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组合物、压敏胶黏剂和压敏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94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组合物、压敏胶黏剂和压敏胶制品。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软单体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组合物、压敏胶黏剂和压敏胶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的
,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压敏胶组合物、压敏胶黏剂和压敏胶制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传统压敏胶黏剂广泛的应用于包装,商业标签,产品的制程与出货保护等领域,现代的压敏胶黏剂更多的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电子产品为了满足人们使用的各种需求,提高视觉效果和触感,曲面屏及曲面玻璃应运而生,由于曲面存在发热和反弹应力的特点,使用一般的双面胶带或普通抗反弹胶带时,在长期高温蠕变和反弹应力作用下会导致胶带内聚破坏或粘合失效而出现翘起现象,同时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对精密元件造成腐蚀,因此对电子电器胶黏剂的防水蒸气透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丙烯酸酯类的聚合物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特点,透明、低毒,易于配制,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耐水性、耐久性,因此,丙烯酸树脂在黏合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为高温高湿对酯基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因此普通的丙烯酸酯胶黏剂通常难以经受长时间的高温高湿考验而保证密封特性不降低,进而导致电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有水汽进入,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研发一种高温高湿抗反弹性能更好,耐水汽性能更好的压敏胶黏剂和胶带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有该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压敏胶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压敏胶黏剂,以及由该压敏胶黏剂制备的压敏胶制品(例如胶带)。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适合的玻璃化转化温度,较高的分子量,使得制备的压敏制品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高温高湿(85℃*85%)抗反弹性能和良好的耐水汽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软单体50

90重量份、硬单体1

10重量份和功能单体5

40重量份;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交联单体、疏水性单体和环状单体。
[0007]在一实例中,所述功能单体还包括极性单体,所述极性单体为含有极性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在一实例中,所述极性单体为含

CN、

COOH、

CONH2或

OH极性基团的丙烯酸单体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8]在一实例中,所述极性单体选自β

羧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

β

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9]在一实例中,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
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0]在一实例中,所述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1]在一实例中,所述交联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2]在一实例中,所述疏水性单体选自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3]在一实例中,所述环状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N

二甲基丙烯酰胺、N

乙烯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丙烯酸环己酯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4]在一实例中,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交联单体1

10重量份、疏水性单体1

10重量份、环状单体1

10重量份和极性单体1

10重量份。
[0015]在一实例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6]在一实例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1

1.5重量份。
[0017]在一实例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万

130万,优选为75万

120万。
[0018]在一实例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固含量为20%

60%,优选为25%

45%。
[0019]在一实例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粘度为1000

18000cps,优选为2000

15000cps。
[00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敏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增粘树脂和固化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增粘树脂的含量为5

20重量份,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0.3

1.4重量份。
[0021]在一实例中,所述增粘选自树脂萜烯增粘树脂、酚醛增粘树脂、酚醛改性增粘树脂、松香增粘树脂和石油增粘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2]在一实例中,所述增粘树脂为高软化点增粘树脂和中软化点增粘树脂的组合。
[0023]在一实例中,所述固化剂选自质量比为1:(0.5

1.5)的环氧固化剂和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组合,优选为质量比为1:1的环氧固化剂和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组合。
[0024]在一实例中,所述环氧固化剂选自1,3

双(N,N

二缩水甘油氨甲基)环己烷、N,N,N',N'

四环氧丙基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和4,5

环氧环己烷

1,2

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5]在一实例中,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敏胶黏剂,所述压敏胶黏剂含有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组合物,或者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
[0027]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敏胶制品,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组合物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压敏胶黏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适合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使含有该丙烯酸
酯共聚物的压敏胶具有较高的粘结性,以及优异的高温高湿抗反弹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使得制备的压敏胶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内聚强度,能够满足高剪切性能的要求;(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敏制品,通过软单体、硬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软单体50

90重量份、硬单体1

10重量份和功能单体5

40重量份;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交联单体、疏水性单体、环状单体和极性单体;其中,所述极性单体为β

羧乙基丙烯酸酯和/或丙烯酸

β

羟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硬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交联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疏水性单体选自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环状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N

二甲基丙烯酰胺、N

乙烯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丙烯酸环己酯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交联单体1

10重量份、疏水性单体1

10重量份、环状单体1

10重量份和极性单体1

1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还包括引发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1

1.5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涛丁先贵丁波麦启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皇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