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17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申请提出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器、中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器以及输出匹配网络,中间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电容、第七电感以及第四电容;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电感的一端,第六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五电感的一端连接于第四电感和第六电感之间,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直流电源;第七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两端连接,第七电感与第四电感相耦合。对干扰信号进行谐振吸收,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提升接收机的性能。提升接收机的性能。提升接收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射频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卫星通信是解决偏远地域、海上和空中用户远程通信需求的最好手段之一。目前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宽带通信星座正在快速发展中,并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紧密结合,为各类用户提供大动态、全空域和高速率的宽带通信服务。
[0003]为了在高频段实现高通量、低延迟的无线通信,相控阵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高频段电磁波路径损耗较大,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大规模相控阵可以提供额外的天线增益,从而成为可行解决方案。在发射机方面,相控阵技术所有阵列的发射信号相干叠加,提供可观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在接收机方面,除了额外的天线增益,相控阵技术还可以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同时,由于高频段的天线尺寸较小,在相同维度下可以集成更多的阵列。
[0004]对于Ku波段卫星通信的地面终端,由于近场耦合和有限的旁瓣抑制,来自相控阵发射机的发射信号将严重降低接收机的性能。此外,地面终端中发射/接收阵列共用同一个天线罩。天线罩的反射将引入了更为严重的发射机

接收机耦合。发射机泄漏信号将导致接收机增益压缩,降低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0005]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统,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器、中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器以及输出匹配网络,所述中间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电容、第七电感以及第四电容;
[0009]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电感的一端,所述第六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感和所述第六电感之间,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直流电源;
[0010]所述第七电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相耦合。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及通信系
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匹配网络、第一级放大器、中间匹配网络、第二级放大器以及输出匹配网络,中间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电容、第七电感以及第四电容;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端,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电感的一端,第六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五电感的一端连接于第四电感和第六电感之间,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直流电源;第七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两端连接,第七电感与第四电感相耦合。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谐振吸收,不会影响正常信号,可以提升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提升接收机的性能。
[00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和噪声系数的结果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的干扰抑制频率调节的结果示意图。
[0020]图中:100

输入匹配网络;101

第一电容;102

第一电感;103

第二电感;200

第一级放大器;201

第一晶体管;202

第二晶体管;203

第十电感;300

中间匹配网络;301

第四电感;302

第五电感;303

第六电感;304

第二电容;311

第七电感;312

第四电容;400

第二级放大器;401

第三晶体管;402

第四晶体管;403

第九电感;500

输出匹配网络;501

第十一电感;502

第八电感;503

第三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匹配网络(100)、第一级放大器(200)、中间匹配网络(300)、第二级放大器(400)以及输出匹配网络(500),所述中间匹配网络(300)包括第四电感(301)、第五电感(302)、第六电感(303)、第二电容(304)、第七电感(311)以及第四电容(312);所述第四电感(30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00)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感(30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电感(303)的一端,所述第六电感(30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304)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30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级放大器(400)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感(30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感(301)和所述第六电感(303)之间,所述第五电感(30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七电感(3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312)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感(311)与所述第四电感(301)相耦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容(312)为可变电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电感(311)为可变电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100)包括第一电容(101)、第一电感(102)以及第二电感(103);所述第一电容(101)的一端与总输入端IN相连,所述第一电容(1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10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10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102)的另一端接偏置电压,所述第二电感(10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输入匹配网络(100)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00)的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抑制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00)包括第一晶体管(201)和第二晶体管(202);所述第一晶体管(201)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00)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匹配网络(10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俊彭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