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11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胃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胃管本体的前端设有引流口且后端设有负压接口,胃管本体上于靠近引流口处设有配重件,配重件可随胃管本体一同进入胃里,配重件用于对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配重作用并使引流口始终处于胃里的低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对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很好的配重作用,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都能很好的使得引流口始终位于胃里的低位,以方便对沉积于胃里低位的胃液进行负压引流,并将胃液吸引干净,保护胃黏膜,有效确保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胃管
,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

技术介绍

[0002]因胃肿瘤、十二指肠及腹部肿瘤引起上消化道梗阻,还有胃、胰胆疾病、行胃空肠吻合后出现的输出端狭窄等,患者一般需要同时置入胃管和肠内营养管,而胃管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将胃里的胃液吸引出来,由于当患者处于不同体位时,如坐着、躺着或半躺着,胃里低位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而胃液总是会沉积在低位,然而现有的胃管在进入胃里后,胃管的前段基本是不会移动的,这样就导致胃管前段的引流口只能对胃里的一个位置进行负压吸引,从而影响胃管整体的负压吸引效果,也容易使得胃里该位置处形成溃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对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很好的配重作用,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都能很好的使得引流口始终位于胃里的低位,以方便对沉积于胃里低位的胃液进行负压引流,并将胃液吸引干净,保护胃黏膜,有效确保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胃管本体的前端设有引流口且后端设有负压接口,胃管本体上于靠近引流口处设有配重件,配重件可随胃管本体一同进入胃里,配重件用于对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配重作用并使引流口始终处于胃里的低位。
[0005]进一步的,配重件为配重水囊,配重水囊包覆在胃管本体的外壁上,胃管本体上还设有注水管,注水管的一端与配重水囊相通,注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胃管本体的后端并设有注水口。
[0006]进一步的,配重水囊的两端均通过压膜与胃管本体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注水管固定设于胃管本体的内壁一侧。
[0008]进一步的,注水管上于注水口处设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的,配重水囊的容量为20

30ml。
[0010]进一步的,配重水囊采用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0011]进一步的,配重件与引流口之间的距离为2.8cm

3.2cm。
[0012]进一步的,胃管本体的外壁上于引流口与配重件之间设有多个引流侧孔。
[0013]进一步的,引流侧孔的数量为6

12个。
[0014]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整体结构简单、实用,通过配重水囊的设置,当配重水囊未注入灭菌注射用水时,此时,配重水囊处于收缩状态并紧贴在胃管本体的外壁上,由此不会对胃管本体的整体外径造成影响,便于该胃管顺利的从鼻孔进入胃里;当配重水囊随该胃管进入胃里后,可将灭菌注射用水注射器与注水管后端的注水口相接,从而往配重水囊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由此使得配重水囊膨胀并增
重,这样一来,配重水囊便可对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很好的配重作用,可带动胃管本体的前段在胃里移动,因而患者无论处于何种体位,都能很好的使得胃管本体前端的引流口因配重水囊的重力作用始终位于胃里的低位,以方便对沉积于胃里低位的胃液进行负压引流,并将胃液吸引干净,保护胃黏膜,有效确保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同时不易使得胃里形成溃疡;此外,如果患者无意识拔除该胃管,当膨胀后的配重水囊移动至贲门处时,可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该胃管被拔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配重水囊未注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1

胃管本体;11

引流通道;12

引流口;13

负压接口;14

引流侧孔;2

配重水囊;3

注水管;31

单向阀;4

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所述胃管本体1内设有引流通道11,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端设有引流口12且后端设有负压接口13,所述胃管本体1上于靠近所述引流口12处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可随所述胃管本体1一同进入胃里,所述配重件用于对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段起到配重作用并使所述引流口12始终处于胃里的低位。
[0023]所述胃管本体1后端的所述负压接口13可与负压瓶或负压引流器相接,从而便于该胃管对胃里的胃液进行负压引流。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配重件为配重水囊2,所述配重水囊2包覆在所述胃管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胃管本体1上还设有注水管3,所述注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配重水囊2相通,所述注水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胃管本体1的后端并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可与灭菌注射用水注射器相连接,从而便于往所述配重水囊2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从而使得所述配重水囊2膨胀并增重。
[0025]通过所述配重水囊2的设置,当所述配重水囊2未注入灭菌注射用水时,此时,所述配重水囊2处于收缩状态并紧贴在所述胃管本体1的外壁上,由此不易对所述胃管本体1的整体外径造成影响,便于该胃管顺利的从鼻孔进入胃里;当所述配重水囊2随该胃管进入胃里后,可将灭菌注射用水注射器与所述注水管3后端的注水口相接,从而往所述配重水囊2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由此使得所述配重水囊2膨胀并增重,这样一来,所述配重水囊2便可对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段起到很好的配重作用,可带动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段在胃里移动,因而患者无论处于何种体位,都能很好的使得所述胃管本体1前端的引流口12因所述配重水囊2的重力作用始终位于胃里的低位,以方便对沉积于胃里低位的胃液进行负压引流,并将胃液吸引干净,保护胃黏膜,有效确保整体的负压引流效果,同时不易使得胃里形成溃
疡;此外,如果患者无意识拔除该胃管,当膨胀后的所述配重水囊2移动至贲门处时,可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该胃管被拔出。
[0026]如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配重水囊2的两端均通过压膜4与所述胃管本体1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实现所述配重水囊2与所述胃管本体1之间的稳定连接。
[0027]如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注水管3固定设于所述胃管本体1的内壁一侧,从而使得该胃管整体更为紧凑。
[0028]如图2所示,此外,所述注水管3上于所述注水口处设有单向阀31,通过所述单向阀31的设置,有效避免注入所述配重水囊2内的灭菌注射用水出现反流。
[0029]优选的,所述配重水囊2的容量为20

30ml,从而使得注入灭菌注射用水后的所述配重水囊2的体积不会偏大,同时可起到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内设有引流通道,所述胃管本体的前端设有引流口且后端设有负压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上于靠近所述引流口处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可随所述胃管本体一同进入胃里,所述配重件用于对所述胃管本体的前段起到配重作用并使所述引流口始终处于胃里的低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为配重水囊,所述配重水囊包覆在所述胃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胃管本体上还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配重水囊相通,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胃管本体的后端并设有注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水囊的两端均通过压膜与所述胃管本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前段配重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固定设于所述胃管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龙君黎建军翁子晋冯国开谢传波王钰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