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49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本申请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包括:匹配单元,用于接收射频功放输出信号,并实现射频功放输出负载匹配,然后,输出第一匹配信号;带通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匹配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匹配信号的基波频率以外的频率信号进行第一次抑制,输出第一射频信号;谐波抑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第二次抑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偶次谐波和三次谐波,输出基波信号。本申请具有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线性度,以及减少周围环境的电磁污染的有益效果。环境的电磁污染的有益效果。环境的电磁污染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雷达系统和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广泛普及,无线通信系统标准对发射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前级送来的小信号进行无失真放大以驱动天线将信号发送出去。在实际应用中,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带有一定的杂散输出,即污染了环境的电磁频谱,也影响了需要发射信号的传输。如何抑制功率放大器的杂散信号,成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抑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杂散信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包括:匹配单元,用于接收射频功放输出信号,并实现射频功放输出负载匹配,然后,输出第一匹配信号;带通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匹配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匹配信号的基波频率以外的频率信号进行第一次抑制,输出第一射频信号;谐波抑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第二次抑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偶次谐波和三次谐波,输出基波信号。
[0005]优选的,所述匹配单元,包括:第一微带线WL1;所述第一微带线WL1长度为1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15欧姆。
[0006]优选的,所述带通单元,包括: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3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微带线WL2输出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微带线WL2长度为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50欧姆。
[0007]优选的,所述谐波抑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偶次谐波抑制单元和三次谐波抑制单元;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通过隔直电容C4,接收所述带通单元输出的第一射频信号,并输出第二射频信号到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对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三次谐波抑制后,输出基波信号。
[0008]优选的,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包括: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输出第二射频信号至三次谐波抑制单元的第三微带线WL3;
所述第三微带线WL3的长度为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50欧姆;从第三微带线WL3的中间延伸至接地端的第四微带线WL4;所述第四微带线WL4的长度为所述基波信号波长的四分之一长度,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50欧姆。
[0009]优选的,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包括:接收第二射频信号,并输出基波信号的椭圆低通滤波器;所述椭圆低通滤波器,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电感L1、电感L2;所述电感L1的一端接收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输出的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微带线WL5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第七微带线WL7输出基波信号;所述第五微带线WL5的中间连接第六微带线WL6的一端;所述第六微带线WL6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七微带线WL7的中间通过电容C7连接至接地端。
[0010]优选的,所述谐波抑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三次谐波抑制单元和偶次谐波抑制单元;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通过隔直电容C4,接收带通单元输出的第一射频信号,并输出第三射频信号到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对所述第三射频信号中的偶次谐波抑制后,输出基波信号。
[001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有效的抑制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杂散信号,使得周围环境的电磁污染减少;有效的提高了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线性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构成图;图2是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实际电路图;图3是谐波抑制单元的第一实施例构成图;图4是带通滤波器的响应函数波形图;图5是偶次谐波的响应函数波形图;图6是三次谐波抑制单元的响应函数波形图;图7是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整体的响应函数波形图;图8是谐波抑制单元的第二实施例构成图;图9是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实际电路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匹配单元;2、带通单元;3、谐波抑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9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5]参考图1所示,是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构成图,包括:匹配单元1,用于接收射频功放输出信号,并实现射频功放输出负载匹配,然后,输出第一匹配信号;匹配单元,一方面用于匹配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负载,使得射频功放
的输出信号能够最大程度的传输给下一级电路;另一方面,提升了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线性度。
[0016]带通单元2,用于接收第一匹配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匹配信号的基波频率以外的频率信号进行第一次抑制,输出第一射频信号;带通单元用于通过需要的第一射频信号,限制带外的信号传输进入下一级电路。
[0017]谐波抑制单元3,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第二次抑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偶次谐波和三次谐波,输出基波信号。由于上述带通单元抑制能力有限,并且,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含有较多的杂散信号,因此,需要专门的谐波抑制单元抑制带外的偶次谐波和三次谐波。在本实施例中,尤其针对三次谐波高抑制,并对其他各个谐波进行抑制。
[0018]优选的,所述匹配单元1,包括:第一微带线WL1;所述第一微带线WL1长度为1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15欧姆。微带线是由在介质基片上的单一导体带构成的微波传输线。影响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的因素,包括:微带线的宽度和厚度、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厚度、焊盘的厚度、地线的路径、周边的走线等。由于前一级是射频功率放大器,所以,需要用第一微带线WL1来实现负载匹配,而不是用在数字信号或者低频信号中的50欧姆或75欧姆的电阻匹配。
[0019]参考图2,是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实际电路图,优选的,所述带通单元2,包括: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3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微带线WL2输出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微带线WL2长度为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50欧姆。所述电容C1为16pF,电容C2为18pF,电容C3为10pF。所述电感L3为2.7nH。
[0020]参考图3,是谐波抑制单元的第一实施例构成图,所述谐波抑制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的偶次谐波抑制单元(31)和三次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功放输出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单元(1),用于接收射频功放输出信号,并实现射频功放输出负载匹配,然后,输出第一匹配信号;带通单元(2),用于接收第一匹配信号,并对所述第一匹配信号的基波频率以外的频率信号进行第一次抑制,输出第一射频信号;谐波抑制单元(3),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并第二次抑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偶次谐波和三次谐波,输出基波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单元(1),包括:第一微带线WL1;所述第一微带线WL1长度为1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15欧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单元(2),包括: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电容C1、电容C2;所述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3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微带线WL2输出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微带线WL2长度为5毫米,厚度为35微米,特性阻抗为50欧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抑制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的偶次谐波抑制单元(31)和三次谐波抑制单元(32);所述偶次谐波抑制单元通过隔直电容C4,接收所述带通单元输出的第一射频信号,并输出第二射频信号到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所述三次谐波抑制单元对所述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三次谐波抑制后,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睿刘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