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88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包括一装有工作流体的管体,该管体包括吸热段、中间段与放热段,管体设有毛细结构,管体外壁上设有绝缘的包覆层。当包覆层厚度满足一定条件时,热管吸热段传热效率增加,放热段散热效果提高,中间段热量散失减少。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管可保证热量由吸热段有效传至放热段,提高热管的传热效率,快速冷却电子元件;此外可保护传热路径中热管周围的电子元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热管,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热管。
技术介绍
热管作为一种传热装置,其是在密封低压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壳体内盛装适量工作液体,并利用工作液体在壳体内作汽液两相间转化时而吸收或放出大量热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当热管一端与热源接触吸收热量时,其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吸收大量的汽化热,形成的汽体快速扩散至热管的另一端进行冷却而放出热量,冷却后再次形成液体并沿壳体内壁回流,如此往复循环即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量从热管一端传递至另一端而散发出去。为加速冷却后液体的回流速度,通常在壳体内壁设置毛细结构。在毛细吸附力作用下,大大加速液体的回流速度。由于热管内的工作液体循环速度快,传热效率高,目前热管在散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热管虽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及等温性,但热管内工作液体有限且热管与发热电子元件接触面积较小,仅有蒸发段毛细结构内与管体接触的少量工作液体吸收热量,使热管的最大传热量受到限制,已不能满足发热量不断提高的发热电子元件散热要求。于是,业界人士利用改变热管内部毛细结构来提高热管的传热效率。但目前常用的热管加工方法使毛细结构产生缺陷,如粉末烧结方法制成的毛细结构较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包括一装有工作流体的管体,该管体包括吸热段、中间段与放热段,管体设有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管体外壁上设有绝缘的包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正黄全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