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76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气相捕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内的两件吸收瓶和玻璃套塞,还包括安全瓶;两件吸收瓶和安全瓶通过玻璃套塞依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安全瓶的设置,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吸收液进入吸烟机的事故发生。机的事故发生。机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气相捕集
,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近些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型烟草制品,是一类设计用来向肺部传输烟碱的消费品,类似卷烟或雪茄烟,可迅速向消费者传送足够的烟碱来模拟吸烟的感官感受。
[0003]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电子烟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电子烟》(GB41700

2022)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主要对电子烟烟具、雾化物和电子烟释放物进行了规范。其中关于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检测标准中,提到了应用两个装有25mL衍生化试剂的捕集阱进行串接捕集电子烟释放物中的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

丁二酮)并衍生化,以备后续分析检测。
[0004]上述检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0005]1、捕集阱出现操作失误时,引发吸收液自气体出口溢出到吸烟机中,对仪器造成不可逆损伤。
[0006]2、每一组捕集阱需要用橡胶管一一串接,耗时较长,橡胶管长度也未统一,因此导致气路系统体积出现差异,从而影响试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0007]3、捕集阱瓶体透明,目标化合物有分解风险,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以解决操作失误时对仪器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内的两件吸收瓶和玻璃套塞,还包括安全瓶;两件吸收瓶和安全瓶通过玻璃套塞依次连接。通过安全瓶的设置,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吸收液进入吸烟机的事故发生。
[0011]玻璃套塞包括排气管和三个密封塞,排气管与三个密封塞一体成型;每个密封塞包括本体和L型管;本体整体呈下端开口的壳体设置;本体下部分别配合设置在两件吸收瓶和安全瓶开口端;L型管上端贯穿本体上部的侧壁设置,下端穿过本体下端开口向下延伸设置;相邻两密封塞间通过L型管固定连接;安全瓶上的本体上部侧壁设置排气管。通过一体成型设置的玻璃套塞的设置,固定了吸收瓶之间和吸收瓶与安全瓶之间的L型管的长度,有效避免了传统橡胶管长度不一带来的风险,每组样品检测气路体积一致,从而提高了试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0012]优选地,玻璃套塞还包括两个出气头;出气头分别设置在吸收瓶的L型管下端;出气头与L型管一体成型。出气头的设置,保证了烟气与吸收瓶内吸收液的充分接触。
[0013]优选地,出气头下端设置开口,保证烟气的排出。
[0014]优选地,出气头水平最大周径的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保证烟气与出气头附近吸收液的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试验准确性。
[0015]优选地,吸收瓶和玻璃套塞为棕色玻璃材质,有效避免了目标化合物见光分解的风险,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0016]优选地,本体下部外壁与吸收瓶和安全瓶开口端接触处设置真空磨口;吸收瓶和安全瓶开口端内壁设置真空磨口,保证吸收瓶、安全瓶和玻璃套塞连接后整个系统密封性良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通过安全瓶的设置,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吸收液进入吸烟机的事故发生。
[0019]2、通过一体成型设置的玻璃套塞的设置,固定了吸收瓶之间和吸收瓶与安全瓶之间的L型管的长度,有效避免了传统橡胶管长度不一带来的风险,每组样品检测气路体积一致,从而提高了试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0020]3、吸收瓶和玻璃套塞为棕色玻璃材质,有效避免了目标化合物见光分解的风险,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套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底座,2

吸收瓶,3

玻璃套塞,4

安全瓶;
[0026]301

排气管,302

本体,303

L型管,304

出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2所示,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内的两件吸收瓶2和玻璃套塞3,还包括安全瓶4;两件吸收瓶2和安全瓶4通过玻璃套塞3依次连接;玻璃套塞3包括排气管301和三个密封塞,排气管301与三个密封塞一体成型;每个密封塞包括本体302和L型管303;本体302整体呈下端开口的壳体设置;本体302下部分别配合设置在两件吸收瓶2和安全瓶4开口端;L型管303上端贯穿本体302上部的侧壁设置,下端穿过本体302
下端开口向下延伸设置;相邻两密封塞间通过L型管303固定连接,即第二件吸收瓶2的L型管303上端开口端固定连接第一件吸收瓶2上的本体302上部的侧壁,安全瓶4的L型管303上端开口端固定连接第二件吸收瓶2上的本体302上部的侧壁,且上述两个L型管303与本体302连接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进一步保证试验准确性;安全瓶4上的本体302上部侧壁设置排气管301。通过一体成型设置的玻璃套塞3的设置,固定了吸收瓶2之间和吸收瓶2与安全瓶4之间的L型管303的长度,有效避免了传统橡胶管长度不一带来的风险,每组样品检测气路体积一致,从而提高了试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通过安全瓶4的设置,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吸收液进入吸烟机的事故发生。使用时,排气管301连接吸烟机。吸收瓶2和安全瓶4通过支架设置在底座1内。
[0030]上述设置中,玻璃套塞3还包括两个出气头304;出气头304分别设置在吸收瓶2的L型管303下端,出气头304与L型管303一体成型,保证了烟气与吸收瓶2内吸收液的充分接触。出气头304下端设置开口,保证烟气的排出。出气头304水平最大周径的外壁上均匀设置六个通孔,保证烟气与出气头304附近吸收液的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试验准确性。本体302下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内的两件吸收瓶(2)及玻璃套塞(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瓶(4);两件吸收瓶(2)和安全瓶(4)通过玻璃套塞(3)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气相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璃套塞(3)包括排气管(301)和三个密封塞,排气管(301)与三个密封塞一体成型;每个密封塞包括本体(302)和L型管(303);本体(302)整体呈下端开口的壳体设置;本体(302)下部分别配合设置在两件吸收瓶(2)和安全瓶(4)开口端;L型管(303)上端贯穿本体(302)上部的侧壁设置,下端穿过本体(302)下端开口向下延伸设置;相邻两密封塞间通过L型管(303)固定连接;安全瓶(4)上的本体(302)上部侧壁设置排气管(301)。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松曹明华王华林曹阳林世杰朱友陆伟任呼博别振英王钧陶刘敏蔚亦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