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粒预警装置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92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及其安装结构,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壳、内壳和基座,一磨粒预警传感器的连接端安装在基座的芯部、主体悬伸在基座的后方、内壳的内孔中,外壳和内壳上分别设有内外贯通的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转动基座将带动内壳转动,使磨粒预警装置在工作状态与维护状态间切换,工作状态下,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相通,维护状态下,外壳油槽与内壳油槽互不相通;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安装结构包括轴承座和磨粒预警装置,轴承座内设有多个腔体,磨粒预警装置安装在轴承座上且其大部悬伸于相应腔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吸附和清除行星机构油池中的磨粒并输出预警信息,能提高油池的清洁程度和油液的质量,保证油膜的正常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粒预警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及其安装结构,主要用于采煤机摇臂的末级行星机构,属于采煤机


技术介绍

[0002]采煤机摇臂末级行星机构作为滚筒执行机构的直接驱动装置,处于受力最大、最先承受负载冲击、使用工况最恶劣的传动位置。随着行星机构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大,为了提高承载能力,传动零部件强度设计的更加高,使行星机构的腔体容积越来越小,行星机构油池的储热能力变得更弱,发热问题引发的次生问题逐渐增加。采煤机摇臂末级行星机构作为一个独立腔,自安装到大修拆检一般都保持密闭状态,内部逐渐增多的磨粒无法排出腔体,同时在冲击振动条件下浮动密封的密封面磨损比压下降可能出现粉尘颗粒进入腔体而污染油液的情况,长时间使用将对传动系统接触面产生影响。同时,现有结构的大量行星机构由于不设置排放通道,普遍都存在油液不能彻底清放的问题,即使换油维护时,底部磨粒等残渣仍然无法被排放清除。
[0003]针对上述力、热、油量、磨粒、杂质等问题及结构紧凑、维护难等问题,业内通常采用勤换油、提高浮动密封与渗碳淬火工艺的轴承质量等,减少上述因素对传动系统的影响。传动系统尤其是末级行星机构实际使用时变得娇贵,要延长使用寿命,就需要相当的维护力量,一旦维护不到位就容易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并停产影响开采;同时更换油液相对比较频繁,增加了维护时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及其安装结构,能吸附和清除行星机构油池中的磨粒,提高行星机构油池的清洁程度和油液的质量,保证油膜的正常工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0006]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壳、内壳和基座,外壳为前端敞口、后端封闭的桶状结构,同时外壳的前端设置成法兰盘结构,基座为前粗后细的空心阶梯轴结构,粗细轴段间形成台阶面,基座的前部镶嵌在外壳的前部内孔中,所述外壳与基座相互贴合的圆柱面间设有密封,内壳为筒状结构,内壳与外壳形成轴孔配合,内壳在轴向上限位于外壳后端和基座的台阶面之间,一磨粒预警传感器的连接端安装在基座的芯部,磨粒预警传感器的感应部悬伸在基座的后方、内壳的内孔中;外壳和内壳上分别设有内外贯通的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内壳与基座之间设有周向限位结构,通过转动基座能够带动内壳相对外壳转动,使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在工作状态与维护状态间切换,工作状态下,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相通,维护状态下,外壳油槽与内壳油槽互不相通;内壳上设有一段周向延伸、槽口朝外的弧形槽,所述外壳上设有一处径向贯通的螺纹孔,轴向上该螺纹孔的位置与弧形槽对齐,外壳的所述螺纹孔中安装有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里端插入弧形槽内,工作状态与维护状态时所述定位螺钉的里端分别靠在弧形槽的两端。
[0007]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一处轴向前凸的凸台,基座的前部轴段上设有径向延伸、槽口朝后的卡槽,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卡槽中形成所述周向限位结构。
[0008]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均优选为周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轴向延伸的长条形孔,工作状态下,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一一对应,维护状态下,外壳油槽与内壳油槽相互错开。
[0009]所述基座和外壳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基座过线槽和外壳过线槽,所述磨粒预警传感器的接线从基座的芯部向前穿出后依次从基座过线槽和外壳过线槽中走线。
[0010]所述基座的芯部内孔的前段优选为多边形内孔,与该多边形内孔相邻的是前螺纹孔。
[0011]所述磨粒预警装置还优选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内的一处径向延伸的锁孔和设置在外壳前部孔壁上的一处锁定端孔,所述锁孔的内端与多边形内孔相通,所述锁孔由内向外依次为螺纹孔段、弹簧安装孔段和球窝段,安装状态下,所述锁孔由内向外的各段中依次安装有螺堵、弹簧和钢球,工作状态下所述锁孔与锁定端孔正对,所述钢球抵靠在锁定端孔的内表面上。
[0012]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安装结构,包括采煤机摇臂行星机构轴承座和所述磨粒预警装置,所述采煤机摇臂行星机构轴承座属于盘类零件,包括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的轴线前后水平延伸,轴承孔的后端设有挡边,所述轴承座本体的后端中部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轴承座本体内设有多个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的腔体,腔体开口于凹槽的槽底以及靠近槽底的槽壁上,所述挡边的后端面位于槽底上,所述轴承座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外止口和后外止口,所述前外止口的接合端面上开设有磨粒预警装置安装孔,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安装孔与一个所述腔体相通,所述磨粒预警装置通过所述法兰盘结构固定在所述轴承座本体上,所述磨粒预警装置的大部悬伸于相应腔体内。
[0013]所述轴承座本体内呈中心辐射状分布有多个斜孔和多个径向通孔,所述斜孔的一端开设在轴承座本体的前端面上且靠近前端面的内侧边缘,所述斜孔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腔体相通,每个所述径向通孔径向延伸且贯穿一个所述腔体。
[0014]所述轴承座本体的其中一个所述腔体的外侧腔壁内优选设有一个径向贯通的放油孔,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安装孔和所述放油孔与同一个所述腔体相通,且该腔体相对其他腔体位于周向上的最低处。
[0015]所述前外止口的接合端面上还设有壳体槽和壳体孔,所述磨粒预警传感器的接线从外壳过线槽中引出后再从壳体槽和壳体孔走线。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磨粒预警装置的内壳可相对外壳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可实现磨粒预警装置内外空间的联通和封闭,联通时磨粒预警装置吸附油液中的磨粒并且当所吸附的磨粒颗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达到清洁油液的目的;封闭时磨粒预警装置不起作用,因此进行磨粒预警装置拆卸清理不影响油液。
[0018]通过设置弧形槽和定位螺钉,确保了磨粒预警装置在工作状态和维护状态间切换时内壳转动位置的准确性。
[0019]通过采用锁定机构在磨粒预警装置切换到工作状态后对外壳与基座的相对位置进行锁止,确保磨粒预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0020]通过设置安装槽和前螺纹孔,方便利用工具转动基座和基座安装和拆卸时的轴向
施力。
[0021]由于所述腔式轴承座具有多个腔体,可为其所在的行星机构存储大量油液,因此大大提高了大功率行星机构的储热能力,为油膜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并且由于所述腔体的设置,大大减轻了腔式轴承座的重量,当所述腔式轴承座用在采煤机摇臂末级行星机构中时,可适当减轻摇臂悬出部分的重量,提高摇臂的稳定性。
[0022]斜孔和径向通孔可以将行星机构内部半封闭空间与腔体的内腔相联通,有利于将接触面热通过油液传递至行星机构油池,最后通过行星机构的外壁或冷却机构将热散出或带走。
[0023]放油孔的设置可以保证行星机构油池底部杂质能被彻底排出清除。
[0024]由于腔式轴承座上设有磨粒预警装置安装孔,可用于安装磨粒预警装置,磨粒预警装置不仅能吸附行星机构油池内的磨粒,还能在所吸附磨粒颗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出报警信息,因此对于提高行星机构油池的清洁度和油液的质量、保证油膜的正常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壳、内壳和基座,外壳为前端敞口、后端封闭的桶状结构,同时外壳的前端设置成法兰盘结构,基座为前粗后细的空心阶梯轴结构,粗细轴段间形成台阶面,基座的前部镶嵌在外壳的前部内孔中,所述外壳与基座相互贴合的圆柱面间设有密封,内壳为筒状结构,内壳与外壳形成轴孔配合,内壳在轴向上限位于外壳后端和基座的台阶面之间,一磨粒预警传感器的连接端安装在基座的芯部,磨粒预警传感器的感应部悬伸在基座的后方、内壳的内孔中;外壳和内壳上分别设有内外贯通的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内壳与基座之间设有周向限位结构,通过转动基座能够带动内壳相对外壳转动,使所述磨粒预警装置在工作状态与维护状态间切换,工作状态下,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相通,维护状态下,外壳油槽与内壳油槽互不相通;内壳上设有一段周向延伸、槽口朝外的弧形槽,所述外壳上设有一处径向贯通的螺纹孔,轴向上该螺纹孔的位置与弧形槽对齐,外壳的所述螺纹孔中安装有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的里端插入弧形槽内,工作状态与维护状态时所述定位螺钉的里端分别靠在弧形槽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一处轴向前凸的凸台,基座的前部轴段上设有径向延伸、槽口朝后的卡槽,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卡槽中形成所述周向限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均为周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轴向延伸的长条形孔,工作状态下,外壳油槽和内壳油槽一一对应,维护状态下,外壳油槽与内壳油槽相互错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外壳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基座过线槽和外壳过线槽,所述磨粒预警传感器的接线从基座的芯部向前穿出后依次从基座过线槽和外壳过线槽中走线。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芯部内孔的前段为多边形内孔,与该多边形内孔相邻的是前螺纹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粒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立强周常飞胡滔王振乾胡璟董超顾恩洋杨贵城郭岱刘振高振帮全保朝贺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