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圆筒形电池单元及包括其的电池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79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电极组件、圆筒形电池单元及包括其的电池组及汽车。电极组件作为具备片状的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和夹在它们之间的分离膜向一个方向卷取的结构的凝胶卷型电极组件,上述第一电极板及上述第二电极板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板包括在长边端部未涂布活性物质层的无涂层部。上述无涂层部的至少一部分其本身可被用作电极极耳。另外,上述无涂层部包括与上述电极组件的芯部相邻的芯部侧无涂层部、与上述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相邻的外周侧无涂层部、夹在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及上述外周侧无涂层部之间的中间无涂层部。优选为,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和上述外周侧无涂层部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中间无涂层部相比卷取轴方向上的高度相对更低。高度相对更低。高度相对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圆筒形电池单元及包括其的电池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组件、圆筒形电池单元及包括其的电池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基于产品群的适用方便性高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等电特性的二次电池不仅应用于便携式设备,而且还广泛应用于通过电气驱动源驱动的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 cle)或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
[0003]这样的二次电池不仅具有能够大幅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的首要的优点,还具有完全不会随着使用能源而产生副产物的优点,因此作为环保及提高能源效率的新能源备受瞩目。
[0004]当前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的种类有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这样的单位二次电池单元即单位电池单元的动作电压约为2.5V~ 4.5V。因此,在需要比其更高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而构成电池组。另外,根据电池组所需的充放电容量,有时会将多个电池单元并联连接而构成电池组。因此,包括在上述电池组的电池单元的数量及电连接形态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夹在它们之间的分离膜,上述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及分离膜以轴为中心向一个方向卷取而具备多个卷绕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分别独立地包括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上述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在轴方向上彼此配置在相反侧,上述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分别独立地在至少任一个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为由电极活性物质涂布的电极活性物质部,并从上述第二侧部向第一侧部方向延伸,上述第二部分是未涂布电极活性物质的无涂层部,并从上述第一侧部向第二侧部方向延伸到第一部分的电极活性物质部,上述无涂层部的至少一部分区间通过规定深度的切开槽而分成多个截片,上述截片具备与第一侧部一致的第一末端,上述截片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在弯折位置相对于轴弯折为放射形,该弯折位置是第一末端下方的截片内的任一位置,上述分离膜的任一侧末端位于各个上述截片的弯折位置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边界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离膜的任一侧末端位于上述弯折位置与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边界线之间且上述分离膜以不露出上述切开槽的槽谷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位置为第一末端与基准线之间的任一个位置,上述基准线是将与切开槽的槽谷对应的高度向卷取方向(X)延伸的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的截片分别独立地沿着卷取方向从上述基准线到第一端部的距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的截片中相邻的卷绕圈的截片在半径方向或相反方向上连续地重叠而在电极组件的卷取轴方向的上端或下端形成表面区域,设将上述表面区域中最高点与上述基准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表面区域的高度(Has)时,上述分离膜的任一侧末端以上述基准线为基准且以上述表面区域的高度(Has)的90%以内配置在上述电极组件的第一侧部方向上或配置在上述基准线下方的上述电极组件的第二侧部方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涂层部包括与上述电极组件的芯部相邻的芯部侧无涂层部、与上述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相邻的外周侧无涂层部、夹在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及上述外周侧无涂层部之间的中间无涂层部,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和上述外周侧无涂层部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中间无涂层部相比到基准线和第一侧部的距离相对地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与上述中间无涂层部及外周侧无涂层部相比到基准线和第一侧部为止的距离相对地小。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的高度和基准线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芯部侧无涂层部包括与电极组件的最内侧的卷绕圈相应的电极板部分的无涂层部,上述外周侧无涂层部包括与电极组件的最外侧卷绕圈相应的电极板部分的无涂层部。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无涂层部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区间分成多个截片。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折位置和上述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安柳德铉禹哉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