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38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1
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包括扣置在气切套管外端口上的端板,端板的一侧设有外接管,另一侧连接芯管,芯管经由端板的中心孔与外接管连通,芯管与气切套管的弯管相适配且芯管的外径小于弯管的内径,芯管的尾端连接在膨大头上,膨大头的外端设为锥头部,锥头部外端的开口连接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通常用于解除气道梗阻、预防性切开、有效引流以及机械通气等。气管切开术属于急救手术,通常要求医生快速完成,在切开患者颈段的气管后,医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将气切套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内。
[0003]如图1所示,气切套管的主体是一根塑料弯管,外径通常为8

10mm,其内端口平直,手术时气切套管的内端口经切口插入患者的气管内。然而由于气管深在、视野不良,气切套管容易滑入气管前间隙或者侧间隙,造成气管周围组织损伤、出血,甚至戳破胸膜顶造成气胸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颈项粗短、皮下组织肥厚、气管塌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颈部后仰受限的患者,插管更加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需要拔出重新插管,则容易造成患者缺氧,且由于创伤周围出血,视野更加不良,再次插入的难度更大,故力求务必一次性准确插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气切套管通常配置有一根导芯,参看图2,导芯的主体是一根塑料芯板,韧性和柔性较强,芯板的前端为端板,芯板的尾端为膨大头,膨大头的外端设为锥头部。参看图3,使用时,芯板穿设在弯管内,端板扣置在气切套管外端口上,膨大头位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里面,锥头部伸出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芯板穿设在弯管内,可以增加弯管的挺度,插管时芯板的锥头部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气切套管导入切口。中国专利“一种一次性的气管切开套管”(专利号:2021217264676)和“一种引导式气管切开套管”(专利号:2021200016005)中分别述及了“内芯组件”和“引导钝头导芯”,跟图2所示的导芯作用一样,均在插管时起引导和导向作用。
[0005]现有的导芯存在着一些不足:1、导芯的锥头部都很短,在插管时视野被挡住,医生观察不到气切套管是否准确地经切口进入患者气管,虽有锥头部导向,但也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插入,技术要求比较高。2、导芯插入气切套管后,气切套管被导芯封闭,插管过程中不能即时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须待拔出导芯后人工气道才能建立。3、导芯为实心体或者被芯头封堵,导芯不能连接吸引器和注射器,使得导芯不具抽吸和注入功能,在插管过程中不能即时抽吸患者出血和痰液,或者遇到气管敏感患者发生呛咳时不能即时给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包括扣置在气切套管外端口上的端板,所述端板的一侧设有外接管,另一侧连接芯管,芯管经由端板的中心孔与外接管连通,芯管与气切套管的弯管相适配且芯管的外径小于弯管的内径,芯管的尾端连接在膨大头上,膨大头的外端设为锥头部,锥头部外端的
开口经由膨大头的中心孔与芯管连通,使用时芯管穿设在弯管内,膨大头位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里面,锥头部伸出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芯管的管壁内嵌置有钢丝弹簧,钢丝弹簧可以增强芯管的刚性,使其在弯曲时依然保持管孔通畅。
[0009]作为优选,所述膨大头呈圆柱状,其外径略小于气切套管内端口的内径。
[0010]作为优选,所述锥头部外端的开口连接多孔细软管,多孔细软管的外径小于芯管的外径,多孔细软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多孔细软管经由若干小孔和其端口与膨大头的中心孔连通。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多孔细软管的长度为4

6厘米,管壁上的若干小孔间隔错位排列布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端板与外接管由医用PVC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芯管由硬度为60

70
°
的医用硅胶注塑成型,所述膨大头由医用PVC注塑成型,所述多孔细软管由硬度为50

60
°
的医用硅胶注塑成型。
[0013]本技术中,锥头部外端开口连接的多孔细软管与现有技术中的吸痰管前端类似,4

6厘米的长度,细且长,不会阻挡医生视野,可以在明视下自切口准确进入患者气管,随后引导气切套管进入,完全避免气切套管滑入气管前间隙或者侧间隙,确保气切套管插入患者气管。导芯前后完全贯通,使其具有抽吸和注入功能,插管过程中若有出血或痰液堵塞,外接管可以及时连接吸引器将出血和痰液抽吸掉,而无需拔出导芯再置入吸痰管抽吸;若遇到气管敏感患者发生呛咳时,外接管可以及时连接注射器给药,平缓患者,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在8

10mm外径的弯管中穿设中空的导芯,合理设计各管的强度,导芯的中空腔径可以做到2.5

4.0mm,在插管过程中使得患者气道与外界能够保持连通,非常难能可贵。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切套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现有技术中导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现有技术中导芯组装在气切套管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芯管局部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组装在气切套管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气切套管,2

外端口,3

弯管,4

内端口,5

导芯,6

端板,7

芯板,8

膨大头,9

锥头部,10

外接管,11

芯管,12

钢丝弹簧,13

多孔细软管,14

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参看图4、图5和图6,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包括扣置在气切套管外端口上的端板,所述端板的一侧设有外接管,另一侧连接芯管,芯管经由端板的中心孔与外接管连通,芯管与气切套管的弯管相适配且芯管的外径小于弯管的内径,芯管的尾端连接在膨大头上,膨大头的外端设为锥头部,锥头部外端的开口经由膨大头的中心孔与芯管连通,
使用时芯管穿设在弯管内,膨大头位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里面,锥头部伸出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其中,所述芯管的管壁内嵌置有钢丝弹簧,钢丝弹簧可以增强芯管的刚性,使其在弯曲时依然保持管孔通畅;所述膨大头呈圆柱状,其外径略小于气切套管内端口的内径;所述锥头部外端的开口连接多孔细软管,多孔细软管的外径小于芯管的外径,多孔细软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多孔细软管经由若干小孔和其端口与膨大头的中心孔连通;所述多孔细软管的长度为4

6厘米,管壁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包括扣置在气切套管外端口上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一侧设有外接管,另一侧连接芯管,芯管经由端板的中心孔与外接管连通,芯管与气切套管的弯管相适配且芯管的外径小于弯管的内径,芯管的尾端连接在膨大头上,膨大头的外端设为锥头部,锥头部外端的开口经由膨大头的中心孔与芯管连通,使用时芯管穿设在弯管内,膨大头位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里面,锥头部伸出于气切套管的内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的管壁内嵌置有钢丝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大头呈圆柱状,其外径略小于气切套管内端口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部外端的开口连接多孔细软管,多孔细软管的外径小于芯管的外径,多孔细软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小孔,多孔细软管经由若干小孔和其端口与膨大头的中心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气切套管的改良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细软管的长度为4

6厘米,管壁上的若干小孔间隔错位排列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切陈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