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74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申请涉及切削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其中,一种切削刀片,包括主体部及至少1个切削部,切削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后刀面;第一表面位于切削部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切削部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远离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前刀面,前刀面与后刀面相交处形成有切削刃。其中,第一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切削刃之间存在间隙。本申请提供的切削刀片通过设置临近切削刃的凹槽,凹槽提供容屑空间避免切屑过多地接触工件表面及第一表面,从而有效提高加工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0001]本申请涉及切削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件的径向切槽、切断加工更是提出更高要求,保证工件两端已加工表面光洁度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切削刀片的卷屑、断屑及排屑及刃口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保证加工过程中切屑尽可能的少触碰工件已加工表面,以保证良好的加工表面。
[0003]目前市面各个厂家针对上述所说的径向切断及切槽加工难点均是采用直线刃口或者弧形刃口结合断屑槽型进行应对,侧重点在于保证刃口的强度及卷屑效果,但对于小切深,低进给的加工情况下,切屑厚度较薄,正常的断屑槽及直线刃口及弧形刃口难以进行有效的卷屑,断屑及排屑,切屑仍会因此触碰工件表面,导致加工质量受影响,因此仍需继续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切槽加工中小切深,低进给的加工情况下,切屑厚度较薄,难以进行有效的卷屑,断屑及排屑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切削刀片,包括
[0005]主体部及至少1个切削部,切削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后刀面。
[0006]第一表面位于切削部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切削部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远离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前刀面,前刀面与后刀面相交处形成有切削刃。
[0007]其中,第一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切削刃之间存在间隙。
[0008]在一实施例中,前刀面的两侧设有第一隆起,第一隆起使前刀面分隔为两个第一前刀面及位于两个第一隆起之间的第二前刀面。凹槽使第二前刀面分隔为对称的两部分,第一前刀面位于第一表面的两侧,第一隆起最高点高于第一前刀面。
[000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前刀面由其中线向第一隆起的方向升高,使切削刃由其中点处向两侧升高,切削刃的中点与间隙相邻,第二前刀面由第一表面两侧向凹槽倾斜。
[001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前刀面具有下降部及上升部,下降部的一侧与切削刃连接,下降部的另一侧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并与上升部连接,上升部的一侧与下降部连接,上升部的另一侧向背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001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前刀面两部分的夹角δ的范围为155
°
~165
°
,第二前刀面与第一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β的范围为81
°
~86
°
,第一隆起和第一前刀面向主体部方向延伸,第一隆起与第一前刀面的夹角μ的范围为155
°
~175
°

[001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前刀面的最高处设有第二隆起,第二隆起对称设置于凹槽的两侧。
[0013]在一实施例中,凹槽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倾斜面与一对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邻接凹槽及第二前刀面,第一倾斜面延伸至第二隆起。第二倾斜面邻接凹槽及第二隆起,第二
倾斜面向主体部方向延伸。
[0014]在一实施例中,凹槽具有凹槽上升部和凹槽下降部,凹槽下降部与第一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α的范围为75
°
~85
°

[0015]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与切削部之间设有第三隆起,第三隆起对称设置于凹槽的两侧。和/或,切削部的宽度沿远离切削刃方向逐渐变小。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削刀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切削刀片通过设置临近切削刃的凹槽,凹槽提供足够的容屑空间,能有效避免切屑过多地接触工件表面及第一表面,从而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并减少切削刀片第一表面的磨损,从而提升切削刀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凹槽与切削刃之间设置间隙,避免因凹槽过于接近切削刃造成切削刃强度降低,从而防止崩刃等问题的发生。
[00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切削刀具,包括刀体和如上任意所述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安装于所述刀体。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削刀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设有凹槽的切削刀片,凹槽设置在临近切削刃处,凹槽提供足够的容屑空间,有效避免切屑过多地接触工件表面及第一表面,从而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并减少切削刀片第一表面的磨损,从而提升切削刀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凹槽与切削刃之间设置间隙,避免因凹槽过于接近切削刃造成切削刃强度降低,从而防止崩刃等问题的发生。
[0019]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2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切削部及部分主体部的立体图。
[0023]图3为图2正视图。
[0024]图4为图2俯视图。
[0025]图5为图4切削部A

A截面图。
[0026]图6为图4切削部B

B截面图。
[0027]图7为图4切削部C

C截面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切削部
ꢀꢀꢀꢀꢀꢀꢀꢀꢀꢀꢀꢀꢀ
110第一表面
ꢀꢀꢀꢀꢀꢀꢀꢀꢀꢀꢀ
111切削刃
[0030]112凹槽
ꢀꢀꢀꢀꢀꢀꢀꢀꢀꢀꢀꢀꢀꢀ
112a凹槽下降部
ꢀꢀꢀꢀꢀꢀꢀꢀ
112b凹槽上升部
[0031]113前刀面
ꢀꢀꢀꢀꢀꢀꢀꢀꢀꢀꢀꢀꢀ
1131第一前刀面
ꢀꢀꢀꢀꢀꢀꢀꢀ
1132第二前刀面
[0032]1132a下降部
ꢀꢀꢀꢀꢀꢀꢀꢀꢀꢀꢀ
1132b上升部
ꢀꢀꢀꢀꢀꢀꢀꢀꢀꢀꢀ
114第一隆起
[0033]115第二隆起
ꢀꢀꢀꢀꢀꢀꢀꢀꢀꢀꢀ
116第一倾斜面
ꢀꢀꢀꢀꢀꢀꢀꢀꢀ
117第二倾斜面
[0034]118第三隆起
ꢀꢀꢀꢀꢀꢀꢀꢀꢀꢀꢀ
120第二表面
ꢀꢀꢀꢀꢀꢀꢀꢀꢀꢀꢀ
130后刀面
[0035]131第一后刀面
ꢀꢀꢀꢀꢀꢀꢀꢀꢀ
132侧后刀面
ꢀꢀꢀꢀꢀꢀꢀꢀꢀꢀꢀ
133拐角刃
[0036]140前侧面
ꢀꢀꢀꢀꢀꢀꢀꢀꢀꢀꢀꢀꢀ
200主体部
ꢀꢀꢀꢀꢀꢀꢀꢀꢀꢀꢀꢀꢀ
210上定位槽
[0037]220下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及至少1个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后刀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切削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切削部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有前刀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后刀面相交处形成有切削刃;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削刃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的两侧设有第一隆起,所述第一隆起使所述前刀面分隔为两个第一前刀面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隆起之间的第二前刀面;所述凹槽使所述第二前刀面分隔为对称的两部分,所述第一前刀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隆起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一前刀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刀面由其中线向所述第一隆起的方向升高,使所述切削刃由其中点处向两侧升高,所述切削刃的中点与所述间隙相邻,所述第二前刀面由所述第一表面两侧向所述凹槽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刀面具有下降部及上升部,所述下降部的一侧与所述切削刃连接,所述下降部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上升部连接,所述上升部的一侧与所述下降部连接,所述上升部的另一侧向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刀面两部分的夹角δ的范围为155
°
~1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志昌张硕林伟鑫李友生施永鑫黎子健周远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