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35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装置,所述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所述导管本体远端的球囊组,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设置的通液腔,所述球囊组的内腔与所述通液腔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组的近端相连,所述内管贯穿所述球囊组;所述球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内管轴向间隔设置的球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球囊之间均设有一管段部,所述管段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囊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多个相邻的所述球囊和设于相邻所述球囊间的所述管段部约束所述内管的变形,可有效延长所述球囊导管装置的工作长度。长所述球囊导管装置的工作长度。长所述球囊导管装置的工作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导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钙化主要是由斑块积累引起的血管狭窄和硬化疾病。所谓斑块是由纤维组织、脂肪以及钙盐组成。积累的钙化斑块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导致身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0003]基于此,近期出现了新的技术——通过将远端含有球囊的导管插入血管中,球囊在病变处膨胀扩张,并使安装在球囊内的电极工作进行电弧放电,释放高压脉冲,导致气泡快速膨胀和破裂,从而产生冲击波。冲击波通过液体介质传播并通过球囊壁撞击血管内钙化区域,以粉碎钙化物质,使血管恢复弹性,重塑病变血管,同时避免了对血管内壁/内膜的损伤。
[0004]现有技术中都采用了在人体内产生冲击波的方式来治疗血管内钙化斑块,其需要在人体内产生较高的高压脉冲,并通过产生的高压脉冲使球囊内部的液体产生气泡,气泡破裂时产生的能量作用于球囊壁,进而作用于钙化病变。对于一些严重畸形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型球囊方案有可能会导致导管中的内管发生严重偏心,致使位于内管之上的放电电极与球囊内壁接触,进而导致放电产生的高压直接作用于球囊内壁上,球囊被放电击穿,严重时甚至危害人体。同时,在现有的技术中,球囊长度都不长,对于一些长病变治疗,需要使用短球囊产品对病变区域逐段治疗,这样使得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增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既能够尽可能降低或消除由于畸形的钙化病变所施加的应力作用所导致的球囊内管相对于球囊发生的严重偏心,又能够做到延长球囊对钙化病变的工作长度,以降低手术时间的血管内震波治疗装置及球囊导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装置,利用多个相邻的所述球囊和设于相邻所述球囊间的所述管段部约束所述内管的变形,有效延长所述球囊导管装置的工作长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装置,所述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的球囊组,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设置的通液腔,所述球囊组的内腔与所述通液腔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组的近端相连,所述内管贯穿所述球囊组;所述球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球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囊之间均设有一管段部,所述管段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囊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
[0008]可选的,所述管段部的材质为非顺应性材料。
[0009]可选的,所述管段部外套设有弹性件。
[0010]可选的,所述球囊组中至少一个所述球囊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管的径向两侧的第一子球囊和第二子球囊,所述通液腔包括第一子通液腔与第二子通液腔,所述第一子通液腔与所述第一子球囊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子通液腔与所述第二子球囊的内腔连通。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子球囊和所述第二子球囊中的至少一者内设有震波发射元件,所述震波发射元件与一高压发生器电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子球囊和所述第二子通液腔用于被注入造影剂。
[0013]可选的,每一个所述球囊的外表面均设有贯穿所述球囊的轴向两端的第一凹槽。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球囊的轴线呈角度设置,以使得所述多个球囊上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能够呈螺旋型设置。
[0015]可选的,所述管段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球囊的外径,以在所述管段部与和与之相连的两所述球囊之间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0016]可选的,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设有药物涂层。
[0017]本技术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的球囊组,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设置的通液腔,所述球囊组的内腔与所述通液腔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组的近端相连,所述内管贯穿所述球囊组;所述球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球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囊之间均设有一管段部,所述管段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囊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由此,本技术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囊之间均设置一管段部,可以对内管进行分段约束,从而可以降低或消除由于畸形的钙化病变所施加的应力作用所导致的所述内管相对于所述球囊组发生的严重偏心,进而可以做到在相同变形量的情况下,有效延长所述球囊导管装置的工作长度,从而使得本技术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在治疗长病变时,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此外,通过所述管段部对所述内管进行分段约束,还可以降低所述内管与所述球囊的内壁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球囊破裂后,位于所述球囊内的震波发射元件直接接触人体放电,从而提高本技术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球囊组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震波发射元件与内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震波发射元件的电极与内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震波发射元件的电极与内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第一子球囊和第二子球囊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导管本体的剖面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球囊导管装置的球囊组的剖视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9]内管

01;显影环

02;
[0030]球囊组

03;球囊

031;管段部

032;第一子球囊

0311;第二子球囊

0322;
[0031]震波发射元件

04;电极片

0411;开孔

0412;金属环

0413;绝缘片

0414;第一电极环

0421;空腔

0422;第二电极环

0423;
[0032]外管

05;第一子通液腔

051;第二子通液腔

052;
[0033]连接座

06;导线

07;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和设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的球囊组,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沿自身轴向延伸设置的通液腔,所述球囊组的内腔与所述通液腔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部,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组的近端相连,所述内管贯穿所述球囊组;所述球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球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球囊之间均设有一管段部,所述管段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球囊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部的材质为非顺应性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部外套设有弹性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组中至少一个所述球囊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管的径向两侧的第一子球囊和第二子球囊,所述通液腔包括第一子通液腔与第二子通液腔,所述第一子通液腔与所述第一子球囊的内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天霁闫永岗李立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