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及可视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37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及可视化方法,包括:第一供液罐;第二供液罐;可视化反应柱,其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以及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蠕动泵与第一供液罐连通,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二蠕动泵与第二供液罐连通,在可视化反应柱内沿其径向设置有合成外包料,所述合成外包料将可视化反应柱分隔成两部分,其中,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设置在可视化反应柱的其中一部分上,出液口位于可视化反应柱另一部分上;拍摄装置,其包括用于拍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的相机;以及废液收集罐,其与出液口连通。能够即时观测暗管合成外包料上的淤堵过程,同时能够实现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淤堵过程的模拟。实现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淤堵过程的模拟。实现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淤堵过程的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及可视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外包料於堵的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及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暗管排水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地质、海绵城市、环境保护、农田排水等多个领域。合成外包料是设置在暗管周围以保证暗管的透水性,防止暗管淤堵的强透水材料。然而,合成外包料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遇到一定程度的淤堵问题,其既降低暗管的排水排盐效率,又增加暗管维护成本、减少使用寿命。在排水暗管广泛应用的当下,亟需揭示合成外包料的淤堵机制,以期为合成外包料淤堵的防控提供依据。
[0003]已有关于暗管合成外包料淤堵的研究多通过土柱或砂箱渗流试验来对淤堵前后合成外包料的渗透系数及淤堵量进行统计分析,如肖明清等公开了一种土工布化学淤堵量测方法(CN202010076193.4),其通过自制的试验箱底面上铺设土工布,然后向箱中注入离子溶液的方式来量测化学淤堵的影响;通过在箱体上加入土样夯实,再通入离子溶液后,来模拟物理和化学耦合淤堵。然而,这种方式无法直接观测淤堵的发展过程,且不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液罐,根据需要装入第一溶液;第二供液罐,根据需要装入第一溶液;可视化反应柱,其为透明的反应柱,所述可视化反应柱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以及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蠕动泵与第一供液罐连通,第二进液口通过第二蠕动泵与第二供液罐连通,在可视化反应柱内沿其径向设置有合成外包料,所述合成外包料将可视化反应柱分隔成两部分,其中,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设置在可视化反应柱的其中一部分上,出液口位于可视化反应柱另一部分上;拍摄装置,其包括用于拍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的相机,相机的设置高度与可视化反应柱的高度相当;以及废液收集罐,其与出液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反应柱还包括透明的外套筒、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设置在外套筒上,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在轴向连接并置于外套筒内部,其中,合成外包料设置在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之间,在第二内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密封盖密封在外套筒远离第二内套筒的一端,第二密封盖密封外套筒远离第一内套筒的另一端,第一出液口设置在第一密封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均靠近第二密封盖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排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灯,所述面板灯设置在可视化反应柱的一侧,用于对提供图像采集所需要的光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外包料於堵过程可视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以及与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宸耀杨皓瑜伍靖伟覃帅李航吴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