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集成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92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集成结构包括:第一类电池被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一正极,右侧设置为第一负极;第二类电池被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分布,且第二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二正极,右侧设置为第二负极;汇流部件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负极及第二正极连接,以使得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形成串联。汇流部件分别连接于第一类电池的第一负极和第二类电池的第二正极,使得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形成串联,其相对于长条形的电池,能够通过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的串联,大大减小电池的长度,实现了电池的高度集成时,能够兼顾生产的制造效率和制造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集成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池集成无论是圆柱型、方壳或者软包等,都是把电池单体(俗称电芯)当做独立的个体进行集成,做出模或者模块(无模组概念)后装入电池箱体。
[0003]然而在相关的技术中,如果是把电池做成很长的话,其很难兼顾生产的制造效率和制造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兼顾生产的制造效率和制造品质。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包括:第一类电池,其被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一正极,其右侧设置为第一负极;第二类电池,其被配置为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二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二正极,其右侧设置为第二负极;汇流部件,其被配置为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及所述第二正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类电池与所述第二类电池形成串联。
[0007]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汇流部件分别连接于第一类电池的第一负极和第二类电池的第二正极,使得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形成串联,其相对于长条形的电池,能够通过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的串联,大大减小电池的长度,实现了电池的高度集成时,能够兼顾生产的制造效率和制造品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流部件包括第一汇流部、第二汇流部及折弯部,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汇流部间隔分布,所述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汇流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
[0009]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汇流部通过折弯部与第二汇流部连接,且第一汇流部与第一类电池的第一负极连接,第二汇流部与第二类电池的第二正极连接,实现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的串联,有利于电池的高度化集成。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集成结构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以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及所述汇流部件。
[0011]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连接套分别套设于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上,能够对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的串联位置进行容纳,保证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进行串联后的结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灌胶孔,所述灌胶孔与所述连接套的内腔连通,以用于对所述连接套的内腔灌胶。通过灌胶孔对连接套进行灌胶,能够保证连接套分
别连接于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后的结构强度,提高电池集成结构的安全性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类电池及所述第二类电池均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设置为0.1~0.3mm。有利于对连接套的内腔进行灌胶,避免出现胶体从间隙中溢出的现象发生,进而造成浪费及不能很好地灌满连接套空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壁厚设置为0.5~1.5mm。能够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对动力电池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空间的浪费,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类电池的连接长度和/或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二类电池的连接长度设置为20~50mm。保证连接套连接于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后,能够保证其结构强度,同时也可减少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的温差,避免对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电池的壳体外侧及所述第二类电池的壳体外侧均包覆有蓝膜。能够保证良好地绝缘性,进而确保安全性,同时也方便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进行串联后,对串联处的电压进行采样,节约空间并降低成本。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电池靠近所述第一正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爆阀,所述第二类电池靠近所述第二负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爆阀。通过在第一类电池上设置第一防爆阀,第二类电池上设置第二防爆阀,能够保证第一类电池和/或第二类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能够通过第一防爆阀及第二防爆阀排出,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
[0019]因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
[0021]因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力电池,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2]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连接的
俯视图。
[0029]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原始的连接状态图。
[0030]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第一类电池与第二类电池原始另一视角下的状态示意图。
[0031]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汇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集成结构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第一类电池;101、第一正极;102、第一负极;103、第一防爆阀;200、第二类电池;201、第二正极;202、第二负极;203、第二防爆阀;300、汇流部件;301、第一汇流部;302、第二汇流部;303、折弯部;400、连接套;401、灌胶孔;50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类电池,其被配置为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一正极,其右侧设置为第一负极;第二类电池,其被配置为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二类电池的左侧设置成第二正极,其右侧设置为第二负极;汇流部件,其被配置为分别与所述第一负极及所述第二正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类电池与所述第二类电池形成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部件包括第一汇流部、第二汇流部及折弯部,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汇流部间隔分布,所述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汇流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汇流部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汇流部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集成结构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类电池及第二类电池,以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负极、所述第二正极及所述汇流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灌胶孔,所述灌胶孔与所述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曾维权付强黄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