,所述前端处理模块中设有磁化装置和进水阀,所述磁化装置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磁化装置设于所述进水阀的上游位置,所述驱动水泵设于所述进水阀的下游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水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模块还包括后端处理模块,所述后端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去除余氯的去氯装置,所述去氯装置设于所述电解槽的下游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水鱼养殖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林台明栋池天能向华莫树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之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