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01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包括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液口直接连通的短程硝化反应器、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出液口连通的中间调节水桶、与中间调节水桶出液口连通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反应温度的第一温控装置,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设置搅拌装置和第一pH/DO实时测定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设置第二pH/DO实时测定仪和空气泵;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置第三pH/DO实时测定仪和第二温控装置。该装置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且减少了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减少了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减少了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超过50%依旧采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在填埋场封场后,由于垃圾的降解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通常填埋时间超过10年而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被称为老龄垃圾渗滤液;老龄垃圾渗滤液包含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腐殖酸、富里酸、重金属、含氮物质和氯化物等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老龄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氨氮、低C/N比、盐度高和毒性大等特点,导致其处理难度大。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存在能耗高、需外加碳源、污泥产量大、脱氮效率不高和运行成本高等缺点。所以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了厌氧氨氧化适合处理高氨氮,低C/N比的废水,具有无需外加碳源,无需曝气,产泥量少等优点。
[0003]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短程硝化联合厌氧氨氧化对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处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SBR反应器、与第一SBR反应器的出液端连通的第一中间水桶、与第一中间水桶的出液端连通的第二SBR反应器、第二中间水桶以及与第二中间水桶的出液端连通的ASBR反应器,第一中间水桶的出液端与第二SBR反应器的出液端均与第二中间水桶的进液端连通,ASBR反应器有两个出液端,其中一个出液端与第一SBR反应器连通。第一SBR反应器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和有机物的去除,期间通过实时ORP和pH监测控制。第一SBR反应器60%的出水直接进入第二SBR反应器中进行短程硝化,通过实时DO和pH监测控制。第一SBR反应器40%的出水和第二SBR反应器的出水混合后以连续进水的方式进入ASBR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期间通过实时pH监测控制,排水后70%的出水回流至进水水箱,剩余出水排出,接着进行下一周期。这个方案能够准确控制反硝化搅拌时间,有机物去除和短程硝化曝气时间,具有节省能耗、缩短反应时间、不需要外碳源、TN去除率高的优点。
[0004]但是该方案中,第一SBR反应器的进水液反应完成后,需要静置沉泥一段时间,将上清液排出,储存在第一中间水桶中,由第一中间水桶将该水分别输送至第二SBR反应器与第二中间水桶;第二SBR反应器充分反应后,也需要静置沉泥一段时间,将上清液排至第二中间水桶,第二中间水桶将第二SBR反应器、第二中间水桶的出水混合后输送至ASBR反应器。这个过程需要利用第一中间水桶存储第一SBR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以保证整个装置运行的连续性,且需要协同第一SBR反应器沉泥时间和排水时间、第二SBR反应器沉泥时间和排水时间、第一中间水桶排水时间以及第二中间水桶的排水时间;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和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需要利用第一中间水桶存储第一SBR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以保证整个装置运行的连续性,且需要协同第一SBR反应器沉泥时间和排水时
间、第二SBR反应器沉泥时间和排水时间、第一中间水桶排水时间以及第二中间水桶的排水时间;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和费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包括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所述短程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液端直接连通的短程硝化反应器、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出液端连通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反应温度的第一温控装置,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设置搅拌装置和第一pH/DO实时测定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设置第二pH/DO实时测定仪和空气泵;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设置第三pH/DO实时测定仪和第二温控装置。
[0007]本技术方案将前置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液端直接与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进液端连通,利用第一温控装置、第一pH/DO实时测定仪和第二pH/DO实时测定仪控制反应的条件,使得经过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短程硝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中亚硝氮与氨氮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比例,可以直接作为反应基质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行反应。该装置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且减少了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
[0008]作为优选,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设在所述第一箱体上的多个缺氧反硝化取样口;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包括第二箱体以及设在所述二箱体上的多个好氧短程硝化取样口;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连并在连接处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生物填料,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也设置所述生物填料。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中间调节水桶和污泥回流蠕动泵;所述中间调节水桶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出液口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污泥回流蠕动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污泥回流蠕动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连通或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连通。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进水蠕动泵和第二进水蠕动泵,所述第一进水蠕动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蠕动泵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蠕动泵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连通。
[0012]作为优选,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包括第三箱体和内循环蠕动泵;所述第三箱体上端设有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三箱体下端设置第三排泥口、第二进液口、多个厌氧氨氧化取样口以及内循环进液口,所述内循环进液口与所述内循环蠕动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内循环蠕动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箱体的上部还设有出气阀以及与所述出气阀连通的集气袋。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置有用于排泥的第一排泥口;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泥的第二排泥口。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
[0016]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控制面板、搅拌桨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桨上端的电机,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搅拌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外。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将前置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液端直接与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进液端连通,利用第一温控装置、第一pH/DO实时测定仪和第二pH/DO实时测定仪控制反应的条件,使得经过前置反硝化反应器与短程硝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具有比例适合的氨氮与亚硝氮,可以作为反应基质直接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行反应。该装置简化了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且减少了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对老龄垃圾渗滤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的出液端直接连通的短程硝化反应器(3)、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3)的出液端连通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3)反应温度的第一温控装置(1),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设有第一排液口(51),所述第一排液口(51)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设置搅拌装置(21)和第一pH/DO实时测定仪(22),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3)设置第二pH/DO实时测定仪(31)和空气泵(32);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设置第三pH/DO实时测定仪(52)和第二温控装置(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包括第一箱体(23)以及设在所述第一箱体(23)上的多个缺氧反硝化取样口(24);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3)包括第二箱体(33)以及设在所述二箱体(33)上的多个好氧短程硝化取样口(36);所述第一箱体(23)与所述第二箱体(33)相连并在连接处形成有连通口(35),所述连通口(35)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箱体(23)与所述第二箱体(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33)内设置生物填料(6),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也设置所述生物填料(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调节水桶(4)和污泥回流蠕动泵(41);所述中间调节水桶(4)设有第一进液口(42)、第二出液口(43)和第三出液口(44);所述第三出液口(44)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5)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42)与所述短程硝化反应器(3)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43)与所述污泥回流蠕动泵(41)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污泥回流蠕动泵(41)的出液端与所述前置反硝化反应器(2)连通或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金孙水裕关智杰戴文灿简健雄黄振华陈俊豪周星帆张毓敏殷柏轩许燕滨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