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5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中,连接器主体(2)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插头框架(7)。插头框架(7)具有:连接部容纳部(7c),容纳插芯(6)、机械接头(5)以及朝向插芯(6)对机械接头(5)施力的弹簧(4);以及引导部(7d),引导从光缆(C)延伸的光纤(C1)。连接部容纳部(7c)和引导部(7d)通过具有向连接部容纳部(7c)突出的筒状的突起(7h)的隔壁(7g)被分隔开。引导部(7d)具有从隔壁(7g)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7f)。隔壁(7g)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7f)。隔壁(7g)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7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光连接器。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9月4日的日本申请第2020-148908号的优先权,并援引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阳型光连接器。阳型光连接器具备外壳体和连结于外壳体的外皮固定部。在阳型光连接器中,光缆插入至外皮固定部,光缆的外皮被外皮固定部固定。在外壳体设有容纳机械接头(mechanical splice)的机械接头容纳部。
[0004]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现场组装型的光连接器。光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容纳带有夹紧部的插芯;以及拉住部,拉住光纤线缆末端。拉住部具有:光纤插入孔,供光纤插入;以及挠曲容许空间,可供光纤挠曲变形。
[0005]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通过机械接头法连接光纤的现场组装型的光连接器。光连接器具备光连接器主体、抓持构件以及光缆。光连接器主体具有机械接头部。在机械接头部的内部形成有可供从光缆延伸的光纤挠曲变形的倾斜面。
[0006]专利文献4涉及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记载了一种能连接从光缆引出的光纤的光连接器。光连接器具有容纳光纤的壳体。在壳体的内表面设有引导光纤的引导部。引导部形成为圆锥状。
[0007]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光纤,所述光纤具备连接器主体和组装于连接器主体的光纤连接部。光纤连接部具备:机械接头,包括具有V槽的基部;以及插芯,装配于机械接头。连接器主体具备:主壳体;辅助壳体,经由铰链连结于主壳体;以及罩壳体,经由铰链连结于辅助壳体。辅助壳体相对于主壳体进行折叠。通过罩壳体相对于辅助壳体进行折叠,可以组成连接器主体。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19161号
[0011]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29485号
[0012]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087584号
[0013]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20-12913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5-222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光连接器是具备连接器主体和光纤连接部的光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部组装于连接器主体并具有与光缆的光纤连接的内置光纤。连接器主体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插头框架。光纤连接部包括:插芯,保持内置光纤;以及机械接头,将内置光纤和光纤彼此连接。插头框架具有:连接部容纳部,容纳插芯、机械接头以及对机械接头
施力的弹簧;以及引导部,引导从光缆延伸的光纤。连接部容纳部和引导部通过具有向连接部容纳部突出的筒状的突起的隔壁被分隔开。引导部具有马蹄状的开口部和从隔壁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纵剖图。
[0018]图3是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与图2不同的纵剖图。
[0019]图4是表示图1的光连接器的连接部容纳部、隔壁以及引导部的剖视图。
[0020]图5是表示光纤中的弯曲半径与光的损耗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图表。
[0021]图6是表示图1的光纤的连接器主体中的插头框架的图。
[0022]图7是表示光缆和光纤向光连接器设置的过程的图。
[0023]图8是表示图7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4]图9是表示图8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5]图10是表示图9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6]图11是表示图10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7]图12是表示图11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8]图13是表示图12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29]图14是表示图13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0030]图15是表示图14的过程的后续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再者,在现场进行组装的光连接器中,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由光缆的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光纤的移动(突出或回缩)。为了吸收该移动量,在内部设有可供光纤挠曲变形的挠曲容许空间。在现场,有时进行切割光缆的光纤的作业。此时,被切割的光纤的长度有时会产生偏差,因此采用容许连接作业时的光纤的挠曲的构成。然而,存在用于光纤的挠曲的空间有限的现状,从而追求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空间确保得更宽。
[003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空间确保得较宽的光连接器。
[003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0034]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内容来进行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是具备连接器主体和光纤连接部的光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部组装于连接器主体并具有与光缆的光纤连接的内置光纤。连接器主体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插头框架。光纤连接部包括:插芯,保持内置光纤;以及机械接头,将内置光纤和光纤彼此连接。插头框架具有:连接部容纳部,容纳插芯、机械接头以及对机械接头施力的弹簧;以及引导部,引导从光缆延伸的光纤。连接部容纳部和引导部通过具有向连接部容纳部突出的筒状的突起的隔壁被分隔开。引导部具有马蹄状的开口部和从隔壁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
[0035]在该光连接器中,连接器主体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插头框架,插头框架具有引导从光缆延伸的光纤的引导部。通过使具备引导光纤的引导部的插头框架一体形成,插头框架被制作成由单零件构成且没有接缝。因此,能避免光纤卡于接缝。通过使插头框架一体成形
并由单零件构成,能减少零件之间的结合部的数量。因此,与以相同的外形的尺寸具有多个零件的情况相比,能将用于光纤的内部空间确保得较宽。因此,能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空间确保得较宽。容纳供光缆的光纤与内置光纤连接的连接部的连接部容纳部和引导部通过隔壁被分隔开,隔壁具有朝向连接部容纳部突出的筒状的突起。因此,能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区域延长至筒状的突起的内部,因此能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区域确保得更宽。容纳光纤的引导部具有马蹄状的开口部和从隔壁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光纤从开口部向引导部的内侧的插入,并且能通过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将用于光纤的挠曲的区域确保得更宽。
[0036]也可以是,机械接头以与隔壁分离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在机械接头与隔壁之间形成用于供机械接头移动的空间。
[0037]也可以是,弹簧的一部分以包围筒状的突起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将使光纤的挠曲空间扩展的筒状的突起有效利用于弹簧的配置。
[0038]也可以是,插头框架具有划分出外皮固定部容纳空间的底部和一对壁部,其中,所述外皮固定部容纳空间是容纳对光缆的外皮进行固定的外皮固定部的空间。也可以是,一对壁部各自的朝向与底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包括宽度为0.4mm以上且长度为2mm以上的平坦面。在该情况下,能将插头框架的朝向与底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面积确保得较宽,因此能减少使插头框架树脂成形时因模具的压力变大而产生变形等的可能性。因此,能容易地进行插头框架的成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和光纤连接部,其中,所述光纤连接部组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并具有与光缆的光纤连接的内置光纤,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插头框架,所述光纤连接部包括:插芯,保持所述内置光纤;以及机械接头,将所述内置光纤和所述光纤彼此连接,所述插头框架具有:连接部容纳部,容纳所述插芯、所述机械接头以及对所述机械接头施力的弹簧;以及引导部,引导从所述光缆延伸的所述光纤,所述连接部容纳部和所述引导部通过具有向所述连接部容纳部突出的筒状的突起的隔壁被分隔开,所述引导部具有马蹄状的开口部和从所述隔壁起呈圆锥状地扩展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中,所述机械接头以与所述隔壁分离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连接器,其中,所述弹簧的一部分以包围所述筒状的突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浮田义生今泉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