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24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管道、气动式旋转喷头、气管、L型转接头、内侧吸尘罩板、外侧吸尘罩板、静电棒支撑杆、静电棒、运输带、固定螺栓、接头安装套、气动接头。所述气动式旋转喷头通入清洁干燥的高压气体,使气动式旋转喷头转动,并且利用喷头腔体内部流道,使除尘喷嘴喷出高压气体进而产生“脉冲式”气流进行吹尘作业;驱动喷嘴、除尘喷嘴开口形状均为较小的圆孔,耗气量相对较小,且除尘喷嘴可在圆周方向进行角度调节以满足不同的除尘工作条件。此外,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修成本低。修成本低。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除尘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CB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PCB板在经过开料、压膜以及冲孔等工艺流程加工后,PCB板的表面、边缘以及穿孔内部都会积累碎屑及粉尘,难以清除。
[0003]PCB板生产过程中的时候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对PCB板有污染,会增加PCB板损坏的几率,降低PCB板的寿命,传统的PCB板除尘机利用滚筒除尘,但遇到PCB板表面元器件不平整、起伏较大情况时,清洁效果差,且滚筒需定期更换。
[0004]对于新式PCB板除尘系统,其清洁除尘多采用吹气单元,除尘风刀为主要工具,但风刀多半角度不可调,无法对PCB板清洁干净,在一些情况下无法满足除尘需求;且出风面积大,气体损耗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除尘风刀角度不可调、清洁效果不佳及耗气量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管道、气动式旋转接头、气管、静电棒支撑杆、运输带、L型转接头、静电棒、内侧吸尘罩板、外侧吸尘罩板、接头安装套、固定螺栓、气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带位于所述除尘装置整体的下方位置,用于传送工件;所述的外侧吸尘罩板顶板中间部位开孔,与吸尘管道相连接;所述的静电棒与静电棒支撑杆相连,安装在内侧吸尘罩板长边一侧,呈对称分布;所述的静电棒支撑杆分别穿过外侧吸尘罩板、内侧吸尘罩板短边两端开的小孔,固定二者的位置。
[0007]所述的内侧吸尘罩板置于外侧吸尘罩板下面,与外侧吸尘罩板形成中间凹陷,四边凸起类似“倒扣碗状”的吸尘区域;所述的气动接头一端与气动式旋转喷头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气管相连接,在内侧吸尘罩板顶板下侧水平放置的气管通过L型转接头呈竖直方向布置,便于通入高压气体;所述的气动接头卡入特定的接头安装套内,接头安装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内侧吸尘罩板顶板上,进而固定气动旋转喷头。
[0008]所述的气动式旋转喷头,包括:驱动腔体、除尘腔体、空心轴、限位螺母、销钉、第一密封式轴承、第二密封式轴承、X型密封圈、压盖、环型腔体、驱动喷嘴、除尘喷嘴、连接螺栓、长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轴下端具有凸台,第二密封式轴承放置于空心轴下端凸台顶面,驱动腔体内部凸台底面将第二密封式轴承卡住进行轴向限位;所述的限位螺母下端具有凸台,第一密封式轴承放置于驱动腔体内部凸台顶面,固定在空心轴上的限位螺母对第一密封式轴承进行限定位置,第一密封式轴承与第二密封式轴承的轴向方向被固定;所述的驱动腔体内部凸台顶面承托第一密封式轴承,限位螺母被销钉固定在空心轴上端开口
处附近;所述的空心轴上端开口处附近开有圆柱型凹槽,呈对称分布,销钉插入凹槽内,将限位螺母固定,销钉长度高于限位螺母侧表面,便于拆卸安装;所述的X型密封圈被固定在空心轴中部的凹槽内,与凹槽内表面紧密贴合,与驱动腔体内部凸台侧面存在一定间隙;所述的驱动喷嘴为驱动腔体两侧凸起部位上开的两个小孔,二者中心点距空心轴轴线垂直距离相同,开口大小相同且开口朝向相反。
[0009]所述的驱动腔体下端具有凸出部位,用于插入除尘腔体内部,驱动腔体通过连接螺栓与除尘腔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除尘喷嘴镶嵌在环型腔体的圆周方向,可按需更改除尘喷嘴的类型、数目,通过长螺栓、压盖将环型腔体紧紧安装在除尘腔体两侧凸起圆环上;所述的压盖中心部位具有凹型台面与长螺栓头部底面接触,用于压紧环型腔体;环型腔体可在长螺栓轴线上旋转,用于调节除尘喷嘴的除尘角度。
[0010]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运输带开始传送PCB板时,高压气体通入气动式旋转喷头,驱动喷嘴喷射出的高压气体产生速度,进而转变为动能,使得气动式旋转喷头开始旋转;通过气动式旋转喷头内部腔体流道,高压气体从除尘喷嘴流出进行吹灰扫尘,旋转的气动式旋转喷头使除尘喷嘴喷射出具有一定“脉冲式”的气流,从而使得清洁效果更加有效。其中,除尘喷嘴镶嵌于环型腔体上,可根据工件形状、除尘需求,对除尘喷嘴的吹尘角度、类型、数目进行更改,满足不同的工作条件。静电棒同时工作,释放正负电离子,消除PCB板上的静电;灰尘扬起,被吸入由内侧吸尘罩板和外侧吸尘罩板形成的吸尘区域,进而流入吸尘管道,完成整个除尘工作。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整体模块化,安装简便,维修成本低;气动式旋转喷头仅依靠高压气体进行旋转及除尘工作,无额外能源消耗,其结构紧凑,且密封性好、耗气量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立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的前视图。
[0014]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中去除运输带的下视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式旋转喷头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式旋转喷头上半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式旋转喷头下半部分的立体结构图。
[0019]其中:1.吸尘管道;2.气动式旋转喷头;3.气管;4.L型转接头;5.内侧吸尘罩板;6.外侧吸尘罩板;7.静电棒支撑杆;8.静电棒;9.运输带;10.固定螺栓;11.接头安装套;12气动接头;201.驱动腔体;202.除尘腔体;203.空心轴;204.限位螺母;205.环型腔体;206.压盖;207.长螺栓;208.除尘喷嘴;209.驱动喷嘴;210.连接螺栓;211.销钉;212.X型密封圈;213.第一密封式轴承;214.第二密封式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
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1]请参阅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管道(1)、气动式旋转喷头(2)、气管(3)、L型转接头(4)、内侧吸尘罩板(5)、外侧吸尘罩板(6)、静电棒支撑杆(7)、静电棒(8)、运输带(9)、固定螺栓(10)、接头安装套(11)、气动接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带(9)位于所述除尘装置整体的下方位置,用于传送工件;所述的外侧吸尘罩板(6)顶板中间部位开孔,与吸尘管道(1)相连接;所述的静电棒(8)与静电棒支撑杆(7)相连,安装在内侧吸尘罩板(5)长边一侧,呈对称分布;所述的静电棒支撑杆(7)分别穿过外侧吸尘罩板(6)、内侧吸尘罩板(5)短边两端开的小孔,固定二者的位置;所述的内侧吸尘罩板(5)置于外侧吸尘罩板(6)下面,与外侧吸尘罩板(6)形成中间凹陷,四边凸起类似“倒扣碗状”的吸尘区域;所述的气动接头(12)一端与气动式旋转喷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气管(3)相连接,在内侧吸尘罩板(5)顶板下侧水平放置的气管(3)通过L型转接头(4)呈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的气动接头(12)安装在接头安装套(11)内,接头安装套(11)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在内侧吸尘罩板(5)顶板上,进而固定气动旋转喷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吹高负压抽吸式静电除尘装置,包括驱动腔体(201)、除尘腔体(202)、空心轴(203)、限位螺母(204)、环型腔体(205)、压盖(206)、长螺栓(207)、除尘喷嘴(208)、驱动喷嘴(209)、连接螺栓(210)、销钉(211)、X型密封圈(212)、第一密封式轴承(213)、第二密封式轴承(214);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彧杨文龙程萍陈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