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8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顶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衔接座侧面卡装固定有热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衔接座的结构为:包括L型座体,L型座体内侧面构成容纳热继电器的空间,热继电器的导电杆向后穿过L型座体的竖直臂;从而有效解决了电流互感器与热继电器之间装配困难的问题,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成本低,并且装配可靠性和装配效率高。并且装配可靠性和装配效率高。并且装配可靠性和装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尤其是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过载及缺相起保护作用的电器。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热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元件,以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对额定电流大的电机,需要用电流互感器配合热继电器来保护使用,把三相电机电源线穿过电流互感器,然后把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入热继电器主触头。热继电器整定值取电机额定电流除以电流互感器的倍数即可。
[0004]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和热继电器之间通常采用螺钉安装,对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制造成本高,并且安装拆卸不够方便,可靠性低,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热继电器安装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电流互感器与热继电器之间装配困难的问题,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成本低,并且装配可靠性和装配效率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顶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衔接座侧面卡装固定有热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
[0008]所述衔接座的结构为:包括L型座体,L型座体内侧面构成容纳热继电器的空间,热继电器的导电杆向后穿过L型座体的竖直臂。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所述L型座体竖直臂两侧边缘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对称的卡扣,热继电器两侧面的下部后端均内凹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竖直壁面的后部设置成朝后外张的倾斜结构,第一凹槽竖直壁面的前部继续内凹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卡扣容纳于第一凹槽中,卡扣端部与第二凹槽卡装。
[0011]所述L型座体水平臂顶面后边缘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凹结构一,从上至下贯穿下凹结构一开设有锁紧孔,经由锁紧孔向着下方电流互感器顶面锁装紧固件;锁装后紧固件顶面低于L型座体水平臂顶面。
[0012]位于下凹结构一处的L型座体水平臂底面向下延伸形成下凸结构,电流互感器顶面的后边缘中部向内延伸形成下凹结构二,下凹结构二与下凸结构形状相配,下凹结构二向后延伸并贯穿电流互感器后侧面。
[0013]位于下凹结构二后端处的电流互感器后侧面内凹形成竖直面,L型座体水平臂后
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凸缘,凸缘前侧面与竖直面贴近。
[0014]位于下凹结构二前方的电流互感器顶面上左右对称开设有凹孔,L型座体水平臂前边缘两端分别向下向前延伸形成弯折结构的插脚,插脚插装至相应凹孔中。
[0015]所述L型座体竖直臂的上部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孔,热继电器的导电杆经由对应的通孔向后穿出;位于通孔后孔口处的L型座体后侧面上向后延伸形成支承导电杆的支座。
[0016]前后贯穿电流互感器安装有电流排,位于电流互感器外部的电流排后端部与外部接触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后边缘中部向后延伸形成安装部,安装部与外部接触器壳体贴合并经紧固件锁装固定。
[0017]所述电流排为Z型结构,包括竖直部,竖直部底端和顶端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形成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贴合于电流互感器后侧面,第一水平部向前贯穿电流互感器后伸出,第二水平部的高度高于电流互感器顶面,第二水平部向后延伸并与外部接触器电连接。
[0018]所述底座的结构为:包括水平布设的板体,板体前边缘和两侧边缘分别向下翻折延伸形成翻边,板体前边缘的两端和后边缘的两端分别向下向前和向下向后延伸形成支脚,支脚底面与翻边底面齐平。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L型结构的衔接座的设置,将衔接座安装于电流互感器顶面,再将热继电器安装于衔接座侧面,从而取代现有纯粹依靠螺钉锁装的形式,实现了热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安装,整体装配方便,有效解决了电流互感器与热继电器之间装配困难的问题,成本低,并且装配可靠性和装配效率高;
[0021]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2]底座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于热继电器相对于外部接触器的安装或是独立安装,使得热继电器的装配灵活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与外部接触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衔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衔接座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热继电器;2、衔接座;3、电流排;4、电流互感器;5、底座;6、外部接触器;
[0031]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
[0032]20、L型座体;21、卡扣;22、下凹结构一;23、插脚;24、通孔;25、凸缘;26、锁紧孔;27、下凸结构;28、支座;
[0033]31、第一水平部;32、第二水平部;
[0034]41、凹孔;42、下凹结构二;43、竖直面;
[0035]50、板体;51、支脚;52、翻边;53、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流互感器4,电流互感器4顶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2,衔接座2侧面卡装固定有热继电器1,电流互感器4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5;
[0038]衔接座2的结构为:包括L型座体20,L型座体20内侧面构成容纳热继电器1的空间,热继电器1的导电杆向后穿过L型座体20的竖直臂。
[0039]本实施例中,通过L型结构的衔接座2的设置,将衔接座2安装于电流互感器4顶面,再将热继电器1安装于衔接座2侧面,从而取代现有纯粹依靠螺钉锁装的形式,实现了热继电器1与电流互感器4之间的安装,整体装配方便,有效解决了电流互感器4与热继电器1之间装配困难的问题。
[0040]如图3所示,L型座体20竖直臂两侧边缘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对称的卡扣21,热继电器1两侧面的下部后端均内凹形成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竖直壁面的后部设置成朝后外张的倾斜结构,第一凹槽11竖直壁面的前部继续内凹形成第二凹槽12;卡扣21容纳于第一凹槽11中,卡扣21端部与第二凹槽12卡装。
[0041]本实施例中,经由L型座体20上卡扣21,以及热继电器1两侧面上相应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的设置,能够快速实现热继电器1在衔接座2上的卡装,实现两者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包括电流互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4)顶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座(2),衔接座(2)侧面卡装固定有热继电器(1),电流互感器(4)底面固定安装有底座(5);所述衔接座(2)的结构为:包括L型座体(20),L型座体(20)内侧面构成容纳热继电器(1)的空间,热继电器(1)的导电杆向后穿过L型座体(20)的竖直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座体(20)竖直臂两侧边缘的底端向前延伸形成对称的卡扣(21),热继电器(1)两侧面的下部后端均内凹形成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竖直壁面的后部设置成朝后外张的倾斜结构,第一凹槽(11)竖直壁面的前部继续内凹形成第二凹槽(12);所述卡扣(21)容纳于第一凹槽(11)中,卡扣(21)端部与第二凹槽(12)卡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座体(20)水平臂顶面后边缘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下凹结构一(22),从上至下贯穿下凹结构一(22)开设有锁紧孔(26),经由锁紧孔(26)向着下方电流互感器(4)顶面锁装紧固件;锁装后紧固件顶面低于L型座体(20)水平臂顶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凹结构一(22)处的L型座体(20)水平臂底面向下延伸形成下凸结构(27),电流互感器(4)顶面的后边缘中部向内延伸形成下凹结构二(42),下凹结构二(42)与下凸结构(27)形状相配,下凹结构二(42)向后延伸并贯穿电流互感器(4)后侧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继电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凹结构二(42)后端处的电流互感器(4)后侧面内凹形成竖直面(43),L型座体(20)水平臂后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凸缘(25),凸缘(25)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乐星电气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