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和拼接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技术编号:372709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应力值计算配置纵筋;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剪切力配置箍筋。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基于墙体的受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定量计算暗柱受力,进而为暗柱的纵筋和箍筋提供定量配置依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墙体拼接位置设置相应适配的暗柱,保证剪力墙的墙体承重效果。根据上述配置方法配置暗柱,在保证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模具对墙体模块灵活分割,实现墙体模块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和拼接混凝土剪力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和拼接混凝土剪力墙。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国内外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单面叠合板式剪力抗震方面均做了大量研究。
[0003]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暗柱、现浇混凝土将墙板拼接成一个整体,起到荷载传递和抗震耗能的作用。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目前存在生产所用模具与设计墙板的规格不统一问题,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当前出于安全考虑,采取的方法为在墙体中间设置竖向拼缝增加暗柱来分解墙体,暗柱配筋方式也采用构造配筋的方式,但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所述暗柱包括竖直布置的纵筋和围绕纵筋布置的箍筋的框架和填充在框架间隙的混凝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6]纵筋配置: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应力值计算配置纵筋;
[0007]箍筋配置: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设置位置计算暗柱的剪切力,并根据暗柱剪切力配置箍筋。
[0008]优选地,在纵筋配置中,所述暗柱两侧应力值分别为σ1、σ2;
[0009][0010]其中,M
u
=VL0,I为受力墙体截面的惯性矩,L为水平力距离基座梁的高度,V为剪力墙所受水平力,N/A为剪力墙所受竖直向下的均布力,y1为暗柱距墙体水平截面形心轴的最大距离,y2为暗柱距墙体水平截面形心轴的最小距离。
[0011]优选地,在纵筋配置中:
[0012]当σ1>0,σ2≥0时,暗柱两侧全部处于受拉状态,则暗柱纵筋根据下列等式配置:
[0013][0014]其中,As为单根纵筋截面积,h为暗柱截面长度,n为暗柱纵筋个数,δ
p
为纵筋的比例极限值。
[0015]优选地,当σ1≤0,σ2<0时,暗柱两侧全部处于受压状态,则暗柱纵筋按规范构造要
求配置。
[0016]优选地,当σ1>0,σ2<0时,暗柱处于部分受压部分受拉状态,则暗柱纵筋根据下列等式配置:
[0017][0018]其中,As为单根纵筋截面积,n为暗柱受拉区纵筋个数,δ
p
为纵筋的比例极限值,h
x
为暗柱处于受拉区的截面长度。
[0019]优选地,当σ1>0,σ2<0时,受压区纵向钢筋A

s
=A
S

[0020]优选地,在箍筋配置中:
[0021][0022]其中,b为暗柱截面宽,h为暗柱截面高,h0为暗柱截面有效高度,τ为暗柱所受剪切应力值,A
sv1
为单根箍筋截面面积,S为沿暗柱轴线方向上箍筋的间距,f
yv
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0023]优选地,在箍筋配置中:
[0024][0025]其中,V为受力墙体所受水平力,S
*
为距离中性轴y1以外受力墙体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应力值计算配置纵筋;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剪切力配置箍筋。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基于墙体的受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定量计算暗柱受力,进而为暗柱的纵筋和箍筋提供定量配置依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墙体拼接位置设置相应适配的暗柱,保证剪力墙的墙体承重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拼接混凝土剪力墙,包括多个剪力墙模块,相邻两个剪力墙模块连接处设有根据上述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配置的暗柱。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拼接混凝土剪力墙,采用上述配置方法配置暗柱,在保证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模具对墙体模块灵活分割,通过竖向拼缝位置改变,实现墙体模块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的暗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单暗柱纵筋的受力应力叠加图。
[0032]图4为双暗柱纵筋的受力应力叠加图。
[0033]图5为单暗柱箍筋的剪应力图。
[0034]图6为双暗柱箍筋的剪应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至6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的暗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暗柱纵筋的受力应力叠加图,图4为双暗柱纵筋的受力应力叠加图,图5为单暗柱箍筋的剪应力图,图6为双暗柱箍筋的剪应力图。
[0036]参照图1和2,暗柱包括竖直布置的纵筋和围绕纵筋布置的箍筋的框架和填充在框架间隙的混凝土。
[003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拼接混凝土剪力墙,基于现有剪力墙模块拼接而成。具体地,所述剪力墙包括多个墙体模块1和多个暗柱2,多个所述墙体模块1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墙体模块1端部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暗柱2的容纳空间,暗柱2分别与两侧墙体模块1固定连接。
[0038]为了保证拼接后的墙体承重能力,增加其整体性,在剪力墙模块拼接位置设有暗柱。根据现有剪力墙模块情况,通过下列方法配置暗柱。
[0039]由于剪力墙的保温层和外叶板不参与受力,只需计算内叶板和后浇混凝土层形成的剪力墙进行受力计算。此时,因此为了便于计算,预设墙体受到的是竖直均布力和水平力,d为受力墙体(内叶板和现浇砼部分)厚度;L为水平力距离基座梁的高度;H为受力墙体水平方向长度;b为暗柱截面宽;h为暗柱截面高。
[0040]本实施例还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41]纵筋配置: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应力值计算配置纵筋;
[0042]在纵筋配置过程中,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中,无需考虑纵筋竖向承压的有利作用,因此仅需考虑墙体受拉侧暗柱的纵筋计算,而受压侧可按构造配筋,对暗柱受拉部分进行应力积分,可得暗柱纵筋所受拉力。由于暗柱位于墙体内部,因此只需考虑其弹性阶段受力模型进行计算即可。
[0043]参照图3,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以任意一暗柱配筋计算为例,由于整个剪力墙受到水平力和竖向均布荷载作用,可以得出墙体计算截面处应力分布图,受拉为正、受压为负。所述暗柱两侧应力值分别为σ1、σ2;
[0044][0045]其中,M
u
=VL,I为受力墙体截面的惯性矩,L为水平力距离基座梁的高度,V为剪力墙所受水平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柱(2)包括竖直布置的纵筋和围绕纵筋布置的箍筋的框架和填充在框架间隙的混凝土,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纵筋配置: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位置计算暗柱应力值,并根据所述暗柱应力值计算配置纵筋;箍筋配置:根据混凝土剪力墙内力分析和暗柱设置位置计算暗柱的剪切力,并根据暗柱剪切力配置箍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纵筋配置中,所述暗柱两侧应力值分别为σ1、σ2;其中,M
u
=VL,I为受力墙体截面的惯性矩,L为水平力距离基座梁的高度,V为剪力墙所受水平力,N/A为剪力墙所受竖直向下的均布力,y1为暗柱距墙体水平截面形心轴的最大距离,y2为暗柱距墙体水平截面形心轴的最小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纵筋配置中:当σ1>0,σ2≥0时,暗柱两侧全部处于受拉状态,则暗柱纵筋根据下列等式配置:其中,As为单根纵筋截面积,h为暗柱截面长度,n为暗柱纵筋个数,δ
p
为纵筋的比例极限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σ1≤0,σ2<0时,暗柱两侧全部处于受压状态,则暗柱纵筋按规范构造要求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剪力墙拼接暗柱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巍常红亮杨帆阮晓光赵超侯荣程杨飞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