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46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2
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涉及航空航天。根据高超声速飞行器需求,设计可调节的内转TBCC进气道,采用二元结构的调节部件以保证结构的旋转可调。为避免通道内结尾激波在靠近通道入口处产生突跳现象,在涡轮通道可调上壁面设置分布式可调节的旋转板,涡轮通道下壁面和冲压通道上壁面间设连通的分布式可调节旋转板,通过布置在各个通道内的压力传感器传递的压力信号对其控制;通过压力信号灵活控制可调节旋转板开合,形成分布式的泄流槽抑制通道内结尾激波突跳现象,避免通道工作失稳,排除低能的附面层,削弱通道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分布式泄流槽增强通道的抗反压能力,提髙进气道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裕度。工作裕度。工作裕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信号的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水平起降的吸气式宽速域高超声速飞行器已成为未来飞行器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实现可水平起降的宽速域飞行,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ine

ba sed Combined Cycle,TBCC)推进系统应运而生。将适合低速工作的涡轮发动机和高速工作的冲压发动机组合,使这两类发动机在各自适应的工作范围内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具有宽速域连续工作特征的组合式推进系统,推动宽速域飞行器的发展。
[0003]进气道作为吸气式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对燃烧室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于组合发动机进气道而言,为了在宽马赫数范围内向组合循环发动机提供稳定及高品质的气流,进气道需要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依靠自身形状的改变以适应飞行状态的变化。([1]李嘉新.组合动力内转可调进气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压力信号的分布式可调节TBCC进气道流动控制装置,包括内转TBCC进气道可调压缩段、可调涡轮通道、冲压通道、分布式可调节旋转板及压力监测传感器;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双入射激波内收缩基本流场:基本流场是设计内转进气道不可缺少的条件,根据飞行器的飞行包线,选取基本流场的设计点,根据设计状态下约束条件设计具有双入射激波的内收缩基本流场;2)设计内转TBCC进气道可调压缩段:根据给定的进气道入口形状,采用流线追踪技术在双入射激波基本流场中生成带有两级压缩特征的进气道压缩段;修整模型,将压缩段的第二级压缩型面设置为可旋转前分流板,转轴位置为第二级压缩型面的起始位置,旋转角度为第二级压缩角;将第二级压缩型面旋转至与第一级压缩型面平行,形成涡轮通道的入口,通过旋转第二级压缩型面进而控制涡轮通道的开合;3)设计可调涡轮通道:涡轮通道分别由可调扩张段和不可调扩张段组成;可调扩张段保持二元特性,以保证结构的可调性;将可调扩张段的上壁面设置为可旋转后分流板,与可调节的第二级压缩型面协同工作,以保证涡轮通道在调节过程中型面的光顺过渡;在涡轮模态下,前分流板和后分流板连接过渡;在冲压模态下,前分流板逐渐关闭,后分流板完全关闭,与涡轮通道下壁面紧密贴合;不可调扩张段通过给定的进出口形状,控制中心线走势及面积变化规律生成;4)设计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呈祥孙振棋刘杰胡占仓尤延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